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以镇名,镇以酒闻”。五一过后,茅台镇上迅速恢复了冷清。赤水河边一家本地菜餐厅的老板直言:“现在算淡季,不到周六日,一晚上也坐不了两桌。”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茅台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酿造技艺,孕育出了包括茅台在内的大批优质酱酒企业。
如今,产区化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必修课题。茅台镇乃至仁怀市一直在白酒产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的道路上摸索前行,致力维护产区可持续化发展。
从产业结构升级布局来看,茅台镇已然通过政策调整和企业共建实现一次产区革新的跨越。而观其历程,茅台镇如何规划落实政策,又如何借力酒旅发力提升产区综合实力?让我们跟随记者视角,从茅台镇酒厂老板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探究产业生态变化。
酱酒热带来的城市火能烧多久
2020年,酱香白酒以占约8%的白酒行业产能,实现约整个行业利润的39.7%。肉眼可见的利益驱使下,作为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茅台镇红极一时,吸引大量投资商和经销商。
火爆的局面在21、22年达到顶峰,旺季时节,茅台镇乃至仁怀市的酒店皆人满为患,大批销售优质客户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游玩散客也更添人气。
“三年前,我好多客户来都订不到酒店的,整个镇上都是各地经销商和优质采购客户,还有好多拿着钱来投资酒厂的。”一位在茅台镇有自家酒厂的老板跟微酒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
三年来,为顺应酒旅融合政策,很多酒厂在政府规划下建起了自家的酒店,供旺季的客户和散客入住。这位酒厂老板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伴随着整个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当热潮褪去,与热度对应的人流也大幅减少,大批酒店在淡季都陷入经营困难的现状。
“茅台镇的土地都不允许买卖的,我这家酒店也是持续交租的,再加上水电和维护,根本不可能指望酒店赚钱,供得上就不错了。”酒厂老板面临的问题也是众多茅台镇酒企的现状。
而微酒深入了解发现,人流量的减少并不能代表整个茅台镇的产业生态现状。2023年,仁怀市以超过1800亿元的经济总量在遵义各区县遥遥领先,占遵义市39.12%,且发展势头迅猛, 增速位列第一。
可以推断,热潮褪去后的茅台镇,依旧通过政府与企业的相互配合积极应对行业调整期的挑战。
调整期,政策刺激下的茅台镇生态
“其实一轮轮的整改下来酒厂也能感觉到,不是在从数量上做限制,而是从质量要求上做提升,不整改质量,不做自己的品牌,光靠基酒和贴牌生意混日子,不用政府出手也会很快凉掉。”某酒厂老板向微酒感慨道。
近年来,为维护产业生态发展,积极应对整个白酒行业的调整期,茅台镇从多维度发力,强化产区发展。
生态环境和交通治理上,仁怀市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精准治污,现有白酒废水处理厂31座,设计日处理量合计5.146万立方米。2023年以来,仁怀市先后启动12个公路改扩建项目,建成茅台路至西环线等城市道路5条,新增城市路网30公里,加宽改造苍龙至茅台路段窄路面,强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前去茅台要绕一大圈,路也窄不好走,现在马路修好了,以后去茅台和中枢都方便很多,时间上快不少”一位经常往返茅台镇的酒商分享道。
生产规范建设上,仁怀产区通过“四改一建设”战略,狠抓基酒质量,规范生产经营。白酒企业以新质生产力的质量表达体系形成“茅台引领、群星闪耀”的产业集群,从2000家白酒企业瘦身到942家。
仁怀酒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帮涛在年度工作报告中也指出,2023年仁怀酒类行业规划新增优质产能10万千升,建成投产4万千升,上缴税收696.66亿元(含茅台),新增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2家、亿元级企业7家,产能5000吨以上白酒生产企业达12家。
产业集群建设上,为跟上产区高质量发展,中国·酒都酒包材市场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白酒企业沟通合作,促进酱香产业链融合聚变,去年该包材市场营收便达到15亿元。
2023年,仁怀已建成顺丰酒类物流中转中心,并投用申仁印务智能一体化项目。同时,仁怀酱酒大厦总部基地启用,招引落户企业61家。茅台“十四五”技改(一期)、坛厂包装物流园、中华30万吨酒库等项目实质性启动建设,有效延长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协作。
文旅建设上,茅台镇将红色文化和酒文化相融合,打造水舞秀、杨柳湾街、中国酒文化城、四渡赤水景区、天酿景区等特色文旅项目。同时,产区发力打造“茅台酒镇、百里酒廊、仁怀红、酒都情、红色传承”5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在央视推介,创建星级酒庄16家,实现了产城景融合发展。此外,仁怀市配合节假日等节点推出各类酱酒节活动,政府配套出台旅游补贴政策等,充分发挥酒旅资源优势,满足各类游客多元化的出游需求。
“因为对于很多爱喝酒的年龄圈层,他们对红色文化是很有情怀的,所以这种打造方式是对酱酒文化一种更生动的呈现,引流效果和体验效果都很不错。”一位茅台镇的餐厅老板娘向记者分享。
可以看出,仁怀市近年来致力于从数量上缩减,从质量上规范,同时延长、拓展酒类产业链,做强金融、贸易、文旅等其他产业,立足长期发展强化整个产区的综合实力。
企业响应,共建茅台镇生态
众所周知,立足酒镇生态发展酒旅产业的最大价值,是酒企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更加立体地去了解香型、工艺以至企业文化,放大品牌价值。
虽然就目前看来,多数茅台镇酒企还是以“B端”活动邀请为主,主要面向各级酒商,但一些眼光比较敏锐的头部酒企已经在着手布局新的营销推广模式,通过“酒旅融合”项目精准定位年轻消费群体,洞察消费需求,最终落实在产品升级上,进而辐射到整个产区生态的长期发展,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茅台。
目前,茅台在文旅板块已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战略布局,即聚焦围绕健康全要素、需求全方位、产业全链条,打造“茅台+”“+茅台”“茅台×”,将茅台文化、茅台符号、茅台故事融入文旅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内涵、激发潜能,着力提升文旅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
其中,围绕“+茅台”“茅台+”“茅台×”,茅台集团充分发挥茅台工业旅游资源,打造了茅台天街、茅台飞街、茅酒之源等现代化、沉浸式、体验式文化旅游项目。同时发力品牌文化和微生物资源技术优势,新推出的“年轻三件套”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酒心巧克力,一经上市便火爆出圈,充分发挥酒旅融合乘数效应,形成集健康、养老、旅居、研学、美食于一体的酒文旅产业体系。
除了龙头企业,茅台镇的头部酱酒企业也在持续发力,打造国台酒庄、夜郎古酒庄、金酱酒庄、黔台老酒坊等20余个酒文化体验地,不断推动酒旅产品融合发展。
而从数量更为庞大的年利润在千万级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是茅台镇产业生态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维护者。
“像五一、暑假这些热季,贵州包括很多外地的旅客会增多,散客就是冲着一些红色景点和酱酒爱好来,客户多是大酒企组团邀请过来的。”谈到酒旅生态,一家酒厂老板向我们解释了旺季的节点和人流组成。
虽然缺乏完善的品牌和酒旅体系建设,但借助茅台、国台等大酒企带来的优质客户和文旅热潮,几百家中小酒厂凭借茅台镇的酿造优势和高性价比分得一杯羹,通过酒厂参观,勾调品评,包装定制等小批量针对性服务满足客户对酱酒文化的多元化体验需求。
“我们茅台镇上的业务员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不抢客,不拉客,现在都知道生意不景气,只有把整个茅台镇的生态维护起来,大家才能一起赚钱。”一位酒厂老板常常培训手下的业务员,不要因为一时利益影响了整个茅台镇的声誉。
不难看出,主题式文化酒庄等创意文旅项目作为新的增长路径,不仅服务于企业的优质客户,可将带动更多产业融入进来,使产业生态更加多元化。
从产业生态发展历程来看,茅台镇在持续做强白酒产业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强化,不断丰富产业形态,提升了城市的抗风险能力。这也为习水、汇川、赤水等其他产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案例。
“我们对茅台镇的未来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整个产区是向上发展的,跟着政府的规划走,只要扎扎实实做好酱酒,酒厂就一定有利润空间。”一位近年回茅台镇接手家族酒厂的小老板谈起酒厂发展坚定不移。
未来,茅台镇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如何多元创新?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茅台酒和贵州茅台(600519.SH)股票的投资者们,煎熬了好几天。从上周二开始,茅台股价连日下跌。昨日开盘亦大跌,尾盘拉升后,最终平盘。
从“人”“空间”“时间”三大维度破题,解决“谁来喝”“在哪里喝”“什么时候可以喝”三个重要疑问,回答茅台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美学”实践。
5月17日,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近日,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白金酒销售有限公司、贵州白金酒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