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优时比宣布:将出售在中国的成熟产品业务,涉及左乙拉西坦、拉考沙胺、罗替高汀贴片三款神经系统用药和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两款过敏领域药物。这些药物在珠海的生产基地也被一起打包卖掉。优时比表示,卖出相关资产不会影响公司2024年的业绩表现。
接盘方已经找好,是康桥资本与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交易对价为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26亿元。未来,康桥资本和穆巴达拉将在中国成立一家神经学领域的药企,装入买下的优时比产品。
优时比出售的大多是已被纳入国家集采的品种。2023年,这五款产品销售额共1.31亿欧元,仅占优时比全年总收入的2.49%。出售这些品种,表明部分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上的处境已经发生改变,想靠过专利期的原研药“躺赢”的日子过去了。
集采压力下,优时比打包甩卖产品
优时比是一家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外资药企,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96年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在华办事处。公司产品的重心放在神经和免疫上。
这次优时比卖出的五款药物基本都是老品种,面临着多个国内仿制药企的围剿。在集采的压力下,它们给优时比带来的想象空间越发有限。例如左乙拉西坦是2006年在中国上市的,是癫痫治疗领域的重磅用药,2009年专利到期后,国内陆续有企业仿制,但原研药地位并未被撼动,2018年市场份额仍高达97%。
2020年,左乙拉西坦被纳入第三批集采,优时比降价75%,以每瓶85元的价格中标,但没能抵挡住随后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2022年上半年降至41%。
2022年还出了一件大事:优时比的左乙拉西坦部分批次产品标示的有效期与注册批准的有效期不一致,被停在中国境内进口、销售和使用。这是中国集采制度推行之后,少有的外资中选品种不合规案例之一。直到今年8月19日,优时比的左乙拉西坦才在中国恢复进口、销售和使用。空窗两年后,优时比很难再回到曾经的位置。
优时比卖出的另一产品拉考沙胺,是第三代抗癫痫药物,2018年11月在中国上市。其市场规模并不算大,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拉考沙胺注射液在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19.11%。在这一不大的市场中,竞争却格外激烈。目前,除了优时比的原研药外,超10家产品已获批上市。
相比上面两个品种,治疗帕金森病的罗替高汀贴剂竞争格局要好得多,2018年7月在中国上市,市场同样不大,至今仍未进入医保。不过,这样的温和竞争局面也不会持续太久,这款透皮贴剂化合物专利、透皮给药的制剂专利已经过期,晶型专利被宣告无效,多家国内药企虎视眈眈。
抗过敏药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左西替利嗪也都是集采产品,且集采时间非常早,分别为第二批、第三批集采药品,优时比都没有中标。
卖掉这五个品种之后,优时比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产品仅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培塞利珠单抗注射液。
跨国药企“撤退”?
据优时比的财报,2023年在中国区销售额为1.43亿欧元,较同期下滑10%。据优时比透露,2023年上述5款药物在中国总净销售额为1.31亿欧元,本次售卖完成后,来自中国的收入将所剩无几。
不过,优时比并没有打算就此退出中国。优时比CEO表示“近期正积极筹备在中国市场推出一系列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罕见病领域的创新药物”。今年7月,优时比自研的IL-17A/F双靶点药物比奇珠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
撤出竞争激烈的过专利期原研药市场,代表了今后一段时间外资药企的风格转化。
8月1日,协和麒麟以7.2亿元的价格,将中国大陆业务整体出售给中国创新药企维健医药。协和麒麟选择退出国内市场,可能同样是因为集采带来的压力。2023年财报显示,受集采影响,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格拉诺赛特,收入下降。
在美国,药品一旦过专利期,就会面临大量廉价仿制药的冲击。不仅化药如此,素有“药王”之称的阿达木单抗近来也因为生物类似药的竞争而头疼不已。但在中国市场上,原研药的地位和价格一直坚挺,2019年全面开展集采之后,依然有不少过专利期的原研药销售一路长红。
去年开始,控费、比价等一系列规则的出台,让过专利期原研药的市场地位受到挑战。集采药占据主流已是大势所趋,大批外资原研药面临降价或者退出的选择。像优时比这样进行战略调整的跨国大药企不在少数。罗氏、礼来、GSK、武田、辉瑞、第一三共等跨国药企,都有过将非核心产品的中国权益出售的情况。
集采仿制药占据市场,符合未来医保资金使用的大方向,即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创新药上。过了专利保护期之后,尤其是大量同等质量的仿制药出现后,原研药不能也不应该再享受差别定价的权益,这在国际主流市场上都是如此。很多不愿降价的过专利期原研药将逐渐淡出中国市场,留出市场空白给优秀的仿制药。
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杭州)与艺妙神州签订商业化合作协议,获得艺妙神州CD19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IM19的中国独家商业化权益。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不完全地统计了A股上市药企与部分港股18A企业近两年的员工人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