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岁的中药老字号,在资本市场游历约14年后,行将退市。
457年中药老字号将退市,市值高峰一度达170亿
近日,广东太安堂公告称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走向退市。
“太安堂”是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御医柯玉井于隆庆元年(1567年)在潮州创建的中医药堂,距今已有457年历史。
广东太安堂药业成立于1995年,2010年正式上市,产品覆盖不孕不育药、心脑血管药、皮肤外用药、极品野山参、特效中成药等。
太安堂拥有近400个药品批文,包括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8个独家药品生产品种、83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175个医保目录品种等,其中“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重点产品皮宝霜、麒麟丸、心宝丸等在巅峰时期年销售额均破亿元,太安堂的市值也一度高达170亿元。
2017年,太安堂以创建中医药、养生医疗、文化旅游产业链为目标开启了其“太安堂医养小镇”项目,对潮州市太安堂小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4亿元,但据其此后6年的年报,该联营企业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均为负值,账面价值逐年减少。
2018年以来,太安堂多次尝试通过出售子公司、药品注册批件、专利等自救,但其下滑的业绩并未得到扭转。
2023年,太安堂全年营收4.1亿元,同比下降36.43%,归母净利润亏损22.1亿元,是2022年亏损的2.28倍;今年第一季度,太安堂营收约0.69亿元,同比下降50.75%,归母净利润亏损约0.55亿元,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缩小10.79%。
不过,这份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再加上去年5月太安堂已因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按照规定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太安堂股票上市交易。
据退市交易安排,太安堂股票已于4月30日起停牌,后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在关于退市情况的专项报告中,太安堂董事会表示将从全面推进化债工作、全面整改内控体系两大方面同时推进力争尽快改善现状。
此前,太安堂曾提出重整申请,但由于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今年4月,法院决定终结其预重整程序。退市后,太安堂或仍面临巨额偿债风险。
多家中药企业被“戴帽”警示老传统如何适应新规则
太安堂并非唯一面临危机的中药上市企业。
近期,“苗药第一股”贵州百灵、中药注射剂企业大理药业等多家中药上市企业被“戴帽”,其中还包括一家具有370余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企业——九芝堂。
日前,九芝堂发布公告,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导致2022年九芝堂年报产生差错,2023年度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深交所发出“其他风险警示”,其股票简称由“九芝堂”变更为“ST九芝”。
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起源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2000年,现代的九芝堂在深交所上市,主力产品包括疏血通注射液、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等,其中,疏血通注射液在被限二级医疗机构使用报销前,年销售额一度达37亿元。
其实,除资金占有纠纷外,九芝堂近年来的业绩也持续承压。2021年至今,其营收逐年下跌(37.84亿元、30.33亿元、29.61亿元),同期净利润起起伏伏(2.71亿元、3.58亿元、2.97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九芝堂营收和净利再次双双下滑——营收10.76亿元,同比下降0.89%,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10.66%。
面对并不乐观的业绩走向,九芝堂将“传统业务提档升级”和“创新业务加快发展”作为其2024年首要的两方面重点工作。传统业务板块优化包括建立完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拓展生产能力、明确市场定位等;创新业务发展包括推进干细胞业务、大健康产品开发进度等。
同时,对于此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九芝堂也将“开展内控质量专项提升工作”作为其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
退市、戴帽警示、财务造假事件不时发酵,随着监管的收紧,中药上市企业如何适应新的资本市场规则成了一道必答题。
于药企而言,除了研发与生产,合规及内控同样是长期经营发展重要的议题。
中药在儿科领域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儿童群体可用的中成药相对较少。20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进行中药开发,同时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
12月5日,由赛柏蓝、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联盟主办,北京恒安众生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2届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峰会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召开。
回溯其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康恩贝2019年至2022年之间的业绩起伏极大。不过,调整发展战略之后,将重心聚焦于中药大健康领域,康恩贝似乎看到了走出低谷的曙光。
中国中药拟私有化退市,溢价约34.11%2月21日,中国中药正式宣布,其控股股东国药集团拟以每股4.6港元的价格将中国中药控股私有化。
为应对行业变局和市场竞争,医药流通巨头们正在按下并购加速键,以期加快推进纵向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