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关山
当前,我国正进入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新时代。
日前,第十六届西普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大会主席、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在开幕致辞中就指出,全民健康主体责任意识的普及所释放的增量需求,与供给侧研发生产供应链、医改政策,共同推动中国健康产业走进严肃医疗产业与消费医疗产业二元协同发展、满足国民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需求的新阶段,推动我国健康产业格局重塑。
早在2020西普会,中康科技基于对行业的洞察,预判中医药产业在政策等因素推动下将迎来价值回归,至今预言已被验证。
而本届大会是以“二元协同重塑产业——开启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新时代”为主题,展开多层次、立体化研讨。大会同期举行全球健康发展博鳌论坛、医药创新生态大会、健康产业资本峰会、健康产业新营销峰会,与会总规模超5万人。
一直以来,西普会也是健康产业头部企业发布最新战略布局的优选高势能平台。多家知名企业同样在本届西普会上首次发布重大战略合作动向。例如美年健康与中康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构建“药检二元协同”数字化慢病管理新模式。
迄今,西普会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是中国健康产业颇具前瞻性的产业会议。作为中国久负盛名的健康产业生态大会,其以“合作、创新、科技、研发、资本”为核心标签,被誉为中国版的“J.P.摩根健康产业大会”,持续引领产业创新与融合。
中康科技副总裁李俊国在本届西普会上提到,在“二元协同重塑产业—开启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康团队作出了最新的九大产业趋势研判:
趋势一:2030年健康产业或达16万亿
根据中康CMH预计,中国健康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非疾病治疗类市场扩大到40%;单纯商品交易市场下降到40%左右;在消费型医疗的带动下,民营医疗快速崛起,市场份额扩大到30%;院外药品市场占比从30%扩大到45%;药品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创新药市场份额将超过50%。
趋势二:中国药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市场预计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年规模达2.89万亿元,占全球市场的1/6,且增速或略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
趋势三:预计未来药品渠道会继续分化
零售渠道重要性提升,预计未来实体药店、电商B2C会持续发力,渠道份额占比将持续增长。医疗渠道随着门急诊量的增加,会有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医药分离政策导致处方外流至零售渠道,未来渠道份额占比可能会有所下降。
趋势四:零售渠道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电商发展保持高速发展。门诊共济政策颁布,大型连锁药店更容易满足门诊统筹申请条件,将进一步加强大型连锁竞争力。此外,医药B2C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张,国民线上购药习惯会继续巩固。
趋势五:生物药和中成药发起猛攻
未来,生物药和中成药可能将撼动化学药主导地位。
疫情期间,中医药“瑰宝”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后疫情时代,自我诊疗、自我保健将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生物制品随着基因技术、细胞治疗等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潜力无限;化学药仍然是药品开发中的主角,赛道竞争激烈,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未来的破局之道。
趋势六:专利药市场规模迅速扩容
抗肿瘤药市场占比大,创新药加速发展,儿童用药和罕见病用药未来可期。未来,生物技术将推动抗肿瘤药物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30年,约超1/5的药物市场被抗肿瘤药占据。
趋势七:早筛、健康体检、保健品市场未来可期
我国大健康管理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健康体检在发达国家的覆盖率可达70%-90%之间,而目前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很很低,空间巨大。
趋势八:将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全方位保障居民健康,商业健康险发展迅速。
政府端通过各种政策组合拳,实质性提升参保率,推进医保信息平台与商保健康险平台信息共享。与此同时,引导商业健康险、惠民保做好基本医保的衔接和补充,共同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商保公司则从设计差异化的保险方案、科学设计产品责任及合理的产品价格、放宽投保门槛等方面,驱动健康险业态发展。
趋势九:从“单点数字化”到“全面数智化”
信息科技主力产业发展,将数字化视为底层的生产力和社会运行方式。健康产业新十年在追求供需平衡和效率革命中,数字化将围绕产业链持续探索技术与健康融合的应用场景。
“今年是政府推动院内院外二元协同重塑医药产业的新时代,是开启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新时代,也是西普会新纪元的开端。”李俊国直言,今年医药行业很难,但今年西普会规模创出了新高,这表示,行业聚集了一群越挫越勇,永远不失希望的实业者。正如中康科技对未来的这九大研判,共同期待健康产业新十年。
历时10个月,“江西猪王”正邦科技的破产重整,终于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由双胞胎农业、中国信达等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出资43.4亿元,助力正邦科技涅槃重生。
8月7日晚间,人福医药(SH600079,股价21.69元,市值354.12亿元)发布公告表示,接到实控人艾路明通知,艾路明于8月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今年医保目录调整方案还是保持稳定,较去年变化不大。从产品数量上和未来的市场潜力来看,今年属于较小的一年,但考虑到疫情放开后的基金压力,预计今年的降幅可能并不会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