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三十岁生日的海底捞公布了2023全年业绩情况。
据财报显示,2023年海底捞营收达到了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年内溢利更是达到了44.95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174.6%。值得注意的是,其营收与利润均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
回望2021年,海底捞巨亏41.6亿元,一次亏掉了上市以来全部的利润总和。以至于张勇公开场合低头认错,并把CEO的位置让了出来。
两年多时间过去,海底捞成功地从亏损41亿转变为年盈利45亿,它的翻身爆红靠什么?
“赌徒”张勇
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一股“赌性”,他们站在时代的交叉路口都在选择,最后成为幸运者或者不幸者。
2020年疫情席卷全国,大批餐企再也没有看到春天。而封控结束后带来的报复性消费,让尝到甜头的海底捞开始了自己的“抄底”之路。
张勇指挥着海底捞,开启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张。
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分别新增363家和299家,新开店数量接近2019年的门店总数。其中,83%开在翻台率更高的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二线城市新增204家,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增344家。
但你确信的,并不总如你所愿。
张勇低估了疫情的持续影响,也高估了海底捞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扩张确实“操之过急”。
2021年下半年,海底捞开始为自己的决策错误买单,关店了300家。这一年,海底捞日亏损超1100万,全年亏损高达41.6亿,几乎相当于此前三年的利润总和。
要知道,即使是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海底捞还是保持了3.09亿元的净利润。这也是海底捞自2018年9月上市以来年报中首次出现亏损。
及时认错的勇气
去年,张勇在与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视频对话直播中说道:“企业家最容易犯两个缺点:一个是贪婪,一个是愚蠢。我觉得一家企业如果要倒掉,必须两个错误同时犯;只要不同时犯,就可以穿越周期。”
在张勇看来,企业家可以贪,但不能愚蠢;可以愚蠢,但千万别贪。
好在张勇只贪不愚,还有反思认错的勇气。在2021年6月的内部交流会上,张勇承认自己在2020年中判断失误,盲目自信地作出了扩店计划。
“2020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2021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张勇只能公开低头认错:“目前的苦果,只能由我们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从承认战略误判,到决心推倒重来,海底捞花了5个月时间。
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启动“啄木鸟计划”,年底之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2022年3月,海底捞宣布张勇不再担任公司CEO一职,接力棒交由张勇的“左膀右臂”杨利娟。
2022年9月,海底捞启动“硬骨头计划”,恢复了部分此前关停门店的营业。2022年,海底捞48家关停餐厅恢复营业,并新开24家餐厅。
2022年,海底捞扭亏为盈,全年盈利13.73亿元。
2023年,海底捞盈利44.95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174.6%,超越2019年的水平。
在海底捞全新增长模型中,客流激增、翻台率走高是一大利器。财报数据显示,海底捞2023年餐厅整体翻台率达到了3.8次/天,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7%。
然而,在翻台率不断攀升的同时,海底捞也主动调整了客单价策略。从数据上看,2023年海底捞客单价下滑至99元,3年前这个数字是110元。
亮眼业绩的另一面是海底捞对拓店的审慎。报告期末,海底捞门店仅增加了3家。毕竟,上一次大规模扩张让海底捞交了超过40亿元的学费,代价高昂。
做大产业的雄心
2022年,困局下的张勇分拆海外业务(特海国际)在港交所上市。特海国际也成为张勇夫妇实控的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他两家分别为海底捞和颐海国际。
资料显示,特海国际主要从事于大中华区外的餐厅业务经营,自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餐厅以来,已在海外开设百余家餐厅。
一个火锅店,成功“捞”出三家上市公司,但海底捞不再仅是一家火锅店那么简单!
颐海国际财报显示,2023年火锅调味料(包括底料和蘸料)实现收入40.92亿元,中式复合调味料(包括中式复合调味料和即食酱产品)实现收入6.24亿元。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海底捞火锅调味料产品,海底捞在方便速食板块也开拓了一片新天地。2023年,颐海国际的方便速食实现收入13.87亿元。在2023年,益海国际推出了40款方便速食,截止报告期,共有72款方便速食在售,包括包括海底捞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冲泡粉及干拌饭系列等。
在饮品板块,海底捞也在不断加速收割佐餐场景。截至目前,海底捞推出了椰汁、小青柠汁以及苏打气泡水等多款极具餐饮特征的新品,除了在线下门店销售,还在电商渠道开售。
海底捞财报显示,2023年其他餐厅经营收入为3.46亿元,对总收入贡献为0.9%。但对于坐拥1374家门店,手握庞大经销和配送网络的海底捞来说,食品和饮品板块或成其未来业绩增长的新曲线。
今年是海底捞的30岁生日,走过“不惑之年”海底捞似乎还有很多可能性。
海底捞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捞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人民币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
海底捞发布公告,宣布周兆呈先生由非执行董事获调任为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董事会副主席,该任命自2023年12月13日起生效。
前有书亦烧仙草,被点名“宣传与产品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后有“中式面馆第一品牌”和府捞面,被直指“浇头源自保质期100多天的料包”。
森马较2019年业绩仍有较大差距,童装业务失去头把交椅的宝座的同时,运动品牌向下兼容成人休闲服饰,短时间恐难以恢复到此前水平。
2023年,农夫山泉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其中,包括东方树叶、茶π在内的茶饮料业务贡献了127亿元,规模直追康师傅。在茶饮料业务的助力下,农夫山泉快速奔跑,快要追上“老大哥”娃哈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