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泽世
“国内大麦在前端育种、栽培、生产加工这条产业链上存在缺环断链,而国外则由农业协会把生产者、育种公司及啤酒生产企业拉到一起有组织的生产。”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郭刚刚在近日举办的“中澳大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向中华网财经表示。
郭刚刚指出,国内的大麦需求应该多样化,国产大麦要走一条差异化高质量的发展路线,而此次邀请澳大利亚专家来沟通交流,希望在育种、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为中国的大麦产业在研究上实现互补,目的是缩小国内大麦产业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
据了解,大麦用途多元,主要用于啤酒酿造和动物饲料。中国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市场,占其大麦出口的50%。
2023年8月份,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对澳大利亚大麦历时三年多的“双反”。
5个多月过去,澳大利亚大麦再度大规模出口中国。从数据上看,8月至11月间,中国进口商自澳大利亚获得约20批、总量超过100万吨的谷物;其中,仅10月份就进口了31.4万吨澳大利亚大麦,价值1.39亿澳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
随着澳麦大量的进入,国内大麦的价格也开始回落,但国内啤酒企业成本仍在高位运行,而国内大麦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而缺乏竞争优势。
“大麦产业的破局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过程中不能在每一个点上追求极致,而是要走通、做活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各个系统协同发展。”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李承道向中华网财经分析称,推进“国麦振兴”,需要把研发端到需求端的整个链条串起来,推动产业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国内啤酒企业也开始关注国内大麦产业的发展,国麦振兴已提上日程。
“2023年,我们和华润啤酒联合做了一个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的全流程质量监测体系的尝试,在东北、苏北等大麦主产区开展从品种选择到过程管理,再到最终酿造品质测试的全流程溯源性建设体系。”郭刚刚介绍称,“目前为止进展良好,且企业方对目前拿到的原料品质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面对‘中国到底有没有啤酒大麦’的疑问,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有’,而且如果说能够标准化种植,它的品质还会很好。”
此外,中华网财经还从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消费群体的迭代以及消费文化的升级,华润啤酒正在步入“啤酒新世界”,并以国麦振兴“推动者”的身份,助力中国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负责人介绍称,国产大麦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在于缺乏协同机制,导致国麦的规模化发展上没有形成合力,从而造成了当今国麦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基于以上判断,要实现“振兴国麦”,迈出的第一步一定是产业链协同。
“截止到2023年,华润啤酒已完成3000亩国产大麦试点种植收获工作,100余人参与其中。预计在2024年于内蒙古及苏北等地区国产大麦种植面积将会超过5万亩,投入金额将超4000万元。”该负责人透露。
同时,负责人还强调,“华润啤酒希望与国内外产业链上的所有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都能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来推动国产啤麦的协同进步。也希望能够借鉴澳大利亚大麦科技创新及产业链发展模式,助力啤酒原料供应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是“汾酒+文旅”进一步深度融合的一年。无论是在酒旅融合形式,还是融合力度上,汾酒都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这或许是“汾酒速度”的核心,也是汾酒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伴随投资市场的热情,ESG越来越多地影响酒业的发展。汾酒的ESG实践,输送出“汾酒案例”“汾酒经验”。
近年来国潮与国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随,“国潮”不仅仅是“MADE IN CHINA”,也是产品与文化、与时代的结合,不仅是国货的精良品质受到认可,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崛起。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及“中国国际精品陶瓷全国巡展郎酒庄园站“暨”第八届新年礼·中国龙全国陶瓷创作设计大赛作品展”在赤水河左岸郎酒庄园启幕。
多起处分事件皆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的董秘及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有失责之嫌。蹭热点、炒概念不可取,信息披露的工作还要更加严谨。
总体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以更有力的措施,凝聚跨行业力量,抢抓产业发展“窗口期”。
近日,「赤水河左岸庄园酱酒」品牌风暴强势刮进哈尔滨,以「云端音频+线下高铁地标」的双重联动,给游客暖心陪伴,连续百余日唱响「冰与火之歌」。
近一个月内在时尚跨境电商SHEIN平台上,与“冬季运动”相关的产品搜索量上涨近40%,来自中国工厂的冬季运动用品成为海外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选择。
1月17日,QQ音乐电视端日前向用户发布通知,称其电视端会员功能已从豪华绿钻升级至电视端独立会员。
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称,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餐饮收入达52890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
云舟生物2020年12月斥“1美元巨资”,从实际控制人手中收购的海外营销公司,整个收购过程的合规性充满悬疑。
2024年A股退市“第一股”正式确定!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ST华仪1月16日终止上市暨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