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市值巅峰达到275亿元的公司,走到了退市悬崖边缘,却坑惨了身后的28万投资者。
30个跌停,提前锁定退市
6月18日,光伏制造企业爱康科技(证券简称“ST爱康”)连续第30个交易日跌停之后,开盘报0.37元/股,跌5.13%,总市值16.57亿元;至此,不出意外的话,爱康科技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将在A股主板退市。
▲(ST爱康从今年3月至6月16日的股价走势。图源/雪球)
“惊慌失措,彻夜难眠。”李红用这几个字来形容自己最近这一个多月的生活。“我自己和家人,一共100多万都踩雷了。”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5月20日,ST爱康的股东总户数还高达27.68万户。在连续跌停之下,这些投资者们甚至都没有离场“割肉”的机会。“我们对爱康很信任,但结果还是被‘活埋’了!”一位投资者在爱康科技的股吧里愤怒地发帖。
根据A股退市规则,一家公司股票只要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价低于1元,将触发强制退市条件。这也就是说,爱康科技目前距离退市,只剩下1个交易日的时间。
但实际上,爱康科技的命运早已被“锁定”了。6月12日,在上海举办的高效异质结HJT 740W+俱乐部产业峰会上,爱康科技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张金剑现身其中,他公开表示“现在可以给大家讲一个结论”:“爱康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一块钱,将会转到三板市场去。”
证监会也已出手。同一天晚间,爱康科技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已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邹承慧立案。
此前,在公司股票还在上市交易时,爱康科技总部却被曝出已经“人去楼空”了。
早在6月11日,就有网友发布视频和照片称,爱康科技在浙江杭州的总部已经空无一人。根据现场爆料的照片,办公大楼里大门紧闭,连办公电脑也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工位和一些没有搬走的绿植。「市界」拨打了在爱康科技官网主页上的公司总部电话,但话筒对面提示,该号码已欠费停机。
▲(爱康科技杭州总部。图源/《中国证券报》)
在爱康科技杭州总部的楼门口,贴着一张通知,其中写道,“近期因公司内部工作安排,可能暂无工作人员在此地办公”,并表示,来访股东可前去张家港市的公司本部,或者拨打专线电话。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爱康科技的注册地在杭州,但办公地址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投资者说,他在爱康的张家港办公楼里,看到员工仍在正常上班。「市界」拨通了通知上的专线电话号码,但并无人接听。
不过,张金剑在6月12日的峰会上,也回应了公司高管去向的问题:“我们的董事长绝对没有跑路。我来活动前刚和他在张家港分开,最近他和我基本上都在公司。”
张金剑提出,公司现在面临的问题是ST后引发投资者恐慌,造成挤兑风波,从而影响了正常运营,“风波来得太快,没有反应的时间”。他还表示,“公司的一些基地有国有参股或者地方政府参股,我们会积极面对并妥善处理。”
但这显然并不是广大投资者们愿意接受的解释。毕竟,在此之前他们就吃过几次公司提供过的“定心丸”了,但这些定心丸最终却是空心汤圆。
在年初时,爱康科技发布了2023年度亏损的业绩预告。这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中小股东的担忧。今年2月5日和4月15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有人对公司董秘提问公司是否会被ST,当时公司的回复均是,目前不存在该风险。
▲(4月15日ST爱康在互动易平台上的回复。截图/市界)
邹承慧不仅是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同时也代理董秘职责。因此,这一回复,在很多中小股东看来,无异于是邹承慧本人作出的承诺。但谁也没想到,言犹在耳,仅仅半个月后,爱康科技的“雷”就爆了。
4月的最后一天,爱康科技终于发布2023年度财报,报告期内爱康科技营收仅为46.62亿元,同比下降30.32%;归母净利润-8.26亿元,连续第三年大幅亏损。
更令人担忧的是,爱康科技在这一天公告称,由于连续亏损,审计机构出具了保留意见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说明段的审计报告,同时对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自5月6日起,爱康科技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也将变成“ST爱康”。
紧接着,5月31日,ST爱康又发布两大利空消息:其下属4家公司62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合计冻结8402.24万元,实际冻结2034.37万元;此外,表内外公司担保逾期金额已达1.85亿元。
恍如梦醒的投资者们慌乱地想要撤退,公司也自此开始了“持续跌停”之路。
在很多人看来,自己当时是上了邹承慧的当。“本来有些担心,但是看到董秘4月中旬的回复,我就放心了。但没想到,仅仅半个月后公司就ST了,现在已经快要退市了。”一位投资者公开表示,“我120万都亏没了!”
有意思的是,“戴帽”的两天后,5月8日爱康科技还在投资者调研中,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解释:公司在投资平台回复提问时,2023年度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尚未确定,“且公司董事会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问题,不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况”。
不过,令广大中小股东“寒心”的事情还不止如此。
今年2月27日,爱康科技对外披露了一项增持计划,宣布公司控股股东爱康实业及其关联方,计划在6个月内增持1亿-2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每股3.5元。但是,至今为止,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完全没有任何行动。也就是说,一股都没有买过。
实际上,爱康科技的大股东及关联方,目前仅持有公司6.4%的股份,确实也缺乏挽救公司的动力。
公司2011年上市之初,邹承慧通过爱康实业集团等3家公司控制了43.63%的股份。但从2017年-2022年期间,控股股东已持续减持公司股权,套现超过20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邹承慧通过爱康实业集团等4家公司持有的6.4%股份,也基本都被质押了出去。目前为止,邹承慧本人并未持有公司任何股份。
爱康科技2011年上市后,又进行过两次定向增发,总共募资约56亿元。但在上市期间,公司分红只有2.12亿元。
大股东先是减持套现,现在又“言而无信”,因此也有投资者在股吧发帖质疑称,爱康科技虚假发布信息,属于“恶意退市”。
李红和其他人一起,在社交媒体上向爱康科技管理层喊话、写邮件和打电话,但目前为止,她说,并没有得到公司的任何回应。“投资有风险,但如果是恶意欺诈,我不认。”
焦虑的还不只是投资者们。
6月8日,ST爱康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控股的三家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湖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从6月8日起停工停产。6月12日,另一家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停工停产。停工期间,为员工仅发放生活费。
在社交媒体上,一名来自停工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的员工发出了感慨:“7日上午还在上班,8号就出了通知停工,还压着我们几个月的工资没发,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
不断转型的光伏“追风者”
爱康科技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投资者重仓,自然也是由于其光鲜的经历: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曾是光伏制造板块的龙头,也是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光伏配件企业。
爱康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邹承慧。他在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后来放弃了“铁饭碗”到铝材厂打工。2005年,无锡尚德登陆美股,创始人施正荣就此荣登“中国首富”的位子,也让光伏成为炙手可热的一条赛道。当时32岁的邹承慧也靠借来的600万元,一头扎进了光伏创业的浪潮。
爱康科技从做光伏配件的太阳能铝边框和光伏支架起家。但创业头一年,公司就亏了700万。邹承慧曾说过,当时他听财务总监说完这个数字,一个人出去到宾馆开了间房,坐在床头哭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邹承慧还是个能吃苦的人。他接下来全心全意紧抓生产,公司在第二年就迎来了转机,营收过了千万,把亏掉的钱又赚了回来,并且在几年之内,就做到了太阳能边框这一细分领域的头把交椅。
2011年,爱康科技成功上市。这一年它的营收只有15.24亿元,其中太阳能边框收入占比超过85%,是公司的第一大业务板块。在当时,光伏龙头营收基本都在百亿元规模。而爱康的公司业务模式单一,该细分领域在产业中并不处于核心位置,市场规模也有限。
手里握着上市筹集的8.7亿元资金,邹承慧心里琢磨着的,是公司如何转型。
从此,爱康科技走上了“追风口”的道路。
刚刚上市,爱康科技就通过收购,切入了下游光伏发电领域,并布局新能源发电运维服务,向“金属加工、新材料、太阳能电站一体化经营”转型。做金融出身的邹承慧对此显然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这样做主要是由于光伏电站的电力可以被电网企业以固定价格收购,有着稳固的收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类金融”业务。
但收购和投资一系列动作下,爱康科技的现金流量也处于紧张状态。2014年时,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还是负值,2016年也才增长到0.39亿元。公司也长期“增收不增利”,到2018年,爱康科技的营业收入已增加至48.43亿元,但从2014年以来净利润一直在1亿多元徘徊。
于是,在2018年,公司又将下辖的多个光伏电站项目资产打包出售。到2022年,光伏电站业务为公司只贡献了5000多万元收入,已经成了明日黄花。
不过这阻挡不住邹承慧继续“折腾”的脚步。在有些媒体的报道里,也因此曾戏称爱康为光伏领域的“影帝”和“戏精”公司。
除了“国内光伏配件第一股”的光环之外,爱康科技的头顶上,叠加过无数热门概念:2017年左右,它喊出过“千亿市值梦想”的口号,剑指“能源互联网”的万亿市场;2018年区块链概念大行其道,公司也在能源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进行了布局;它还计划过涉足动力锂电池领域,进军新能源汽车。此外它还表示过,其全资子公司使用华为开发的电站运维平台,沾上过“华为概念股”的边。
它的最近一次转型,是从2021年开始。这一选择将爱康科技的市值推上过巅峰;但之后公司的大厦倾颓,市场上也有观点认为,与之不无关系。
豪赌下一代光伏电池,内外交困
2020年,随着双碳战略的发布,国内光伏产业迎来了投资热潮。与此同时,光伏电池技术中占据主流的P型PERC电池的效率提升达到瓶颈,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走到了分叉路口。
新旧技术迭代和博弈中,各龙头企业都在加紧布局。其中的异质结(HJT)电池,以及钙钛矿电池等,都是市场上热门的关注点。
爱康科技又一次抢在了浪潮前端。2021年公司宣布,开始对HJT异质结电池的研发。
这一消息自然也引起了市场的兴奋:HJT异质结电池作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技术的结合,稳定性和效率要更高,但投入巨大、门槛更高,谁能实现它的量产化,堪比摘下了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说干就干。2022年1月,爱康科技8GW异质结电池项目落户瑞安,总投资达到了112亿元。在这一年,公司也积极购买生产线、扩大产能。
但到了2023年,公司却几乎再没有公开的产线投资。直到去年12月,爱康科技才先后宣布投产建设异质结和钙钛矿叠层电池两个生产项目,两项投资合计超过30亿元,比起一年前的扩建脚步来,已经大大缩水。
令人惊讶的是,在去年底的这两笔投资透露出的信息中,爱康科技又已经“进化”了——当时最为热门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成为了它新的抢滩方向。
▲(2023年上海SNEC上爱康科技的展台)
不断进行转型,爱康科技本就在产品和技术上难言专注,其财务状况也一直并不稳定。在新技术巨大的投入下,2021年,爱康科技亏损了4.06亿元;2022年公司又亏损了8.34亿元。不过,收获也是有的:在营收构成中,其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占比不断上升,分别达到了53%和81%,成为了公司的主营业务。
爱康科技也吃到了新技术概念释放的巨大市场红利。2021年11月,爱康科技的股价达到近6元的高点,市值超过275亿元。
投资光伏组件和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积极扩产扩建,爱康科技一派红火局面,投资者们也正是看中了它所“押注”的未来。但对于爱康科技来说,公司本来的盈利能力就有限,之前转型时也曾出现过现金流吃紧的情况,这次“跟风”异质结电池,也彻底将它的业绩拖入了泥潭。
根据财报,截至2023年底,爱康科技仅短期借款高达26.54亿,而同期货币资金只有16.21亿元,不足以覆盖借款规模。截至去年底,公司质押、抵押的受限资产达到64.49亿元。2023年度,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7.81%,对合并报表范围外担保余额10.06亿元。
虽然已连续三年亏损,但在公司近期的各项宣传中,其HJT异质结电池业务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爱康科技曾表示,2023年,其在江苏苏州、江西赣州、浙江湖州和浙江舟山等地布局了四个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基地,目前已实现3.2GW的HJT电池产能,并在2024年规划了15GW的HJT电池产能。
甚至在5月23日,公司股价已连续跌停之后,爱康科技还在自家的官微上发布消息称,在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光伏组件制造商Tier1榜单中,公司再次上榜,并且还是“榜单中为数不多的HJT(异质结)厂家”。
“戴帽”两天后,在投资者调研中,爱康科技还不忘强调,公司依然是光伏电池中,异质结电池排名“全球前三位的龙头企业”。在5月16日,ST爱康还发布公告称,江西赣州市国有资本计划投资赣州爱康光电3.5亿元。
直到6月7日,股票交易价格已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走到了退市的边缘后,爱康科技接连宣布四家子公司暂时停工停产,公司藏在水面下的真实状况,终于被拿到了台面上。根据公开的财务信息,四家子公司在2023年均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额超过了3亿元。
目前,爱康的四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基地中,只有位于浙江舟山的生产基地还没有对外宣布停产。
爱康科技将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危机?张金剑对此曾表示,后续公司会控制生产规模,在合资公司层面、基地层面保持小而精的以异质结电池为核心的经营方向,深耕欧洲及亚太市场,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及交付。
他还说,爱康目前在手未交付的组件订单达1.7GW,其中也包含异质结的订单,短期内消化较为困难。“客户下单给爱康不容易,希望能有机会与同行伙伴相互沟通,和大家一起把订单交付出去。”
但对近28万投资者来说,他们还会再相信公司的承诺吗?
爱康科技连续亏损的几年里,光伏业也处于“长坡厚雪”的阶段。近两年来,产业内新旧产能交替,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产品价格均已大幅下跌,产业正在经历周期性波动。
6月11日,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上海SNEC”)召开。这是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素有“光伏春晚”之称。而本来已经预定了展台的爱康科技,已在6月6日临时宣布退出这届展会。大会开幕两天后,另一家光伏企业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阳光”)也黯然退市,成为今年光伏的“退市第一股”。
业内很多人都还记得,在去年5月的大会上,光伏龙头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直接对台下说,在产业链集体承压下,光伏行业制造商们未来会“死掉一半”。
现在,洗牌已经开始。只有真正具备技术实力的“追光者”,才能穿越周期。
继4月与协鑫科技签署42.5万吨采购合同后,5月10日,隆基绿能又与通威股份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建议,制定农村光伏建筑规划标准,大力推广BIPV,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6月13日,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下称“SNEC光伏展”)开幕。
2029年以来,通威股份业绩首次下滑。这和2022年收入增加近120%,归母净利润增长217%的风光截然不同。
上市公司分红规模提高,能够向市场传达公司经营稳定、盈利能力较强的信号,提高市场对其发展的信心。
2021年1月,海天味业迎来了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公司市值突破7000亿,一举超越巨无霸中国石油,跃居A股市值榜头部之列。
6月17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发布的5月主要运营数据显示,旅客周转量均出现了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