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广西省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布了一则通知: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关于调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政策的通知》(国疾控发明电〔2024〕51号)文件精神,自2024年7月15日起将新冠病毒疫苗由免费接种政策调整为自费接种。
同样在近日转发这一通知的还有四川、福建等地的数家医院、社区卫生院。同时,这些医疗机构还呼吁大家相互转告、及时来接种最后的免费疫苗。不过,这些消息在大范围内并没有引起什么水花。
持续三年的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就这么结束了。
新冠疫苗仍然可以接种,不过需要自费。近期,上海医健卫生事务服务中心发布《2024年度上海市非免疫规划疫苗集团采购(增补)公告》,其中所列共8款疫苗,6款是新冠疫苗,都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表明新冠疫苗已经明确列入二类自费疫苗行列。
问题就在于:免费的都没人打,自费的会有人买单吗?
免费接种是特例
此前,我国采取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政策,主要是各省政府牵头与疫苗生产企业砍价采购。实际采购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3种技术路线的单只单剂价格基本上都在16元左右。
《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2021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结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达到1500余亿元。通过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免费接种,我国很快初步建立起大规模的群体免疫。
这背后涉及两点。第一点是,新冠疫苗成本及接种费用由医保和财政共担,这是很特殊的。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法》,一般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第二点是,新冠疫苗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接种,但不属于免疫规划范畴内的疫苗,这样的疫苗一般归为“二类苗”,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内,财政一般不出钱。
实际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的成本,是通过“专项资金”的方式筹措的,医保基金承担了很大一部分。
同时,也因为上述特殊性,决定了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政策不会长期维持,只是一种应急行为。去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就有讨论的声音出现: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不过,当时国内疫情仍未有明显消退,很多地方刚刚启动接种加强第四针,大部分人认为免费接种政策还不宜做出调整。
时间到了2024年7月,情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不再免费接种也没人感到意外了。
疫苗保护效力受质疑
今年1月,科兴新冠疫苗停产的消息曾引发讨论,它意味着新冠疫苗这个品类不再是免疫接种市场的主流。
按照现行管理体制,非计划内的二类疫苗都采取自费接种,消费者认为有需求,可以到疾控部门或者指定的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必然也要走向完全市场化。
7月8日,上海医健卫生事务服务中心发布《2024年度上海市非免疫规划疫苗集团采购(增补)公告》,其中就包括6款新冠疫苗,都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1款为mRNA路线,4款为重组蛋白路线。
上海的这份名单没有列出疫苗的品牌厂家,不过根据此前获批的市场消息基本可以确定,目录中的3、4、5、6、8分别来自智飞生物、丽珠医药、威斯克生物、神州细胞、康希诺6家企业。
目录编号7是唯一一款mRNA路线的疫苗,可能是沃森生物或石药集团的产品。
健识局发现,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过一份《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紧急采购入围企业产品及价格公告的通知》,其中所列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为沃森生物的品种。
今年4月,世卫组织再次更新疫苗推荐,建议生产针对JN.1变体的新冠疫苗。今年6月,美国FDA发布的一份指导文件进一步建议,新开发的新冠疫苗也应针对JN.1衍生的亚变体,例如KP.2毒株,因为病毒的进一步进化可能逃逸旧毒株。
但国内市场上的新冠疫苗依然是XBB变异株,生产企业似乎也没动力再针对新的变异株开发疫苗。
对此,沃森生物曾回应称,目前的品种对JN.1变异株也有免疫保护的交叉作用,威斯克疫苗也有相关研究称能应对广泛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但这些疫苗的保护效力跟迭代品种自然没得比。
其实,不再开发新冠疫苗主要是没人打。沃森生物副董事长黄镇曾回应称:两款获批紧急使用的mRNA新冠疫苗对公司的营收贡献非常小,主要还是因为两款疫苗未正式注册上市,且全国各地所需量非常少。
免费的都没人打,自费的更加不会有人买单。
沃森生物副董事长黄镇表示:目前国内疫苗市场的教育依然需要加强,要有专家、媒体的声音,正确引导公众认可疫苗接种的意义。
近年来,上市公司“不务正业”投入巨资炒股致亏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也导致了云南白药在内的多家公司宣布停止“炒股”。
华东医药2024年的开局之路不是很顺,先后陷入与青海珠峰的知识产权纠纷、新产品减肥针合作方违规宣传等风波,除此之外,TTP273项目的夭折也引起一些投资者的关心与担忧。
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仍处于资本下行周期,严峻的形势,对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提出挑战,行业发展亟需政策引导。
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露了下行的苗头;2023年,裁员潮开始;2024年,下行不但没有结束,还有了愈演愈烈的意思。
近日,亿帆医药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在研产品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在欧盟上市销售获得了批准,或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为应对行业变局和市场竞争,医药流通巨头们正在按下并购加速键,以期加快推进纵向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