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央司令部13日发布消息称,当天凌晨,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的雷达站进行打击,这是针对1月12日空袭行动中的特定军事目标展开的后续行动。自从1月12日以来,美英在其他几国的支持下,对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储存与发射场等实施了空袭。中国军事专家对美英的这一轮空袭行动进行了复盘,认为从空袭发起时间、使用装备、目标选择来看,这是非常典型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这种打击甚至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化”。此次空袭,既体现出美英空中力量优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凌晨发起、巡航导弹打头阵
美英自12日以来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体现出夜间发起、巡航导弹打头阵,然后由战机扩大战果的特点,这几乎是近年来西方发起外科手术式空袭的标准模式。1月12日美英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在萨那时间2时30分发起,1月13日的空袭则发生在也门萨那时间凌晨3时45分。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之所以选择在夜间发起空袭,首先是因为夜间特别是凌晨往往是对方比较松懈、困乏的时间,这时发起打击,容易达成打击的突然性,让对方措手不及。其次,可以利用夜幕掩护,充分发挥美英等国夜视、夜战装备和能力的优势。第三,空袭过程中一旦有战机被击落,飞行员也可以借助夜幕掩护更容易地隐藏,美英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空中力量的优势进行搜救。如果在白天空袭,战机一旦被击落,跳伞飞行员容易被发现、抓捕。此外,夜间发起打击,也可以减少对平民的伤害,降低附带损伤,减少外界舆论压力。
但夜间发起打击对装备技术水平和人员技战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使用巡航导弹进行夜间打击,要比昼间攻击难度稍大。因为巡航导弹末端通常采用景象匹配制导,要对目标区进行“拍照”,然后和弹载计算机存储的目标数字图像进行对比。如果使用CCD传感器,需要进行闪光照明,拍照条件不如昼间,或者使用红外成像传感器,其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夜间空袭,也对战机的夜视设备、飞行员的夜间飞行训练水平提出很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