极端天气的警示与应对
2024年7月,湖南华容县团洲垸的洞庭湖一线堤防遭受洪水侵袭,随后快速转变为抗旱焦点,显示出极端天气频发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强度、范围及并发性均在增加。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从长远角度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预测未来趋势,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球家园。
今年夏天,中国北方经历了持续高温,而南方则遭遇了暴雨侵袭,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引发了人们对“天气异常”现象的广泛讨论。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记录不断被刷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称,全球已进入一个“沸腾”时代,极端天气的增多成为全球性问题。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中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早、频次增、累积日数多、影响范围广、强度增强等特点。伴随气温上升,极端强降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如广东梅州、京津冀地区以及河南等地均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暴雨袭击。预计到2050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和强烈。
气候变化是极端天气频发的重要背景,尽管它不直接引发极端天气,但却加剧了极端天气发生的条件。冰川加速消融、海冰减少等现象,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历史气候研究表明,气候一直在变化,而人类社会必须面对并应对这一无法回避的课题。
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城市基础设施、森林火灾风险、公众健康等方面均需加强应对措施。城市排水系统、电网需提高建设标准,同时发展应急保障机制。极端高温导致的热射病病例增多,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不足。
未来,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同等重要。中国已承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森林覆盖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社会各层面需共同努力,从调整农业布局、强化城市韧性、加强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实际行动响应气候变化的挑战。
极端天气事件提醒我们,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每一次极端天气事件都是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并采取行动,以确保可持续的未来。
7月7日清晨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了三条天气预警,揭示了全国范围内的复杂天气状况,包括暴雨、高温及强对流天气,影响广泛
2024-07-07 17:18:00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8月18日至22日期间,辽宁省遭遇了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主要集中在该省的西部、中北部以及东南部地区,部分乡镇遭遇了特大暴雨。其中,葫芦岛地区的降雨尤为极端,创下了当地历史记录
2024-08-23 10:56:02葫芦岛极端强降雨评估为特强等级今年以来,暴雨、洪涝、热浪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多地频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气象组织专家6月28日表示,此类事件已成为常态,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主要原因
2024-06-30 14:19:13专家:极端天气事件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