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2023年的输家”、“中国是反全球化的输家”、“中国是贸易战的输家”……
这是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时常用的句式,和“中国崩溃论”、“中国经济登顶论”如出一辙,然而现实却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新能源等新赛道远远超越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日德成为全球第一……
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中国的迅猛发展,又会给习惯于领先的欧美带来哪些冲击?面对越来越动荡的全球局势,中国又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国际定位?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解读以上问题。
观察者网:2023年年末时,华尔街日报有一篇文章,认为2023年的年度赢家是普京、马斯克、美国经济,输家则是中国。类似的报道还包括:“中国是反全球化的输家”、“中国是贸易战的唯一输家”等等。在您看来,西方媒体将中国定义为“loser”,是基于什么得出这样的判断?
郑若麟:将中国定位为“输家”,这不是一个新闻,而是西方媒体多年来反复祭用的一个惯技,目的有二:一是持续打击中国的自信心,让中国对自己的发展道路产生疑问;二是威慑西方民众:西方是唯一的走向发达的样板,没有其他道路可循。《华尔街日报》故伎重演,是因为西方媒体诋毁中国的手段已经越来越有限,没有太多可大惊小怪的。
综观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局势,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崛起几乎是势不可挡的。而这一事实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影响着西方最广大的民众。这对美国和西方、特别是真正主导和控制着世界的跨国金融垄断资本——我们称之为“Deep State”也罢、幕后统治集团也罢,必然会是一个沉重、危险的打击。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所认定的人类发展道路——即自由市场经济加“民选体制”——绝非唯一的一条道路。因此,他们一定要将中国的成功说成是失败、中国的赢家地位说成是输家……因为如果中国成为赢家并被西方、特别是深受经济衰退困扰的西方普通民众所认同的话,他们就必然会问一个“为什么”,这将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非常严重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