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待学生固然随和亲切但又是很讲原则的,他对弟子的某些缺点或原则性错误的批评又总是毫不留情的。如孔子一向主张君子周贫不继富,鲁国的权臣季氏比周公还富有,孔子的弟子冉求却还帮他聚敛财富。为此,孔子毫不留情地抨击道:“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弟子,还号召其他的弟子抨击冉求的行为,《述而》篇中说“子温而厉”正是作为一位教育家的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孔子以他那卓越的智慧、渊博的知识、进取的人格精神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特别是知识分子,他在文化史上的作用无人可比。但是孔子毕竟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论语》中也记录了他的偏颇之处,正是有了这些小缺点,才使其形象摆脱概念化的窠臼,更加丰满、更加自然,更加可爱。
参考文献:
[1]黄伟林.《孔子的魅力》.漓江出版社.1993.
[2]杨伯峻.《论语注译》.岳麓书社.2000.
[3]余斯大.《<论语>及孔子形象的刻画》.《高等函授学报》.1997年第2期.
[4]李迎春.《论孔子先师形象的特点》.《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张岩.《孔子形象祥析》.《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索宝祥、周菊艳.《论语中的“君子”形象》.《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