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他很看重考尔巴赫的系列壁画,准备根据他的壁画创作《尼禄》、《耶路撒冷的毁灭》、《巴比伦之塔》以及《希腊的荣耀》等管弦乐作品,但最终只写了《匈奴之战》。写完这部作品后,李斯特题献给了他心爱的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
年轻时的李斯特
这部交响诗画面感极强。乐曲一开始是大管低沉的旋律,象征匈奴大军来袭,躁动不安。几小节后弦乐与铜管加进来,节奏加快,大军开始在战场上奔突绞杀,弦乐组始终以快速模进的旋律作背景,长号圆号以及小号间或加入,突出战场上的惨烈搏杀气氛。这段描述战争的旋律约7分钟,占这部长15分钟的交响诗一半篇幅。随着响亮的铜管奏出的胜利凯歌,基督徒大军取得了胜利,乐曲也进入抒情的第二部分。据说李斯特原本想用宏大的宗教合唱来表现基督教的胜利,但他还是采用了教堂常用的管风琴来咏唱胜利,赞美基督。他曾说,“这幅画作蕴含了十字架的凯旋……我把画中的流星与太阳之光带入音乐,并厅尾声由管风琴演奏的天主教圣歌‘忠诚的十字架’旋律中合而为一。”管风琴轻柔的圣咏宁静清澈,在穹顶中回荡,烛光下的十字架和圣像光辉四射,与前半部分激烈的对抗形成鲜明对比。乐队一声响亮的全奏打断了管风琴的吟咏,象征教堂外欢庆人群的喜悦。随后双簧管、长笛、大提琴加入吟唱,赞歌式的优美旋律让人远离战争杀伐。在乐曲最高潮处,管风琴再次加入,这次不再是低声吟唱,而是辉煌进入,与乐队形成巨大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