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五月下旬。
明 佚名《范仲淹画像》 南京博物院藏
睦州初夏的阳光还不是很刺眼,已有稀疏的蝉鸣从绿杨阴中泻出来。
“调知苏州?”形貌清癯的中年文士手执调令,面露犹疑之色。
一旁的寺丞欢喜道:“这不是很好吗?姑苏富饶之地,又是您的故里,官家这是有意擢升了。”
“我朝素来避任本籍长官,官家虽然优待,我却是无功不受禄啊。”文士放下调令,起身去拿纸笔,竟是打算写辞表了。
“范公且慢,”另一个推官拦住了他,“您只怕还不知道,苏州水患已逾三月了。”
文士愕然:“竟有此事?”
“下官也是方才得知,去岁苏州暴雨,连绵数月不退,农田被毁,灾民多达十万余,官家此时调任范公过去,也是知道范公有治水之能吧。”这推官说的是天圣三年他在海陵主持修筑捍海堰之事,此堰历经挫折,终于天圣六年修成,当地人感佩其首倡之功,已将这座堤坝命名为“范公堤”。
“如此,范公还要请辞吗?”寺丞和推官都望向这位素来敬重的长官。其人之贤他们亲眼所见,如今又得重用,他们自然是为他高兴的。
文士终是搁下了手中的笔,目光灼灼:“我去。”
于是这一年的六月,深受水灾之害的苏州百姓迎来了他们的新一任知州,也是从此千百年后,仍被苏州人民牢牢记住的大贤,其名为:范仲淹。
《清平乐》中的范仲淹 刘钧饰
范仲淹到达故乡的第一件事,就是亲率僚属驾舟出胥口,跑到了洪灾泛滥的太湖视看水情。尽管暴雨过去已有数月,昔日平和美丽的太湖却仍未恢复从前光景。近湖乡镇被洪水淹没的痕迹清晰可见,甚至尚有数百余亩良田浸在积而不退的湖水中。
州府的大小官员听到他们的这位新知州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回头道:“今年的秋收怕是赶不上了,要做好开仓赈济的准备。”仓子在一旁忙应了声是。
民以食为天。多年来在地方为官的经验让范仲淹明白,赈灾第一要务是安抚百姓,保障民生。他安排好赈灾事宜,又吩咐县丞去调取往年地方县志——苏州城中地势低窊,湖泊遍布、塘浦纵横,又外接江海,可谓泽国,自古便是江南大郡、吴越重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在促进苏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决定了它本身易发水患的可能。因此,历朝历代必有应对之策,可为何独在本朝酿成如此大灾,还得究其根源。
宋 范仲淹《边事帖》(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自商朝末年,泰伯、仲雍建勾吴之国,苏州始现雏形。至春秋时,伍子胥兴建阖闾大城(姑苏城),为吴王伐楚之便,主持开凿了一条东经荆溪通太湖,西注芜湖入长江的运河,名为胥河。胥河是有史可载最早的人工运河,但因其地势西高东低,为漕运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为下游的太湖流域带来了安全隐患——夏季的胥河水位比太湖高出五米有余,上游的水阳江、青弋江来水再汇入皖南的山洪,浩浩荡荡汇成一股急流,足以在太湖流域泛滥成灾。后有民谚云“高淳东坝倒,北寺塔上漂稻草”,说的就是胥河上游与太湖的水位落差之大,若是无堤坝拦截,甚至可以淹没苏州的报恩寺塔。因此,随着太湖流域的开拓和苏州的经济发展,朝廷开始重视对下游的保护,考虑在胥河上筑坝。
唐景福元年,杨行密部将台濛在胥河上筑堰阻水,这五道土坝名为鲁阳五堰,也称胥河五堰。胥河五堰的建成无疑对下游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却也对上游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单锷《吴中水利书》中记载:“由宜兴而西,溧阳县之上有五堰者,古所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众水,由分水、银林二堰,直趋太平州芜湖,后之商人,由宣、歙贩运排木,东入二浙,以五堰为艰阻,因相为之谋,罔绐官中,以废去五堰,五堰既废,则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或遇五六月山水暴涨,则皆入于宜兴之荆溪,由荆溪而入震泽,盖上三州之水,东灌苏、常、湖也。”也就是说,五堰最终因为阻碍了商人的贩运之道,被官商勾结后而废去,再次给太湖流域的城市带来了洪涝之灾的可能。
五代时期,苏州归钱氏吴越国。吴越国承唐之制,设立营田司(即管理农田水利的专门机构),在吴淞江两岸及淀山湖地区兴建圩田,郏侨曾载道:“浙西,昔有营田司。自唐至钱氏时,其来源去委,悉有堤防、堰闸之制。旁分其支脉之流,不使溢聚,以为腹内畎亩之患。是以钱氏百年间,岁多丰稔……”吴越国的做法是在塘、泾上建设塍和埭,使其在旱时不因水位变低而排水,涝时不因水位变高而积水,这一套塘浦圩田体系让吴越国百年之间大都粮食丰收,已算得相当完善。
图源网络
范仲淹早在昔年泰州提倡修筑捍海堰时就研究过五代时期的水利建设,对于这一趋于成熟的体系在本朝初年被废弃而感到十分痛心,现在又看到县志,顿时勾起了当年的回忆。此时他还不知道,多年以后,他仍然对此事念念不忘,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再次提起:“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废,失东南之大利。”这是后话。
原来宋初以漕粮、纲运为中心,将营田司视为闲司冗职:“转运使乔维岳不究堤岸堰闸之制与夫沟洫畎浍之利,姑务便于转漕舟楫,一切毁之。”(范成大《吴郡志》)太湖之水,古时尚有三江入海,到本朝只有吴淞江一江。吴淞江作为现今收纳数郡之水的太湖排水入海的唯一主干道,失去了防护体系,大大小小的支流塘浦日渐为泥沙淤塞,泄水不畅,一旦暴雨,顿成洪灾。
范仲淹明白,朝廷重治田、轻治水的无非是因为对东南赋税的需求,赋税越高,越需要大量的田地,而水利建设又花费太多。朝廷只想应急,他却想要根治,如欲朝廷同意疏浚之策,道阻且长,否则苏州水灾断不至于到今日这步田地。
但他是范仲淹。范仲淹何许人也?自出仕的那一日起,他就没有想过因一己之私而废天下之公。
范仲淹独自去了乡里,寻访当地故老,经过反复探讨试验,证明自己的治水之法确实可行之后,向朝廷上了劄子,希望朝廷能同意自己的主张。意料中地,他得到了负面反馈——朝中并无多少赞同他的意见,相反却有台谏因此攻讦于他,朝廷也有意令他徙知明州。单锷对此亦有记载:“尝见苏州之茜泾,昔范仲淹命工开导,以泄积水以入于海。当时谏官不知苏州患在积水不泄,咸上疏言仲淹走泄姑苏之水。盖不知其利,而反以为害。”
《清平乐》中的范仲淹 刘钧饰
范仲淹前番两度进京又两度出京,都能写出“不学尔曹向隅泣”这样通达乐观的诗句,如今是为苏州大计,这点打击又算得了什么?他并不气馁,虽然不在乎自己到底在何处任职,但要他眼看着苏州水患不退就离开,他做不到。于是,范仲淹针对朝中的质疑和反对,一一据以实情驳之:
有人说:“每日都有潮水滔滔而来,若是(不能排水)反过来灌进吴淞江怎么办(日有潮来,水安得下)?”范仲淹则用长江和淮河举例:“大江长淮都有入海口,每日亦有海潮,但来潮时间少,退潮时间多,所以江淮能汇集天下之水入海(大江长淮,无不潮也,来之时刻少,退之时刻多,故大江长淮,会天下之水,毕能归于海也)。”
有人说:“泥沙是随着潮水而来,过不了几年又会淤塞,这岂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呢(沙因潮至,数年复塞,岂人力之可支)?”范仲淹则提出了自己的规划:“新开凿的河渠必设有水闸,平时关闭以阻挡潮水,泥沙就不会淤塞于内河。每年开春清理掉闸外的泥沙,起码能省一半的事。旱时关闸,蓄内河之水灌溉可解旱灾;涝时开闸,排洪泄涝以免水灾(新导之河,必设诸闸,常时扃之,御其来潮,沙不能塞也。每春理其闸外,工减数倍矣。旱岁亦扃之,驻水溉田,可救熯涸之灾。潦岁则启之,疏积水之患)。”
还有人责怪他“开畎之力,重劳民力”——这显然是没有亲临过实地的空想。范仲淹早在明道二年往江淮赈济旱蝗之灾时,就发现了以工代赈的价值:“一般灾害发生之后,都会流行瘟疫。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因为饥荒,百姓缺乏抵抗力而造成的。此时政府用粮食作为奖励来组织百姓疏浚河道,使百姓不至于饿死,怎么能说是劳民伤财呢?百姓劳作而生,不是胜于饥饿而死许多吗(菑沴之后,必有疾疫。乘其羸败,十不救一。谓之天灾,实由饥耳。如能使民以时,导达沟渎,保其稼穑,俾百姓不饥而死,曷为其劳哉。民勤而生,不亦愈于惰而死者乎)!”(这个百试不爽、行之有效的举措在范仲淹于皇佑二年赈济杭州春荒时再次奏效,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此大加称赞:“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范仲淹的做法兼顾了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和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并且早了这两位西方经济学家近千年,范公智慧着实令人钦佩!)
此外,范仲淹又用明确的数据反驳了“力役之际,大费军食”的说法,用吴中水田的实际情况反驳了“陂泽之田,动成渺弥,导川而无益”的说法……最终,他打动了江南东路转运使,恳请朝廷为苏州留下范仲淹:“治水有绪,愿留以毕其役。”朝廷这才撤回了移调的成命,允许范仲淹继续施行自己的治水方略。
宋 范仲淹 楷书道服赞卷 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范仲淹的治水之策,可以总结为六个字:修围、浚河、置闸。他得到朝廷允准后,亲自带着民工疏浚了白茆塘、福山港、黄泗浦、许浦、奚浦、三丈浦、茜浦、下张浦和七丫浦等三十六处吴淞江的支流,又在入江和入海口设置了可以自由开关的水闸,果然数月之后,积水退去,良田重现。范仲淹高兴地向朝廷汇报:“昨开五河,泄去积水,今岁平和,秋望七八。”
可惜范仲淹并没有能看到第二年苏州的水稻丰收的景象。他因治水有功,没过多久便被召回了东京,开启了他逐步踏入政权中心的道路。可是他的治水方略却流传了下来,为历任史官和水利专家称道,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赞道:“范公之迹固未远,求其旧,缵其功,不亦善哉!”此后百年,两浙诸郡整治水利的学者、专家、官员,都将范仲淹的方略奉为不二圭臬。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浙省平章政事集议浚决松江,僚属任仁发便援引了范仲淹的想法:“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三者备矣,水旱岂可忧哉?”
范仲淹雕像 图源:作者自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范仲淹一面治水、一面赈灾,振兴农桑、创办府学,与百姓同甘共苦、为苏州尽心劳力的身影永远刻在了苏州百姓的心里:常熟福山的闸门被人们称为“范公闸”、常熟迎春里建造了一座“范公亭”、原翼京门外风纪坊之北立有“范公祠”、白茆塘畔修建的圩堤被叫作“范公圩”,上题“甘棠遗爱”四字……以至于千百年后,苏州火车站的广场上,人们塑立了对苏州影响深远的七位先贤雕像,其中范仲淹的雕像最高最大,站在广场的最中央。
参考文献:
1.《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宋】范仲淹
2.《答手诏条陈十事》【宋】范仲淹
3.《农政全书》【明】徐光启
4.《吴中水利书》【宋】单锷
5.《吴门水利书》【宋】郏亶
6.《吴郡图经续记》【宋】朱长文
7.《吴郡志》【宋】范成大
8.《梦溪笔谈》【宋】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