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兴
9月20日,就预制菜进校园、消费者知情权等热点话题,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发布的《全力提升预制菜产业标准化,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新需求》(以下简称“文章”)称:预制菜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消费多元化背景下的必然结果。目前,预制菜的定位定义、生产过程、原料选取、消费选择等各环节的不透明和不分级造成的不认知、不认可,这需要行业制定更加全面、细分、可追溯的产品标准和推荐标签系统。
定位定义不清
近日,“江西赣州谋取中小学中央厨房配餐制遭吐槽”一事件牵出了公众对预制菜的关注。事件引发网络上很多的讨论,例如“预制菜健康吗”、“饭店使用预制菜会先说一声吗”等等。
一些龙头股也受到了相关影响。知味香在9月4日前,股价一直处在上涨通道,曾一度达到42.38元/股。但自此以后,股价停止了增长,曾一度跌至每股39.81元,目前还未恢复到9月4日前的水平。
随着事件的发酵,社会关注越来越高。
其实,预制菜从兴起以来,一直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疫情期间的消费选择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从各地真金白银的产业扶持政策到央视《焦点访谈》等众多媒体热议,预制菜逐步踏上发展快车道,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升餐饮服务业能力、满足消费多元需求的“新事物”。
针对最近热议的预制菜进校园问题,文章认为,重点是应该进一步推进针对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用餐标准建设,形成一套公开透明的标准和评价体系,要设立卫生和营养送检抽检机制、学生反馈意见、菜品营养评级等常态化、社会化的评价、监督方式,而不是只依靠政府检查。
针对最近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认为,更重要的是告知菜肴的加工标准和营养价值。这方面有类似食极星美食标准评价体系,综合通用餐品评价标准。结合权威专家评议、市场数据和消费者打分等,发布菜品评价指数,联合餐饮服务平台推出“营养检测”,带动餐饮商家对于菜品的营养成分、调味品添加剂量度、食材供应链等方面。之前并未对消费者进行明确告知的地方进行说明,并给予相应标准菜品星级评定。
从整体销售渠道及当前舆情反馈来看,依然有众多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一些顾虑和误解,针对预制菜的诟病可以概括为添加剂判定问题、营养元素流失和保鲜程度、重油重盐高糖等。
对此,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认为,究其原因,还是预制菜的定位定义、生产过程、原料选取、消费选择等各环节的不透明和不分级造成的不认知、不认可。
预制菜是标准化、工业化、规模化的餐饮产品,也是餐饮供应链产业化的载体,首先是要有标准。没有主要食材的稳定供应链,没有加工技术装备工厂,没有定性定量的营养和添加物量指标,没有全程品质可管控的链路,就不是预制菜,这些都是标准所在。预制菜的新鲜度、安全性、营养量、口感口味还原度非常重要,这些对应加工和保鲜技术标准,也要求存储、运输、销售和加热的标准化操作。
文章以消费者关注的添加剂问题解释称:很多消费者认为的保鲜技术就是添加剂,其实物理保鲜、包装工艺的进步都已经是保鲜的可选项。另外,工业化配比生产下,预制菜结合膳食标准也可以对餐品营养进行更合理搭配。预制菜产业和市场的联动逐步加强,通过预制标准的不断沟通迭代细化,预制菜也会逐渐升级为定制菜。
简而言之,作为一个迎面而来的新生事物,尤其在生产与消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背景下,在企业和产品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在还未形成成熟的定品定级的阶段,要让消费者接纳,需要一个过程,解题的答案就在于标准化。
加快标准化进程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认为,当前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与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是目前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预制菜行业要以更完善的标准体系,赢得消费者认可。消费者的需求很多,能够认可也是对预制菜的挑战。
优联资本董事长王孝华曾表示,现在国内预制菜市场仅是发展的初期,虽然从长远大方向来看,预制菜是向好发展,但是现在热点之下,需要冷静看待。C端市场是预制菜行业最大的挑战。C端消费者覆盖老年人、中年人、8090后及Z世代年轻人等,其核心问题在于终端消费者究竟是否有购买意愿、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价格的心理预期是多少、预制菜企业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拉流量做转化,以及如何与社区团购、外卖餐饮甚至线下餐饮竞争等。
这就需要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
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标准的全面性和评价的配套性。比如,一款酸菜鱼是在哪个海域捕捞或养殖的、生长方式和周期是什么、如何加工成肉片的、酸菜来自哪里、加工使用了哪些添加剂、食用过程的注意事项等等都需要标准和评价说明。
标准的细分化和评价的推荐性。仍以酸菜鱼为例,标准要说明对减脂人群来说,需要少油少盐,对孩子来说,需要多几种原料配比,丰富营养,对旅行人士来说,可能需要自热,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都需要更细化的标准。预制产品本身的分类分级也将成为必然要求,这就要建设相应的推荐标准和标签。
标准的可追溯性和评价的可运营性。对上面提到的标准,只要在售卖期内,消费者应该随时保持可追溯的权利和渠道,实现产品信息全流程的透明化,真正做到让人放心,这就要求标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另外,专业评价工作输出采购指南、营销标识,和市场渠道共建选品方案和常态化动态化持续化评价模式。
总结来说,在预制菜这个庞大的行业里,标准是需要分级分层且可追溯、可识别的,标准到评价的联通,选品指导到指南的配套,这是预制菜高质量发展时期,对企业和渠道的要求,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金钥匙”。
有了对标准化的需求,制定标准就刻不容缓。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表示,携手更多第三方平台,加快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进程,号召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不同渠道的平台企业、连锁餐饮、营养学家、美食专家、行业机构加快本行业、本地域相关标准的制定,不断形成全行业可接受的产品标准、供应链标准、优选标准。
未来在与市场的互动中、在终端渠道的使用中,预制菜行业不断吸收反馈,进行标准的校验、细化和完善,最终形成具体预制菜产品面向不同群体的细化标准,从而以大带小,以老带新,以全社会、全行业的推广普及,创造更加透明、高效的市场消费环境。
文|李振兴8月27日,涪陵榨菜发布的半年业绩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13.37亿元,同比下滑5.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亿元,同比下滑8.87%。
近日李佳琦“翻车”事件带火一批国货,曾经的“味精大王”莲花味精也顺势推出79元套餐,不仅冲上话题热搜,股价近日也接连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