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有知情人士向飞灵汽车爆料称,某自主豪华新能源品牌在近期进行了全员降薪。“公司已经发布了降薪通告,之前说的15薪其实只有固定的13薪了,后面2个月年终跟一线的销售挂钩了,每个月还降薪了8%。”一位知情人士说道。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给出的方案是要么选择降薪10%,或者直接离职。
据其透露,目前该公司内部已经完成了重新签订合同。
其中,年终业绩与销售挂钩被认为是提振全员销售积极性的方式。在此之前,其实今年已经有企业同样实行过这样的策略。在汽车行业从业人士看来,这就等于变相降薪,直接减少了一个月的收入。实际上,由于此次薪资结构调整,该公司内部近期确实出现了一波离职。
从降薪的原因来看,还是销量。该企业目前在产品上已经布局了多款产品(含一款单电机版车型),不过,该品牌的月销量依然低于预期太多。由于销量不佳,今年该品牌已经下调了今年的年度目标,不过尽管如此,其仍然需要完成月销1万辆才能完成下调后的年度目标。但从目前的实际销量来看,这距离目标还非常“遥远”。
除了销量,在经营上则由于市场未能打开,整体亏损不断加大。在2020-2023年间,该公司的亏损额超过了50亿元。并且,该公司的亏损额逐年增加,急剧放大。而在2023年年末,该公司的负债已经超过了百亿元,整体负债率超过了83%。这也意味着该公司的负债率过高,存在破产的可能性。而要维持该公司的运作,股东们就得不断输血。
尽管新能源汽车是转型的方向所在,但整个市场其实并不乐观。在目前,整个市场中纯电汽车占比只有20%略多一点,而带发动机的产品(包括插混、增程、燃油车等)占比依然超过了70%。另一方面,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是集体亏损,其中依靠新能源汽车能够盈利的只有比亚迪和理想,这两者的产品都是以插混或增程为主。
而在2024年,随着价格战不断打响,整个市场中裁员降薪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一幕。今年,公开消息裁员的有特斯拉、理想汽车、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众多企业,此外,部分新势力也进行了收缩,在人员上进行了缩减。
在行业进入内卷的时代,裁员降薪也只是行业自我调整的一部分。在这场造车长跑赛中,对企业的可持续生存能力和竞争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今年就有包括高合、合创等新品牌陷入倒闭风险和欠薪之中。随着市场的分化,后续的行业的淘汰会加剧进行,行业集中度会迅速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企业陷入裁员降薪之中。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从国资监管来讲,主要是要激励企业大胆创新,破除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各车企高度重视充电设施的建设。近日奔驰与宝马成立的合资公司获国内批准成立,该公司将加速布局中国充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