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0月26日发表英国伊诺多经济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乔伊利瓦与该公司银行与金融市场分析师丁尼·麦克马洪合写的文章,题为《“一带一路”下一个篇章事关人民币》。全文摘编如下:
虽然基础设施投资最受关注,但“一带一路”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它还包括央行货币互换、接入中国的卫星和海底光缆网络、学生交流和自由贸易协定等。
所有这些都可以在没有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下发生,但真正把其他国家纳入中国经济轨道则需要金融融合。只有各国开始更广泛地使用人民币,金融融合才有可能实现。
自“一带一路”启动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该倡议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新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而融资来源有限,中国以任何形式提供的资金都会受到欢迎。
如果“一带一路”继续成为中国的重点外交政策倡议,那么用美元给“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是不可持续的。
位于俄罗斯萨别塔的中俄亚马尔项目第二条生产线(新华社发)
如果“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中国就可以自由地围绕项目部署资源,而不必担心美元可用性、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以及华盛顿的监督。
中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出发点将是除了建设基础设施外,更重视建造工厂和加工厂。
迄今为止最引人注目的事例发生在2016年。当时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俄罗斯西伯利亚西北部亚马尔半岛液化天然气项目提供了信贷支持。
于是,人民币被用来向中国制造商支付购买建造海上天然气项目所需组件的费用。2021年4月,拥有亚马尔项目多数股权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诺瓦泰克公司的董事长说,该公司出售部分液化天然气时计划以人民币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