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家药企有人员裁撤,多家缩减海外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已有57家医药企业宣布了人员裁撤或工厂关闭计划(文末附完整名单,每月按次统计后累加,未去重,下同)。
其中,3月、2月分别有17家、16家药企宣布减员,1月共24家药企宣布减员,总数与去年第一季度58家药企宣布减员的数量相当。
不过,不同于去年聚焦于精简人员、暂停管线的调整,今年还有包括强生、辉瑞、赛诺菲、山德士、武田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对多处研发基地、工厂等进行了关停。目前,上述企业中与工厂关闭直接相关的人员裁撤总数已超过600人。
若以2023年各月宣布减员的医药企业数量为参考,第一季度往往是全年中人员裁撤最密集的时期,到第二季度相关动作或将相对减少。
从具体案例来看,第一季度有不少企业选择缩减海外业务。
例如,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锌指核酸酶技术龙头公司Sangamo在3月中旬宣布逐步减少在法国的研究和制造业务,此举也意味着其在法国的93个工作岗位将被取消,相关计划预计于4月开始,今年年底完成。
总部位于美国的Longeveron,宣布停止其在日本的主要候选药物Lomecel-B治疗衰老相关虚弱的II期试验,连带相关工作人员将减少。
2月末,法国眼科企业Nicox宣布其管理层、董事会改组的同时,还透露了其推迟本金支付的债务重组协议,通过减少在法国以及意大利的业务来削减成本,具体举措包括人员裁撤等。据悉,该企业目前债务总额约1830万美元,重新谈判的债务协议可能使其现金跑道延长至明年第一季度。02
MNC减员继续资源重整、节流......
今年第一季度发生的人员调整中,还有一部分与此前展开的收并购事件有关。
考虑到自身发展以及团队职位重叠等,不少大型药企在收购中小药企后会对进行缩减,此前,百时美施贵宝(BMS)、葛兰素史克(GSK)、赛诺菲等均有相关动作。
以BMS为例,根据《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4月22日,BMS将减去Mirati Therapeutics在加利福尼亚州的252名员工。
2023年10月,BMS宣布以48亿美元收购Mirati——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肿瘤靶向药研发公司,正在开发一系列直接靶向癌症遗传驱动因素的新型靶向疗法,包括KRAS G12C抑制剂Adagrasib(KRAZATI)、KRAS G12D抑制剂 MRTX1133、合成致死PRMT5抑制剂MRTX1719、SOS1抑制剂MRTX0902等。
BMS的发言人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整合的一部分,其正在调整资源,以更好地支持其运营模式和投资组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员工不得不受到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药企的减员是为了“节流”,在此背景下,搭配对外合作寻求新发展。
2023年年报显示,基石药业总收入4.64亿元,较去年基本持平;净亏损3.3亿元。 虽然有所亏损,但过去一年,基石药业都在积极“瘦身”回血。其在年报中指出,亏损的降低主要归因于雇员成本的大幅减少和转让艾伏尼布业务所获得的净收益。
基石药业2022年员工数量为476人,截至2023年年底,员工数量变为230人,人数减少超一半。减少的员工主要在研发、行政、销售及市场推广三方面。
与此同时,基石与多家药企建立和巩固战略合作关系,寻求商业化效率和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包括其将艾伏尼布在大中华区和新加坡的权益转让给施维雅,以回收过往投资和变现未来潜在现金流;进一步深化与辉瑞的合作,以推进择捷美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等。
医药市场变化不断,不管是人员调整还是缩减,可能都是药企基于当下做出的选择。
跨国大药企并购公司是常规动作,但在顶级投行Centerview Partners的联席总裁Eric Tokat看来,2024年这一动作将被加强,并且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
近日AI火热推动硬件升级,随着能耗的增加,液冷散热技术逐渐被市场重视。随着中国电信等央企的逐渐入局,机构判断行业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