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低空旅游】在低空经济热潮下,“低空+旅游”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多家相关上市公司被问及是否布局“低空+旅游”市场。
岭南控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亿航智能以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在文旅产业的应用为切入点,共同构建“旅游+”产业合作。
中化岩土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投建的安吉天子湖机场,自2017年运行以来,已开展低空游览、教育培训、短途运输、农林作业、应急救援、高空跳伞等业务。
荣盛发展子公司美亚航空也在积极布局“低空+旅游”。美亚航空在三亚湾美亚航空水上飞机中心打造了集人工智能硬件产品展示、水上飞机低空飞行、水面新能源智能冲浪等功能服务为一体的“三亚海空驿站”。
“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低空旅游,表明了市场对于这一趋势的认可和看好。”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休闲和旅游的方式,“低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
也有上市公司已经感受到布局低空经济对其带来的影响。黄山旅游称,通过探索无人机资源运输,减少了综合运营成本,2023年5月份,运载无人机开始在景区试点工作,有效优化运力配送短板;随着无人机运输线路增加,公司成本结构将得到持续优化。
近期,多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
北京市发布的《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至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中提到,特色文旅方面,在延庆、平谷、密云等区发展低空旅游、飞行体验等产业。
此外,海南省、江苏省、江西省等地也提出要推进低空旅游发展,部分城市还针对低空旅游发展出台了专项政策。如海南省三亚市针对低空旅游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提出将低空旅游纳入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股东合伙人张连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低空+旅游”这一模式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它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了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升级。
工信部下属赛迪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0%。
另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2年国内参与空中游览和航空运动的人数约为48万人次。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低空旅游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低空旅游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低空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政策的逐步放开,低空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柏文喜称,“低空+旅游”这一模式为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低空旅游有望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