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大漠深处,栽下3万株樟子松(我们的2020)

大漠深处,栽下3万株樟子松(我们的2020)
2021-01-30 05:51:00 人民日报

塞上隆冬,北风狠劲儿刮,郭建军穿上大棉袄,戴上雷锋帽,铁锨肩头一扛,剪刀口袋一揣,踩着绵软的沙丘,走进了毛乌素沙漠。他要做啥?修枝剪杈。

“大漠里种树,再苦再累,也不能退。”今年50岁的老郭憨厚一笑。

2020年,凭着这股子韧劲儿,他一口气在大漠里新栽了3万株樟子松。

老郭人称“犟板筋”。村里人都说,老郭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拽不回。老郭所在的村子叫毛团村,地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犟板筋”老郭打小就认准一个理:要把日子活出味儿,就得种树。

这话其实是老郭的祖父郭成旺说的。郭成旺今年100岁,当年也是“犟板筋”。1984年,他带领儿孙开始治沙时,老郭还是个跟在队尾赶骡车的少年。那阵子,毛乌素黄沙蔽日、狂风嘶吼,大漠每年前移十几米,向南蚕食毛团村。“出去犁地,风沙一刮,把壕沟全埋了。犁不成只得回家,到屋门口才看清,人回来了,牛不见了。”

那一年,年过花甲的郭成旺发动全家30多口人,签下4.5万亩治沙合同,要进沙窝里种树。“有时栽一坡杨树枝,转过夜去看,整个沙梁都吹跑了。咱就再栽、再种!不信胜不过它!”郭成旺说。

一晃30多年,当初种下的上百万株杨树、沙柳,早已郁郁葱葱。近些年,祖父、父亲年迈,郭建军又扛起了4.5万亩林场的“绿色大旗”。

“爷爷种杨树,控制了流沙。我种松树,要让林子四季常青。”2020年开春,老郭叫上几位帮工,开着大卡车运回一捆捆松苗。远远望去,林场里碗口粗的老杨树,枝干日渐苍老;樟子松套种其间,新苗嫩芽抽绿,生命力盎然勃发。

春日好时节,老郭叫回儿子郭涛抢农时。郭涛25岁,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看起来年纪轻轻,却是“老把式”了,跃上一人高的轮式拖拉机,左手扶方向盘,右手利落挂挡。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

    2020-12-31 19:12:22 年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