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敲开“国家队”大门,这一医疗赛道已到爆发前夜?

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由智听科技(挚听助听器)与韩德民院士团队联合申报的“听觉重建核心技术及远程验配助听”在会上正式启动。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由原973计划、863计划等整合而成,重点解决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用于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图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会现场合影图

图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会现场合影图

值得一提的是,“听觉重建核心技术及远程验配助听”是此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唯一获批的听觉类项目,同时也是助听器领域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级别研发项目的认可。

这对于助听器领域来说意义重大,毕竟其很难有这样公开“露脸”的机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助听器都被市场以及投资人习惯性忽视。

图2.2015-2022年中国助听器市场规模(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图2.2015-2022年中国助听器市场规模(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这并非空穴来风。同样作为消费医疗产品,助听器和两大“同行”眼科和口腔差距巨大,比如在市场规模方面,据智研咨询统计,2022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约64.94亿,虽然仍在快速上涨,但与眼科口腔当前上千亿市场规模相差甚远。另外在资本层面,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过去3年,我国助听器领域共完成18起融资,与口腔眼科上百起融资相比,同样差距明显。

但在另一边,关于助听器行业的一些积极信号也在释放,就比如此次助听器国家重大专项的获批,以及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1号文《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的第16条,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动助听器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另外在一些关键数据上,比如市场规模和投融资数据,虽然当前体量仍然较小,但上升趋势明显。最后一点则是行业巨头的加码,据悉,在近一两年,包括腾讯、科大讯飞、小米、苹果、索尼等都相继盯上了助听器,并且当前已经有成熟产品落地。

而在热闹背后,一个疑问也已经愈发响亮,即助听器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拐点已至

虽然助听器领域的投融资数据当前仍不可观,但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打听助听器的投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据挚听助听器创始人陈霏博士透露,在产品获批重大专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已有近20家投资机构主动与挚听取得联系,并都希望有下一步的合作。

事实上,这并非是投资人一时兴起,很大程度上,是投资人看到了助听器行业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拐点。

当然,这得从多个维度来证明。首先是市场需求层面,众所周知,助听器面向的核心群体是老年人,而我国当前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21.1%。而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至近5亿人。

这意味着,助听器领域背后靠着的是一个逐渐庞大的市场,不过这还不够,付费意愿也相当重要。对此,挚听助听器创始人陈霏博士谈道,“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中国当前也有了自己的‘银发经济’。而在未来10到20年内,现在40至60岁这一批享受了改革开放红利的人群会相继进入银发一族,他们不仅对互联网非常熟悉,同时对自身健康也很重视,关键还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另外,生活水平以及医疗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正在大幅延长,老年人的消费周期也将逐步扩大。”

不过,再大的市场,再强的付费意愿,最后能否兑现,还是要靠关键的“产品力”说话。事实上,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以及服务链条的逐渐完善,助听器当前已经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

据悉,助听器目前已经进入“3.0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而这其中的重要推动者正是挚听助听器。比如在验配方面,挚听通过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完成了将国产助听器从传统模拟机1.0时代或数字功能机2.0时代跃迁到智能自适应3.0时代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挚听通过人工智能自助测验技术,可精准测出耳朵的听损度数,并定制补偿曲线。

进入今年,挚听再度对产品进行升级,发布挚听助听器32通道充电款RIC2.0Pro,硬件上升级了声学结构、音质和续航,在交互上用户仅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便可便捷完成测听验配流程,另外,这款新产品也刚刚获得了“德国红点奖”这一全球顶级产品设计大奖。

图3.行业专家谈及“挚听RIC2.0Pro”(图片来源:《经济半小时》截图)

图3.行业专家谈及“挚听RIC2.0Pro”(图片来源:《经济半小时》截图)

而在关键的声音放大以及降噪上,挚听与腾讯天籁实验室紧密合作,对芯片及算法进行优化,把基于解析式或数学公式的方法变成了基于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方法,实现了在复杂场景下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的提升,提升幅度高达85%。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王硕研究员谈道,“助听器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再加上面向的还是老年人,所以前期特别需要咨询和指导,而智能验配的出现,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老年人不会用的普遍性难题。再加上助听器性能的大幅提升,会让老年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所带给生活的极大便利。”

当然,抛开行业本身,时代的变化也在为助听器的发展打开更大想象空间。比如国产替代,据悉,助听器是我国器械领域被海外垄断较为严重的细分领域之一,以Sonova、Demant、GN ReSound、WS Audiology、Starkey和WIDEX为代表的六大品牌目前已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

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层面开始重点关注助听器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并颁布了大量相关政策条例。对此,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谷宇教授谈道,“助听器应该按大项目要求,坚持自主创新,走自主研发之路。”

事实上,助听器作为一种康复辅具,涉及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而国家科技专项可以整合跨学科的研究资源,推动康复辅具领域的科技创新,国家科技专项支持的研究也能通过临床验证提高康复辅具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国家科技专项将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这对于康复辅具行业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资本市场的变化也让助听器快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过去两年,资本市场一直处于寒冬,并且当前仍无法预测寒冬何时结束,而在此背景下,为了先活下去,行业已经开始更关注‘现金流’。相比于投入大且周期长的生物医药以及创新器械领域,以助听器为代表的消费医疗变现更快,因此正受到广大投资人的青睐。

前路困难重重

虽然助听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机遇背后,就是挑战。

根据2022年发布的国内首份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而75岁以上老年人则达到约1/2,但目前我国助听器的使用率仅为5%~8%,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

这其中当然有技术层面的原因,比如最核心的芯片以及算法等,虽然国内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突破性进展,但与全球顶尖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助听器当前面临的最大阻碍,其实是在“观念”层面。

这得拆分成三个维度来看,第一点当然是面向消费者,即对助听器的认识不够。对此,挚听助听器创始人陈霏博士谈道,“不同于眼科口腔,助听器更多的是面向老年人,而老年人最大的消费特点就是生活节省,不愿意为自己生活品质提升付费,更愿意将钱用在孩子或者孙子身上。另外,助听器它的就医即时性也不强,很多患者都是在听力损失五年甚至十年之后,才开始佩戴助听器,这与牙齿痛、眼睛看不到需要立即就医有很大差异。”

当然,助听器也有自己的“必要性”,比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年痴呆,这是因为听力下降会让大脑接受的良性刺激减少,这会增加痴呆的发病风险。另外也可以有效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悉,在佩戴助听器之后,老年人会更愿意与他人交流。而这都会极大地缓解老龄化所带给社保以及医保层面的巨大压力。

说完消费者,第二点则是要指向从业者,由于专业性普遍不够,行业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乱象。比较直观的是在线下门店,当前,我国助听器门店的典型特点是散、小、旧,并且相当多是“夫妻店”,或者是个人独立运营,而这些门店基本都没有完整的服务体系,当然也没有专门的验配师,持证上岗的验配师比例还比较低,因此很难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

除此之外,由于不专业所带来的行业乱象还包括助听器产品本身,比如标榜“免验配”或者通道数乱标等等。对此,挚听助听器创始人陈霏博士谈道,“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常识,一些助听器产品会将‘免验配’作为卖点,这就好像把‘免验光’当做近视眼镜卖点一样,不适合度数的干预反而会造成继发性的损伤。或者故意将通道数乱标,比如原本只有8通道或者16通道处理能力的助听器芯片,最后会以48甚至64通道的产品参数虚标售卖给用户,效果可想而知。”

“观念”的第三点则体现在助听器市场层面,即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市场体系和渠道。作为一款消费医疗产品,价格一定是用户考量的关键因素,但从当前市场来看,助听器的价格低至可以在几百元,高的则可以到几万元,差距明显,且产品参差不齐。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疑问摆在面前,即一款好的助听器产品到底应该在怎样的一个价格区间。

图4.2015-2022年中国助听器供需及市场价格(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图4.2015-2022年中国助听器供需及市场价格(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注释:

过去几年,助听器产量远大于需求量,这是因为有不少国产助听器都选择了出口,去向了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也看到国内需求量正在快速上升,从这两点结合来看,我国助听器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都在不断扩大。

而除了价格,渠道也是推向市场的关键因素,但从现阶段来看,国内助听器相关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同时也没有形成相对标准的市场体系。因此,听力赛道的市场流通成本当前非常高,据行业人士透露,助听器行业70%的成本都卡在了流通环节。

未来如何?

目前,由于行业整体还处于早期,因此国产助听器的市场竞争相对开放,而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以及更多投资人的加码,大家也都在思考:到底是怎样的一家助听器企业,能够在未来脱颖而出?

对此,挚听助听器创始人陈霏博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谈道,“首先,企业必须能开发好用的产品,毕竟助听器是以产品为导向,所以效果一定是一切的基础。其次,助听器还属于医疗领域,因此相应的服务链条也要完善,即从筛查、干预到康复都要有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最后,当然是企业要有‘自我造血’的核心能力,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这在当前资本寒冬下尤为重要。”

而沿着这一企业画像往下延伸,助听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渐清晰。

首先产品力,包括AI、互联互通等创新技术将在未来与助听器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以挚听为例,其在未来瞄向了四个方向:一是不断挖掘AI在助听器领域的可能性,从而提升算法能力,让助听器变得更智能;二是在互联互通方面,将助听器与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链接,使其成为患者个人健康管理和陪护的贴身工具;三是在电池上,通过升级电源材料以及提高能耗管理等方式,使其续航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在形态上,充分融入人体工程学和工业设计学,将助听器越做越精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图5.挚听RIC2.0Pro新品展示图

图5.挚听RIC2.0Pro新品展示图

其次是在服务能力上,“线下+线上”的服务模式会逐渐打通,并且服务范围将开始向区县及边远地区下沉。仍然以挚听为例,当前,挚听已经打通了听力服务的全链条,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其中在线下,目前已有10家门店;而在线上,基于腾讯、京东、小米、天猫等合作伙伴,从产品服务到商业化落地,都有相应的渠道资源。

而在此基础上,助听器的服务边界会在未来逐步扩大。对此,挚听助听器创始人陈霏博士谈道,“随着用户群不断扩大,合作的连锁药房不断扩大以及代理商的不断扩大,我们会逐渐从一二线城市向下沉,而除了在当地开线下门店,也会充分利用智能技术、远程技术等手段,将服务触达到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比如在助听器验配调试上,挚听与合作方腾讯共同开放出的黑科技,可以让老年听损用户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听力康复服务。”

最后要提到的是“自我造血”能力,也就是助听器未来会有更多的变现手段,甚至是出海。重点关注出海,这是当前整个医疗市场的大趋势,助听器当然也是如此。

对此,挚听助听器创始人陈霏博士谈道,“中国是世界制造的中心,绝大部分的蓝牙耳机都是中国造的,而助听器也属于有源医疗器械,所以经过国内市场的锤炼后,国产助听器完全具备出海的能力。此外,随着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在单价上,国产助听器将更加具备竞争力,再加上当前全球市场已经对六大厂商的高定价产生不满,未来国产助听器会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出海对于包括助听器在内的整个医疗器械领域都是巨大的机会。”

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虽然助听器产业当前还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事实上,这是每一个亟待爆发行业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当前,随着老龄化推动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以及以AI、互联互通等创新技术持续赋能,再加上有挚听这类行业先行者的引领,助听器行业一定会很快迎来拐点,竞争也将随之加剧,而先入局者,自然会更有竞争力。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助听器赛道火热,联影微电子开始布局

助听器赛道火热,联影微电子开始布局

近日,医疗行业迎来重磅消息,联影杀入助听器赛道。

动脉网 2024-03-04 11:14:16
上海近千家药店支持医保外卖购药!

上海近千家药店支持医保外卖购药!

春天一到,家住黄浦区的张小姐又展开了和过敏性鼻炎的“拉锯战”。不过,张小姐不用再和往年一样去医院或药店跑一趟了。

东方网 2024-04-19 09:14:16
进口阿奇霉素被撤网,原研药大溃败刚刚开始

进口阿奇霉素被撤网,原研药大溃败刚刚开始

原研药在中国的“撤退”,来的猝不及防。

健识局 2024-04-18 15:50:32
深耕央企办医,专科与产业加速布局

深耕央企办医,专科与产业加速布局

环球医疗正式披露2023年全年业绩,并于28日上午召开了业绩说明会,用事实数据回应了市场关切。

华商韬略 2024-04-18 15:01:36
2023年全球畅销药TOP100

2023年全球畅销药TOP100

随着各大药企2023年财报陆续披露,全球畅销药品也随之诞生。

医药魔方 2024-04-18 10:05:25
轮到医疗器械企业渡劫了

轮到医疗器械企业渡劫了

继CXO之后,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也要准备渡劫了。

健识局 2024-04-17 14:11:48
又一家Biotech公司不行了

又一家Biotech公司不行了

Biotech,到底是怎么了?

投中网 2024-04-17 13:48:28
翰张维博士:加速打开创新产品在中国获批的窗口

翰张维博士:加速打开创新产品在中国获批的窗口

​2017年中央出台的42号文件[1]是海外创新药在中国上市速度的分水岭。

医药魔方 2024-04-17 09:48:35
医药板块毛利率双降,发力高端仿制药能成功吗?

医药板块毛利率双降,发力高端仿制药能成功吗?

花园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10.95亿元,同比下降22.78%;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49.87%。

览富财经网 2024-04-16 17:17:24
重磅中药注射液勒令停产,知名药企被罚800万

重磅中药注射液勒令停产,知名药企被罚800万

占公司20%营收的核心品种,因违反生产工艺规程遭遇停产。

健识局 2024-04-16 15:39:25
创新药新政没激起水花?Biotech企业:力度太小

创新药新政没激起水花?Biotech企业:力度太小

过去一周时间里,多则创新药产业链“指南”没能在二级市场激起太大的水花,令不少行业参与者心寒:创新药板块已经没人关注了?

健识局 2024-04-16 15:25:39
中国ADC的黄金时代

中国ADC的黄金时代

国产ADC出海的故事越来越丰满。

医药魔方 2024-04-16 11:16:42
全球TOP20药企狂砸研投超万亿元,都干了啥?

全球TOP20药企狂砸研投超万亿元,都干了啥?

罗氏、诺华沉寂“让贤”,默沙东、礼来拼命砸钱,诺和诺德研投令人“大跌眼镜”。当全球TOP20大药企研发费用率进行大PK,这场头部的较量中,谁是智者?谁是赢家?

E药经理人 2024-04-16 10:56:34
多家跨国药企裁员;三名院长同天被查

多家跨国药企裁员;三名院长同天被查

​本周,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这次出台的意见共9个部分,涉及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质量、行业机构发展、监管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

健识局 2024-04-16 09:43:43
反腐、强监管下|头部药企制剂业绩PK

反腐、强监管下|头部药企制剂业绩PK

在集采常态化、2023年医疗反腐叠加强监管的背景下,药企的成本控制和合规经营面临更大的挑战。

赛柏蓝 2024-04-16 09:43:31
诺辉健康:德勤面临廉政公署调查与做空方指控

诺辉健康:德勤面临廉政公署调查与做空方指控

突发!肿瘤早筛企业财务造假风波再起,股票停牌暂停交易!

药械出海 2024-04-16 09:43:07
借力消博会,海南海药谋求深耕东南亚市场

借力消博会,海南海药谋求深耕东南亚市场

消博会有利于中国企业为世界提供更多优质消费品,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和产品出海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网财经 2024-04-16 09:36:42
丰胸检出动物源性成分 除小林制药外再现问题报告

丰胸检出动物源性成分 除小林制药外再现问题报告

女子丰胸检出黑猩猩等动物源性成分;日本功能性标示食品又现117起健康受损报告。

北京商报 2024-04-15 10:29:57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