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上海分为接收、管理、改造三大步骤,分政务、军事、财经、文教四个系统展开。共接收旧政府人员45280人,留用38331人;市政府干部14492人中,留用人员11426人。上海市委和市政府认真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方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新上海作贡献。
5月28日,陈毅等领导在市政大厅召开会议,宣告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他指出:“改造旧上海,建设新上海,是人民政权的根本宗旨。”勉励旧政府人员“各安职守,努力学习,改变世界观,为革命、为人民多做些贡献,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埋没人才的。”整个讲话有鼓励、有期望、有要求,到会者深受感动,消除了疑虑。随后,陈毅又与原代市长赵祖康谈话,鼓励他利用自己的专长,为人民服务,担任人民政府的工务局长,赵一再推辞。经陈毅诚恳而热情地做工作,他打消了顾虑,积极努力工作,后来还担任了上海市副市长等职。
工人阶级是建设上海的主力军。上海解放后第3天,陈毅就参加了纪念“五卅”运动大会。他上台便说:“上海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我们归队来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鲜明地表现了陈毅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他首先抓了总工会的筹建,深入工厂调查研究,抓紧组织恢复生产。5月27日,经铁道部门积极抢修,沪宁铁路全线通车。6月3日,长江申汉线率先复航。中纺公司30多个工厂3天内全部复工,生产率达标准期的80%。
上海是民族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上海经济的恢复发展,需要团结争取民族工商业者的代表人物。6月2日,陈毅在90多位著名产业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上发表了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讲话。全面阐述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方针,使民族工商业者消除了顾虑,吃了“定心丸”。
陈毅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工作是全面的,既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对他们唯利是图、损公肥私的消极方面开展批评和斗争。上海的20万私营工商业者,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多数人爱国守法,接受改造,在经济恢复和建设中发挥了作用。有的资本家还将抽调到境外的资金又调回大陆,发展生产。
上海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人才荟萃,情况复杂。中央特任命陈毅兼任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6月5日,市政府召开了由162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参加的座谈会。陈毅与大家推心置腹,侃侃而谈,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以自己从一个旧知识分子出身,走向革命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向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与会人员大为感动。会后有人说,上海文化界形成了“陈毅热”。
文化界的一些知名人士由于历史情况复杂,有些同志感到难以处理。陈毅说:“这些人一不跟蒋介石到台湾,二不去香港,三不去美国,这就表明他们还是有爱国心的。有爱国心,只要他们没有具体反共行动,都应该用,有的还可以重用。”根据他的指示,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坚决打击金融投机,稳定经济促发展
上海解放前夕,工业已陷入半解体状态,1.2万个工厂中,只有30%维持开工,机器工业工厂停工80%以上,占上海工业产值74%的轻纺行业,陷于半瘫痪状态。人民生活必需的大米、面粉仅够全市吃半个月,煤炭仅够全市烧7天。1949年7月24日,特大台风袭击上海,又造成了很大损失,形势非常严峻。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被我们打败,在政治上垮了台,仍不甘心失败,在经济上继续与我们较量。
上海解放后遇到的第一个严重经济问题就是物价波动问题,这是国民党反动政权长期搞通货膨胀的恶果,敌对势力和投机资本趁机大搞银元投机,不断兴风作浪。上海解放一个多星期,银元与人民币的比价由1:100上涨到1:2000,物价陡涨3倍。军管会采取宣传教育、行政强制、经济措施等多种方法,与不法分子展开坚决斗争。陈毅强调:“一定要把这次行动当作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来打,不打则已,打就要一网打尽。”6月10日,取缔操纵银元投机市场,扣押了250多名主要投机分子,破获了许多地下钱庄,禁止银元黄金外币在市场流通,人民币成为唯一的本位币。
敌对势力和投机商又把目标转向“两白一黑”,即米、棉花、煤炭。1949年7、8月间,大米、棉布、面粉价格上涨了3-4倍。中央财委主任陈云在上海召开会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稳定了物价。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投机商掀起更大的物价上涨风,物价指数上涨了4倍。市政府采取收紧银根,将全国调配来的2.8万吨棉纱、100多万匹布,及大量的粮食、煤炭连续10多天低价抛售。投机商欲吞不能,唯有将手中的货物竞相压价卖出,损失惨重。毛泽东高度评价这一胜利,“它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陈毅元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统揽全局、多谋善断、文武兼备、果敢灵活的领导风范,严于律己、勤政廉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