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岩
8月15日,桃李面包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其营收仅微涨了0.03%,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出现了近两成的下滑。桃李面包发展瓶颈越来越明显。
中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为32.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13万元,增长仅0.03%;公司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65亿元和3.7亿元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9.82%和1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2亿元,同比减少18.46%。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公司业绩的是其核心产品的乏力。财报显示,核心产品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点实现的营业收入31.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03.37万元,下降了0.76%。
虽然桃李面包方面称,醇熟等明星产品继续获得稳步增长,主食烧饼面包、咸蛋黄嘟嘟面包、厚蛋香蕉烧蛋糕、谷物吐司面包等新产品呈现较高速增长,产品综合竞争力继续获得提升。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节日食品粽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3.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53%。
但是,上述这些产品的增长对桃李面包而言只是个“零头”。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点核心产品占桃李面包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8.38%。
收入未能实现增长,但总成本却不断增加。
财报显示,由于报告期内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桃李面包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3%;广告宣传费用及门店费增加销售费用增长2.61%;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6.74%;利息支出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19.58%;人力成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12%。
前端销售不力,收入停滞传到生产端,桃李面包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中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产量为17.72万吨,相比2022年上半年的17.93万吨下滑1.17%,但2023年总产能已经从2022年同期的22.84万吨增加到24.16万吨,所以其产能利率用从2022年上半年的78.51%持续下滑至当下的73.35%。
桃李面包方面称,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投入使用的生产基地整体产能利用率为73.35%。其中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6.69%、60.68%和59.8%,主要是由于海南桃李、武汉桃李、青岛桃李食品和浙江桃李投产时间较短,过渡期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所致。
这与2022年上半年的说法几乎一致。其中,海南桃李、武汉桃李和浙江桃李三家企业经过了一年的投产运营,仍是拉后腿的企业。
桃李面包不得不面对进入瓶颈期的情况。仅以半年报数据看,2017、2018、2019年,桃李面包收入依然保持着双位数的增长,但2020年开始,其收入进入了个位数增长通道,2023年增长率又不足1%。
同样,公司净利润从2018-2020年的高双位数增长,其中2018年和2020年的净利润增长分别达到了43.54%和37.54%。但2021-2023年,桃李面包净利润的增速均为负值。
收入停滞,成本狂飙,净利润也难保证。同花顺数据显示,这是桃李面包净利润连续10个季度下滑。从2021年一季度开始,每个季度的净利润都是同比下滑的状态。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下滑了16.42%。
其中,2022年三季度,桃李面包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滑了33.88%,成了这10个季度中净利润下滑最快的季度。
桃李面包作为中国烘焙类的头部品牌,从东北走出来,一路向南走向华北、西北、华中和华南,营收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元,积累了一定的口碑。
但是公司实控人吴学群家族通过桃李面包不断地套现,不断打击投资者信心。时代周报报道显示,2022年,实控人吴学群家族累计套现40多亿元。2023年初的“桃李飞刀”事件又打击了消费者信心。
2023年8月15日收盘,桃李面包报收于10.12元,下跌了0.98%,市值仅为161.9亿元,较2020年9月底的高位下滑了63.51%。
核心品类收入减少,桃李面包瓶颈效应凸显
大部分区域乳制品企业受制于地域因素,只能在本地有一些影响力,大本营以外的市场拓展难度大。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地域限制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区域乳企正利用该渠道走向全国,同时为品牌聚拢流量。
8月7日晚,呷哺呷哺(00520)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集团预期2023年上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28.46亿元,比去年同期收入增加约32%。
近日,达能旗下新国标婴配粉爱他美卓傲3上市。据了解,爱他美卓傲3拥有独家发明专利和9:1优配益生元设计,能够模拟母乳低聚糖帮助肠道关键有益菌增殖超60%。该产品还采用了全液态蛋白入料,一次成粉。
历时10个月,“江西猪王”正邦科技的破产重整,终于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由双胞胎农业、中国信达等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出资43.4亿元,助力正邦科技涅槃重生。
近日,卡夫亨氏公司(Nasdaq:KHC)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内生性增长4%,主要得益于产品定价提升。
继副总经理减持后,太平鸟又遭遇大股东减持。8月8日,太平鸟披露5%以上非第一大股东陈红朝减持信息,其此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