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我国古代非常看重鸡,称它为“五德之禽”。西汉初年的《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战国时,齐国名士田饶曾全面地论述鸡的品德,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鸡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古人对文字很敏感,因为鸡谐“吉”音,寓意吉祥,遂被视为吉祥之物,金鸡备受喜爱,一直被当成风水吉祥的装饰摆件。由于公鸡总是以报晓声来迎接朝阳,所以《说文解字》说“鸡,知时畜也。”公鸡报晓是由于生物钟的作用,到了黎明前夕,就啼叫不止,在钟表还没出现的时期,人们就将公鸡打鸣报晓作为起床耕作的时间。在我国创日神话中,鸡为“六畜”之首,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即“吉日”。北宋的《太平御览》中说:“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做人。”历朝历代都有正月初一在门上“贴画鸡”的风俗习惯,祈求纳福和吉利,寄托了劳动人民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众所周知,鸡的形象常常出现在我国各种艺术作品中,形象各异,大都是雄鸡报晓、金鸡独立,或母鸡带着小鸡等主题。鸡的形象被广泛使用,其形象和吉祥含义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在我国传统民俗钱币中,也是千姿百态,趣味无穷。在这里,我们精选出几枚有代表性的民俗钱供大家赏析,从中品味一下鸡文化的深刻寓意。
两铢公鸡图钱(图一)。宋元时期铸造,直径35、厚2.2毫米,重12.5克。面文篆书“两铢”,右左横读。背为一只昂首挺胸的公鸡,体型魁梧,健壮结实,双爪着地有力,尾巴翘垂,仿佛竖着鸡冠兴奋地扇着翅膀,伸着长长的脖子箭似的向前冲去,作斗鸡状。整个画面造型生动,构图巧妙。斗鸡盛于唐,当时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斗鸡为乐。杜甫《斗鸡》云:“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李白《古风》云:“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这些诗句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斗鸡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