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光景,当得起所有最美好的辞藻。天色青青温润而通透,宛如美玉铺就;溪流潺潺妩媚而温柔,犹如水晶流淌。杂花生树,草长莺飞,万物洁净而清明,正是最完美的春色。青色,万物萌发生机之色,踏青,正是人踏着春日的勃勃生气,从凛冬冻结万物的闭藏止息中,重获冰消雪释后的生机。春日的游嬉,乃是生机盎然的体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方能没马蹄,曲水流觞,风乎舞雩,清平之乐,莫过于此。蒌蒿满地河豚美,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初早韭,暮春黄粱,这也是最令人食指大动的春日丰腴之味。
春光虽然妩媚如斯,春梦却也易被惊醒。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纵是花开春日满京华,一夜雨声能几许,晓来也会落尽一城花。山河犹在,鸟鸣声声,城春草木深,满目尽芜蔓,青黄不接之时,朱门外田中农夫也只得力尽慨叹,坐待上天垂怜,多几许和风暖雨,少几分料峭春寒。
本期专题,讲述的是春天的故事。是满园关不住的春色,是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春游,也是细雨剪韭邀故人的春味。阳春布德泽,葳蕤生光辉的生机勃然,也有已向季春,感慕兼伤,情不自任的奈何奈何。
悲欣交集,笑泪横流,恰如一夜风雨春梦,毕竟是春眠不觉晓。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3月11日专题《春晓》的B06-B07。
「主题」B01丨春晓
「主题」B02-B03丨春色似这般光景都付了花明柳暗
「主题」B04-B05|春戏荣枯有数,一场游戏一场梦
「主题」B06-B07丨春味咬上一口春光
「文学」B08丨《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我,以缤纷的意象”
撰文|邱实
人们赞美春日时,往往回避着春日的残忍。
当雪被下的第一株嫩芽破土而出,晨昏阴阳的力量开始倒转,开启宇宙盛大的更替仪式。如出蛹的幼虫,如破壳的雏鸟,人们迫不及待地告别过往,想把历史如污垢般扫除干净;人们珍视和挽留新生之物,即便美好皆是刹那须臾。
在春天里,人们禳除灾凶,祈祷吉祥,人们祭奠死灵,孕育生命。人们有一万种仪式和游戏,告诉自己世界从此万象更新。而这只是又一场轮回的开演。
祭献与盛筵
元任仁发《五王醉归图》中大醉欲吐的唐玄宗。
花信风拂过长安。正月将尽,荒野上寒梅露白,桃李欲开,大唐华京的士女们就开始出游寻春了。车马辚辚穿过坊市,或支起胡毡,或红炉温酒。《开元天宝遗事》载,“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时令更替的节日为历代所重。唐代有“三令节”。汉重三月三上巳节,晋重九月九重阳节,唐本有正月晦日(月底)之庆,唐德宗特于农历二月一日新设一“中和节”,取代名字不佳的正月“晦日”,更是为增加春日宴饮的机会。而在官方仪式中,这是祭祀农神,祈求丰产的盛大节日。
《唐会要》载,“请令文武百寮,以是日进农书,司农献穜稑之种,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以尺刀相遗,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神,聚会宴乐,名为飨勾芒,祈年谷。”进献粟薯黍的种子,互赠象征岁时的刀尺,所有祭神的步骤之后,皇帝在曲江亭大宴百官,并赋诗相赐,上演歌舞、杂技节目。“于是群戏坌入,丝竹杂沓,蹈舞,悬索走之捷,飞丸拔距,扛鼎跃刃之奇;长袖娜之美,阳春白雪徵清之妙。”(梁肃《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
德宗亲制《中和舞》为宴会上必备节目。数十名舞女随节奏交错行列,整齐变换服色,组成八卦图样:“叠若奔溜,散如繁丝……乍离乍合,若翔若滞。随方辨色……应节成文……”(张存则《舞中成八卦赋》)此舞深得唐代“字舞”精妙。唐代字舞参演者最多时达九百人,变换十六字,包含“太平万岁”云云,其规模恢弘,只有现代体育盛会的开幕式可比。
待到上巳节,海棠木兰竞放,香阵冲天。再经过几日蒙蒙烟雨,油幕遮席,便至寒食和清明,杨柳垂碧,满城飞花。无不是祭奠亡魂之日,亦无不是相聚欢游之时。
三月上巳本为修禊驱邪之日。《周礼》云“春招弭,以除疾病”。《韩诗》指,郑国之俗,桃花落溪之时,“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于次日沐浴水上,洗濯污垢。吊唁死者,也须先令巫祝祓除不祥。
《兰亭修禊图》,明人伪李公麟款册页。自王羲之书《兰亭序》的传奇传颂千古,以此为题所绘的画作也不胜枚举。图中表现的正是暮春时节文人雅士曲水流觞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