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由凤凰网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以“论道武当:传统文化与健康生活”为题,在中国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举行首场高峰论坛。本次论坛聚焦于中华传统养生智慧在大众生活中的“活化”问题与市场转化策略。悟空研究院院长、政邦智库高级研究员罗晴秋应邀出席论坛,并接受了凤凰网的专访。
悟空研究院院长、政邦智库高级研究员罗晴秋接受凤凰网的专访。
罗晴秋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时代最显著的趋势,各国都在着力建设智能化的未来社会,积极面向虚实共生的未来社会场景。与此同时,文化冲突、地缘角力、疫情威胁等,又给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安全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类唯有文化层面的价值共创——不是对文化传统的颠覆,而是呵护人类本应坚守的良知、友爱,是应对“去中心化”的数字世界的自我救赎。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今天面临的“黑天鹅”“灰犀牛”,根源还在于文化冲突。实际上,冲突不能解决冲突,恐惧往往来自恐惧本身,世界并非想象中的样子,人类不同文明及其不同文化,只有在更广泛意义上的交流学习,才能管控自己眼里的梁木,才能滋养谦卑的沃土,才能产生更具全球意义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追求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和衷共济,人类在构建共创共享共建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文化滋养是核心要素。而要发挥这样的建设作用,中华文化必须完成基于全球视野的文化现代化工程,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认知、理解中华文化过程中,能放下偏见和分歧,彼此认同、消弭冲突。因而,要革新文化交流的固有定势,以更加开明、更加谦卑的心怀跟世界握手,以更在地的传播方式和共性共情内容,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深度交流,构建更高水平的文化共识,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
以下为整理后的采访实录:
凤凰网:您觉得传统文化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罗晴秋:这是一个时代课题。每一个文明都会滋养出深厚而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往往跨越国家的地理界线,体现为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集体人格及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文化偏见、文化冲突亦会普遍存在。因而,文化的多样性、跨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态,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社区与社区之间。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已经20来年了,文化多样性给全球治理带来的,并非只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科技层面的加速迭代并没有带来文化层面的加速融合,便捷的社交与交通工具并没有亲近陌生的彼此,越来越常见的文化偏见、意识形态分歧、对抗,不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越来越矛盾纠结,人们越来越焦虑不安。一方面,跨文化相处是常态,另一方面,文化冲突从未消停;一方面,科技迭代、数字化转型是常态,另一方面,科技壁垒、数字鸿沟日益扩大。那么,人类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和探索。
人类社会今天面临的“黑天鹅”“灰犀牛”,根源还在于文化冲突。实际上,冲突不能解决冲突,恐惧往往来自恐惧本身,世界并非想象中的样子,人类不同文明及其不同文化,只有在更广泛意义上的交流学习,才能管控自己眼里的梁木,才能滋养谦卑的沃土,才能产生更具全球意义的文化认同。
虽然社会演进因重大科技的推进变得有迹可循,但并非是齐头并进的。从全球来看,既有农耕文化的社会形态,也有数字化程度特别高的智能社会形态,还有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形态,在世界的某些部落,甚至还存在渔猎社会形态——它们并存于一个世界。处于不同社会阶段的群体,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属性,这是社会治理、全球治理的真正挑战。
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已经着手未来社会领域的建设性探索,正系统地开展社会建设创新试点。比如杭州市的未来社区营建实践,成都市的以公园城市为理念的未来城市实践,两者都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手段落实在城乡空间;成都有个叫太古里的商业项目,在城市核心区规划设计了体量很大的低密度传统建筑及其街区,这个项目极好地将文化与商业进行了统筹,实现了共生发展,不论是客群的文化体验感、还是商家的坪效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广泛兴起的地方创生、社区营造、社会5.0等,都高度重视基于文化传统的综合营造,以破解人和城市的对抗、解决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共生共性共情。
即便是完成了现代化进程的日本,出现了低欲望、低出生率、高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城乡之间出现大量存量空置资产,有的地方已经高度空心化了,即便是一些文化载体,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亲近;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印度,则并没有出现一般意义上的人口红利——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工作,缺乏进取的动力及活力,追求“佛系”状态。
近来日益兴起的“元宇宙”热潮,更是将“去中心化”、“虚拟世界”“VR生活”作为科技时尚在追捧。我是比较早期的做数字化转型研究和实践的,深感资本层面催化的这股热潮可能带来的系列文化问题、社会问题、治理问题。今年年初,我迫不及待地写了一个系列的专文,与业界讨论地球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的系统架构。这是一个巨系统工程,绝非戴个头套看世界、交易个数字资产那么简单。不少人在制造并消费“元宇宙”概念,一些讨论已经不是科学范畴,这是值得警惕的。不论是什么样的数字化,人始终是万物互联的依存主体,如果脱离以人为本,就会失去人文价值属性,就不只是“去中心化”问题,而是“去文化”问题。
因此来讲,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直面科技和社会演进的挑战,持续推进文化现代化工程建设,塑造更为强大的能量及愿力,去支配和支撑人类社会的共生发展。
2022年8月7日,在“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武当高峰论坛上,悟空研究院院长、政邦智库高级研究员罗晴秋参与圆桌对话,探讨“传统养生智慧如何实现市场转化”。
凤凰网:您觉得数字化在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方面会有哪些着力点?
罗晴秋:数字化是将文化的抽象与体验的具象有机结合起来的传播使能工具。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工程,解决的主要痛点是文化地理空间局限、文物物体本身的传播局限,以近乎完美的高保真内容通过互联网向全球传播。比如凤凰数字传媒制作的《清明上河图》等系列数字化活化项目就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将来可能还会进一步沉浸化,“元宇宙”化。我相信,在全球有着顶流IP效应的故宫、敦煌、布达拉宫等文化载体,一定会在数字化手段的使能下,跨越时空的局限走入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消费者,这是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普及文化常识、实现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
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时代最显著的趋势,各国都在着力建设智能化的未来社会,积极面向虚实共生的未来社会场景。与此同时,文化冲突、地缘角力、疫情威胁等又为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安全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类唯有文化层面的价值共创——不是对文化传统的颠覆,而是呵护人类本应坚守的良知、友爱,是应对“去中心化”的数字世界的自我救赎。
凤凰网:说到传统文化,我们想到一个载体就是中华传统节日或者二十四节气,您对这些有什么建议,让这些传统节日更走进咱们的心里?
罗晴秋:在我看来,节气就像是计算机领域里面的场景、一个集成化场景。集成场景能够展现要素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自然界规律的认知智慧、形式与内容的供给、参与体验的情感认同与价值传播等;而节日则是将中华文化的要素集成于某一个时间点、以约定俗成的形式进行全维度体验与传承的文化共识,是一种文化特性的生活表情与情感依托。传统佳节、二十四节气,它一定是在传递着、表达着我们中国人的集体价值观与情感共鸣。
文化渗透力是一定要有集成化的感知场景的,才能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目前来看,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现代化工程建设还远远不够。不能以为这些文化传统守旧就行,事实上只有创新才能守住传统。特别是现在国家在公共政策层面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城市有机更新,这两个方面必须要将文化传统的活化工程列入预算、拉起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像煲汤那样地做,不要以短平快思维做文化工程。
中华文化追求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和衷共济,人类在构建共创共享共建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文化滋养是核心要素。而要发挥这样的建设作用,中华文化必须完成基于全球视野的文化现代化工程,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认知、理解中华文化过程中,能放下偏见和分歧,彼此认同、消弭冲突。因而,要革新文化交流的固有定势,以更加开明、更加谦卑的心怀跟世界握手,以更在地的传播方式和共性共情内容,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深度交流,构建更高水平的文化共识,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
凤凰网:华人国学大典的宗旨是“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您最看重的是哪一个方面?
罗晴秋:我是作为一个研习国学的学生来参与华人国学大典的。以前在电视上、网上看,这次是我第二次在线下参加,每一届都会来不少学术大家,这个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亲近、开悟过程。
我特别看重的还是“文明互鉴”问题,文明互鉴在我们当今世界特别令人忧虑。受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角力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活动,面临很大的挑战,各说各话的现象、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现象在全球蔓延。
我注意到国外的一些年轻人,一谈到中国就好像是等于不民主、等于威权,孔子学院就是搞文化统战等等。是不是民主、是不是威权,只有生活在中国的天南地北的中国人才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全球主要文明都在中国的一些大学设立了相应的文化交流研究机构,难道是对我们中华文化的统战?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手电筒”式的印象呢?我觉得我们的文化传播、特别是对外传播方式值得检讨和反思。
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中华文化的解读、翻译、传播等方面。我们在国外并没有传播媒介、渠道上的任何条件,传播的话语权掌握在人家手上,人家供给什么关于中国的素材,外国人就以为中国就是那个样子。坦率地讲,我并不认为我们从事海外营销的队伍有多专业,因为这方面的传播精品案例少、作品少、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是负面的传播。
事实上,优秀的文化一定是适合跨文化传播的,那么传播者的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传播规律的认识就尤为重要。非常令我感动的两个文化传播事件,一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世界对中国的赞誉就不完全是在过去的一些层面了。因为他们看到的中国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更有文化的崛起。他们为古老中华文化焕发出来的生机活力而震撼。二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是在全球大国竞争加剧、文化交流受到空前挑战的背景下推出的,这对于近年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抹黑是一个有力的宣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各国运动员用自己的眼睛和手机,所看到、拍到的中国,跟西方媒体所描述的中国不再是一个版本,基于真相的理解在扩大。
文明互鉴,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开明。没有开明的视野、没有谦卑的心怀,是无法真正地走进不同文化、文明的。那开明是什么呢?不加主观的去辨别、去评价,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对方、想对方,外国人对中国如此,中国对外国也要一样。我觉得只有这样用开明的方式去走近对方,去完成文化的交流、共进,才能够推进国与国之间建立信任,促进人文、科技、教育、商贸等领域的合作。
中华文化有能力荡浊扬清,我们有底气和自信去面对这些冲击。要以国际视野推进中华文化工程的建设、在精品内容的制作与输出、经典文化的在地解读、以及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要善于做工作。文化自信从来不是依靠宣传,而是依靠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