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官网
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要离开的消息一经传出,再次让强生引发业界关注。
这已经是老牌跨国药企强生,在中国市场短短8个月时间,投出的第三次重大变化。要知道,宋为群为强生服务了超过20年,且是其进入职场后服务的唯一一家公司。
与此次相同,前两次也透出了“意外”之意。先是西安杨森中国区总裁郑磊离开,并伴随杨森中国区领导团队大换血。随后紧接着强生宣布全球品牌焕新,制药和研发部门的标志性品牌“杨森”消失,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
最能感知跨国药企在华历史厚度,窥见其未来的方式,往往不是看冰冷的数字和模型,而是人。人的流动穿梭于产业、行业、政策及大环境的变化当中,代表了企业的过去,也预示着企业新动向。
伴随着宋为群等人的离开,强生中国迎来近几年规模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化。变化背后也似乎正与强生全球CEO Joaquin Duato提出的“新的强生来了”相互映衬。
但新的强生会最终以何种面貌呈现,是这家百年大药企需要回答的问题。于此同时,这也是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分化与调整中,所有在进行战略调整的跨国药企需要回答的问题。
强生中国的三次组织架构调整
消费者健康业务科赴分拆上市、品牌整合焕新后,强生在华业务主要由“创新制药”和“医疗科技”两翼支撑。
制药板块,强生已在中国市场覆盖了肿瘤学、免疫学、传染病和疫苗、神经科学、心血管与代谢,肺动脉高压等多个疾病领域,从产品来看,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乌司奴单抗注射液、戈利木单抗注射液和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等多个重磅产品成为在华营收增长的动力,其中多款创新药已进入医保目录。
强生医疗科技即旗下的医疗器械业务(2022年改名),主要产品现在囊括外科手术、骨科、心血管介入及眼科业务四大板块。
在华发展较稳的,是强生医疗科技。基于其丰富的产品线,强生医疗科技常年是在华营收最高的医疗器械外资企业之一。发展较为曲折的,是强生在华的制药业务。当然,两大业务板块都在政策、环境变化、市场竞争格局中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如因耗材带量采购,其器械业务的中国区业绩受到了一定影响。而加速两大业务在华的创新进程及协同发展,是宋为群等强生中国管理层近年来努力在做的事。
虽然根据披露的消息,宋为群至今年9月底前,还将继续担任强生中国区主席及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职务,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业务和日常管理,确保平稳过渡和交接。长达近半年的交接期,事实上已经显示出了,强生中国的调整似乎远未结束。
宋为群虽然没有参与强生在中国业务发展的前半程,但却伴随了强生中国18年的发展。
1985年,西安杨森正式坐落于通往兵马俑的必经之路上,制药巨头强生正式迈入中国市场。接着,1992年,强生消费品业务走入中国。再是1994年,强生医疗科技开始在华布局,其完善业务速度非常迅速,很快成为了强生在中国最大的业务板块。在华三大业务一度繁荣,西安杨森业绩位于同行领先,成为业界“黄埔军校”;强生医疗科技稳摘医疗器械第一桂冠;健康品牌家喻户晓。
2006年,宋为群回国,担任强生医疗科技爱惜康中国事业部负责人、爱惜康内镜外科及高级灭菌产品部门负责人,2012年担任强生医疗大外科总经理,2015年升任成为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2018年同时担任强生中国区主席。
2019年,在宋为群的带领下,强生成为首家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创新引擎”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同时,强生还大力推动中国本土研发、创新、合作以及供应链能力建设,中国也是强生在美国以外唯一一个在两大业务都设有端到端研发能力的市场,且三大业务均在中国设有研发团队。
然而,在行业迎来大变局后,暗流早已在企业身上悄然涌动,强生存在近40年的制药老品牌,在人的屡次变化下早生波澜。
近20年来,强生中国发生了3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
一次是在2008年、2009年,西安杨森频繁的人事变动被业界认为是走下坡路的开始,随后人才流失、培训管理能力衰退、处方药产品召回、集采全面施行……西安杨森OTC与处方药的故事逐渐走上一条令人担忧的路径。
第二次较大的组织架构变动产生发生在2016年。西安杨森更换中国区总裁,几乎所有高级别管理层基本更换,同时将中枢神经系统业务、普药业务和非处方药业务整合成为“核心产品事业部”,并根据治疗领域重新分成四大核心业务板块。2017年,强生OTC业务与上海强生制药整合成“一个中国OTC”,此后,代表强生在中国市场创新药布局的西安杨森,才逐渐从困境中反转。
第三次开始于2023年,除了制药业务管理层的更换,和宋为群的离开,产业界推测目前调整仍在继续。
但冥冥之中,一条“暗线”穿梭于强生中国的调整之中:向全球策略看齐,将“聚焦”变成成关键词,聚焦优势领域,夯实领导地位,向效率、创新看齐。这正是强生全球正在筹谋的一件大事。
“新”的强生来了
“新”强生故事的讲述者是现任强生董事长兼CEO Joaquin Duato。
Joaquin Duato与强生的故事始于1989年,迄今长达35年。Joaquin Duato在2022年1月履新强生CEO一职,11个月后成为强生董事长。是强生近140年发展中,产生的第8位CEO。他的“前任们”平均履职时长为17.5年。
Joaquin Duato深刻地知道强生目前的痛处是什么,在哪里。
以制药板块为例,Joaquin Duato见证了强生制药板块最大的产品亮点逐步从神经科学,转移到免疫领域,最终过渡到了肿瘤领域。从一步一步“All in”血液瘤领域,实现从末线到一线地位的跨越,愈发“垄断”血液瘤的治疗格局,接连创造重磅炸弹。但血液瘤的市场终究远远小于实体瘤,从全球制药企业肿瘤业务领导者来看,强生肿瘤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也还不算突出。
几款产品亦有近虑。达雷妥尤单抗销售额虽撑起了强生肿瘤业务的半边天,但到了2026年,该药专利将要到期,且目前已经在全球某些市场受到威胁。如在中国市场,公开数据显示,达雷妥尤单抗虽在全球大卖,但其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却依旧薄弱,来自生物类似药的挑战正势不可挡。
同与达雷妥尤单抗差不多时间专利到期的,还有强生另一款血液瘤产品伊布替尼。作为BTK抑制剂中的老大哥,伊布替尼当下已被“群狼环伺”。
强生需要新故事、新的竞争力。
2024年开局,这位CEO便告诉行业:一个新的强生来了。
强生开年做的第一件大事,是花20亿美元并购一家“潦倒”的ADC“先驱”;第二件大事,是花131亿美元巨额收购有着前沿经导管微创技术的Shockwave。
目的已经很明显:无论是制药还是器械端,率先发力、聚焦、取胜于备受关注的技术赛道,从而对冲全球医药产业新周期里的不确定性,勾勒一副新的创新版图,为近十年和下一个十年作准备。
在器械端的超百亿美元大宗收购,足够夯实强生医疗科技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地位。有了Shockwave,强生医疗科技的心血管产品组合将扩展到心血管介入领域中两个增速最快的创新领域——冠状动脉疾病(CAD)和外周动脉疾病(PAD)。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强生医疗科技心血管业务大涨20.2%,达18.06亿美元,贡献了最为关键的业绩增长驱动力。
在制药端的收购,动机又是为何?总结强生对外的解释,关键原因在于,他既要在ADC领域占位,寻找FIC产品,还要战略性补强实体瘤领域(Ambrx关键ADC产品适应证为前列腺癌疾病)。
近两年,强生一边坚持以突破血液瘤创新产品为重点,另一边已经在加速往其它较大的实体瘤领域“辐射”,如肺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且一个布局共性是主要围绕一个重要靶点来追求最佳的产品矩阵。
2024年,对于强生来说是新阶段的开始,更专注、更简单、追求更高利润率,是强生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这一年,强生预计其总体收入增长约5%到6%。2025到2030年,强生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希望达5%到7%。
Joaquin Duato也提出了强生接下来的驱动力源自三点,一是两个关键产品,达雷妥尤单抗Darzalex,还有50%的市场可以扩大;发力BCMA CAR-T产品Carvkyti。另外,到2027年,其GPRC5D/CD3双抗产品Talvey(2023年8月获批)可以较轻松地超过分析师的预期。
4月5日,传奇生物/强生联合宣布,美国FDA已批准Carvykti(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
2月5日,强生宣布FcRn单抗nipocalimab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gMG) 的关键性III期VIVACITY研究以及治疗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的II期DAHLIAS研究获得积极结果。
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露了下行的苗头;2023年,裁员潮开始;2024年,下行不但没有结束,还有了愈演愈烈的意思。
按照国资委下发的79号文,所有央企国企办公OA系统到2027年需要100%完成信创替代。任务即将进入结算阶段,医院们开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