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关山
除鑫苑服务、佳源服务、旭辉永升服务、力高健康生活延迟刊发业绩外,截至8月31日晚,上市物企已有60家公布中期业绩。
从去年开始深陷“增收不增利”局面的物企,在今年上半年普遍出现了营收下滑。但不少央国企背景的物企,业绩增长都在20%以上。
在资本市场和房企增量这两个助推器失速的背景下,如何稳住基本盘,并探索出能够实现盈利的增长曲线,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是当前所有物企面临的课题。
业绩分化趋势明显
“无论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较之去年年底,大部分物企尤其是民营型物企,今年中报的业绩情况都更差了,不仅仅是增收不增利。”中物智库创始人杨熙对中华网财经表示,在民营物企的2023年中报数据指标里,很多都是负数,同比都在下降。
并且“分化”现象更为突出。央国企物业的2023中报数据显示,其业绩多数都呈现出增长势头,尤其头部的中海物业、招商积余、保利物业等,都实现近20%的营收增长,体量略小的京城佳业更是实现30%的营收增长。利润表现上,也都在持续增长。杨熙表示,这是因为央国企物业的关联房企,依然能够持续开发楼盘,支持物企的发展。
渐苒咨询创始人、渐苒物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汤晓晨也感受到物企分化严重,“央国企物业的经营确实较为稳健,他们不受关联方债务影响,新房交付、非业主增值服务所受影响也不大,在当前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保利物业、华润万象生活、建发物业、中海物业等都在强调要继续夯实规模领先的地位。也就是说,他们要抓住窗口期,让企业规模更上一个台阶。这种规模的增长,也带来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但是大量的民营物企经营状况非常不乐观,除了头部企业像万物云、绿城服务还相对稳健。2023年上半年,物业行业整体的业绩稳定性相比过往弱了很多。因而人们对于物业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是焦虑。
绿城服务董事会主席杨掌法曾公开表示过,物业行业下行的背后,是对地产和资本市场的依赖过高。过往几年靠着地产的项目、收并购扩张,没有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他认为只有这样下行挤出水分,才会让物业行业更加健康。
非业主增值服务坍缩
通常,对于物业行业的理解,只要企业不丢盘(服务项目),它就可以持续增长。这也是之前很多机构愿意投资物业行业的原因,就是看好物企的持续续费模式。
但今年以来,物企营收下滑更突出的主因,在于非业主增值服务的下降。所谓“非业主增值服务”,即开发商增值业务,是指为开发商做案场维护、前期咨询、查验交付房产等服务。这部分业务毛利相对较高,一般占基础服务营收的20%,而在一些民营物企,该服务甚至能够占到30%-40%的比重。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非业主增值服务逐渐萎缩。而一时间,其他的基础物业服务很难以20%、30%以上的增速去弥补非业主增值服务下滑造成的缺口,继而在去年影响到了物企的利润水平,转至今年又影响到了企业的营收状况。
杨熙认为,非业主增值服务的比重还将持续性的下降。
在汤晓晨看来,今年上半年物企营收下降的原因,除了与地产关联的非业主增值服务的大幅减少,还有新房交付的持续减少,带来相关的美居类等社区增值服务的减少。
此外,在过去几年的非理性发展过程中,一些物企承接了大量收费水平不高的盘。而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物企在经营压力下在大力清理这类项目,这导致公司的管理规模和营收规模都有下降。
回归主业探索增长点
非业主增值服务比重的大幅下降,相当于挤掉了业绩中的水分,余下的是基础物业服务的干货,其实反而有助于后续的业绩增长。包括发力新的业务,例如从住宅发展到针对大型场馆、公建等非住业务,或者涉足团餐业务等。
杨熙表示,开发商背景下的物企拓展新业务的第一步,往往都是承接非住业务,涉足公建、场馆、医院、学校等,持续地延伸基础物业服务。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抢项目投标时非常内卷,大打价格战。
物企拓展新业务的下一步延伸,是跨行进入到一些新的领域,包括城市服务类型的IBM设施管理、团餐,社区增值类型的电商、装修、租售,等等。
在汤晓晨看来,业主类增值服务中的零售团购、家政业务,发展速度并不快,渗透率也都相对低。而且过往物企在做这些服务的时候,更多的是节点性质。例如在某个节日,上一波商品促销,基本上全年通过几个节点拉高收入水平,它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
“在社区增值服务板块,很多企业其实并没有遵循领域的商业逻辑,只是偶然的脉冲性投入,做大流水。需要遵循这个领域的商业规律,特别是要有一些人才上的储备。”汤晓晨提醒道。
杨熙表示,“物企是希望这些新的营收体量的增加,能够弥补难以再增长的非业主增值服务的不足。”但每个领域都有自身的专业性,即便是在基础物业服务,从住宅到非住的医院、学校、河道治理。对物企来讲,也需要重新建立或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基础物业服务是压舱石
当过往以规模导向的增长路径不能够持续,时下,很多物企开始转变思路,不再追求整体营收规模,但要确保每一个项目是盈利的,即“有质量的增长”,提及回归服务本质,以客户为中心。
“很多物企其实忽略了基础服务板块,导致业主满意度下滑。所以,这些物企需要守住客户口碑,在基础服务层面夯实自己的基本盘。”汤晓晨说。
杨熙认为,“基础物业服务才是压舱石”,一方面别丢盘,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提供好的服务承接更多的盘。
资本市场助推物企高市值发展,房地产开发助推物企发展,这两个因素都已经结束。未来,物企将会进入新常态:既要适应没有更多的房地产增量的支持,探索如何在存量上实现发展;也要适应资本市场很长一段时间不会给于物业股更高的PE市值,进而使得并购减缓。
虽然目前物企希望走出独立性,但在业绩上,还是受到关联的房地产影响很大。汤晓晨预计,下半年,物企的业绩增长不会太理想,特别是增值服务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也孕育一些新的增长点。
例如聚焦增值服务细分赛道,借鉴万物云的商业模式,以旧房改造和焕新服务等解决需求痛点,逐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构筑企业的护城河;或是打造出到家类服务、托幼服务的真正价值。此外,深耕专业垂直赛道,在其他企业过度投入到to C端服务的时候,加大to B端的大客户服务,也更容易做出专业壁垒。
而无论是组织还是理念,都有悖于新发展方向的物企,最终被市场淘汰也是正常、良性的。行业需要不断的筛选优化。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不论何等简历,简历都是他们通向未来人生的敲门砖。但有这样一家企业却将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当成了公司的赚钱工具,这家企业就是“知名”互联网公司58集团。
大部分区域乳制品企业受制于地域因素,只能在本地有一些影响力,大本营以外的市场拓展难度大。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地域限制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区域乳企正利用该渠道走向全国,同时为品牌聚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