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已经托管了我家里的地面清洁工作,反正一次扫不干净就再扫一次,只要不用自己接手就行,而且白天家里也没人,一遍一遍地扫,总有扫干净的时候。”在北京一家清洁电器品牌店里,90后软件开发工程师这样描述对扫地机器人的看法。
从出现伊始,扫地机器人就被认为是“懒人经济”获益最大的品类,尤其是对于80、90后来说,相比自己动手清洁,扫地机器人“完全托管”的清洁方式和“错峰工作”的属性是它们获得青睐的根本原因。
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今年1—5月,中国清洁电器线上市场零售额114亿元,同比增长16.4%,零售量为992万台,同比增长2.0%。其中,扫地机器人零售额同比增长达到20.1%。全球市场方面也是如此,随着中国品牌加速出海,全球市占率TOP10中已有8家中国品牌,同时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63%。
可以说,扫地机器人虽是“舶来品”,但中国品牌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半路上道遇机缘,昔日霸主偶获“秘籍”
如果将扫地机器人的竞争比作一场“武林纷争”,来自瑞典的伊莱克斯(Electrolux)可以说是开宗立派的“第一人”。
1996年,由伊莱克斯开发的家用扫地机器人原型机“三叶虫”(Trilobite)问世,但“三叶虫”从亮相到量产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了5年时间才最终推向市场,然而其高达2000美元的定价却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可能很多人对2000美元在2001年的购买力没有概念,根据Cockeyed网站留存的数据,当年美国麦当劳芝士汉堡、小份薯条的价格均为0.99美元,也就是说,买一台三叶虫扫地机器人的价格,基本足够单人畅吃麦当劳一整年。
除了价格过于昂贵以外,“三叶虫”也在面临竞争者增加的问题,就在其发售的同年,如今因高速吹风和吸尘器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戴森,也设计了一款型号为DC06的扫地机器人。
根据当时官方公布的相关资料,DC06内置了90个传感器、60颗电池、3块处理器,其结构甚至要比“三叶虫”还要复杂的多,即便实现量产,售价也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戴森选择及时止损,这款产品也就停留在了原型机状态。
同一时期,LG发布了Roboking扫地机器人、伊莱克斯的北美子公司Eureka也推出了相关产品,不过这些方案都与“三叶虫”一样,石沉大海。
可以说,在2002年之前,各个扫地机器人品牌还都处在“悟道”状态,努力研究和打磨自身的武术技艺,真正显露头角能够在江湖中产生影响力的几乎没有,反而练功“半途而废”的占了大多数。
直到iRobot带着“Roomba扫地机器人”杀入江湖,扫地机器人一下子成了“爆款”,2002年9月,初代Roomba上市。据公司前任CEO兼创始人Colin Angle所说:“2001年,iRobot才刚刚产生制造家用扫地机器人的想法,几个月后,利用此前在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积累以及来自吸尘器的真空清洁技术,Roomba便诞生了。”
本来,iRobot对Roomba并没有寄予厚望,产品刚刚推出时,初始目标是生产1万到1.5万台,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自产品发布后不久,便迅速售出超过1万台,市场需求的强劲程度远远超出了iRobot的预期。开始对产品进行增产,上市第一年,Roomba就取得了7万台的销量。
一位拥有超15年扫地机器人研发经验的技术工程师卫健告诉钛媒体APP:“iRobot初代Roomba的成功,从技术层面来看并不是必然,产品采用了与‘三叶虫’一样的随机碰撞清洁路径,相比同期很多结构复杂的产品,无论是清洁效率、交互体验亦或是清洁能力上,它都没有显著的优势。”
但iRobot能够从竞争中一路杀出,就在于它掌握了消费市场的“武林秘籍”——成熟技术+低价策略。200美元的售价使其只有同类竞品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再加上其应用的技术都来自于成熟的供应商和已有的产品,大规模量产的门槛更低,因此可以靠规模化来快速摊平研发成本。
“一个最好的对照案例便是德国公司卡赫(原名为凯驰,是一家因工业洗车机、吸尘器出名的品牌)于2002年发布的RoboCleaner,虽然技术上应用了当时颇为领先的基站自动集尘能力,但因其售价达到了1300美元左右,远远超出普通消费者预期,因此也没有引起市场关注。”卫健表示。
随着扫地机器人市场热度的持续走高,包括日立、三星等品牌也入局了这一市场,但都敌不过iRobot所占据的先发优势,推出的产品也并未获得太大的市场反响,因此很多品牌在推出了初代产品试水后,便默默地关闭了相关产品线。
如今再次回顾iRobot的“出山即封神”,可以说其中的戏剧性和必然因素都有,iRobot的创始人团队以及此前从事的业务虽然都与机器人相关,但与家庭用途和清洁场景的关联并不紧密,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基础清洁能力、低价策略。
再加上先发优势建立起的市场认知,使得iRobot在扫地机器人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到2004年,Roomba扫地机器人销量已突破100万台,并持续领跑赛道。
误入歧途坠偏门,江湖后生现杀招
如果按照一般爽文的套路,此时也差不多轮到“男主”现身了,事实也确实如此,2004年前后,iRobot开始在中国寻找代工厂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Colin Angle在与钛媒体APP交流中提到:“从2003年开始,iRobot开始在中国寻找合适的组装和零部件代工厂,很快年产量就达到了35万台左右。”
金誉集团便是iRobot在国内的合作供应商之一,而随着扫地机器人的代工需求涌入,国内也开始有研发团队和代工企业开始瞄准这一领域。2005年,深圳市宝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现已改名为广东宝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入局智能扫地机器人代工领域。
在同一时期,现任科沃斯集团的董事长钱东奇也着手带领其团队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并于2005年成功研发出了第一代吸尘器机器人的雏形。和iRobot一样,科沃斯做扫地机器人也是“半路上道”,而且颇为有趣的是,iRobot靠的是“机器人”而科沃斯则靠的是“扫地”。
科沃斯的前身是苏州泰怡凯电器(TEK),成立于1998年,此前主要从事吸尘器研发与制造的相关业务。而扫地机器人采用吸力作为主要清洁手段的特性,与吸尘器不谋而合。
站在当时iRobot的角度,科沃斯作为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是完全不足为虑的,首先它作为新品牌,需要重新建立市场认知,而且与三星、日立等老牌厂商相比,公司体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产品层面,此时的iRobot也已经完成了Roomba系列扫地机器人的迭代,推出了Roomba 400机型,主要在清扫性能和导航系统层面进行了升级。再加上2005年11月,iRobot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12月又发布的Scooba 5900拖地机器人,可谓是意气风发。
新的潜在挑战者还不止科沃斯一个,同为美国企业的Neato Robotics也在2005年成立,但与科沃斯一样,刚刚起步的Neato Robotics既没有市场影响力,短期内也没能拿出像样的产品来。
更通俗地说,此时iRobot就像一位刚刚在比武大会上夺魁封号的武林盟主,而科沃斯不过是来自市井正在学棍棒拳脚的无名陌生人,自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
也是从2005年开始,扫地机器人进入了第一个技术创新的低谷期,市场表现虽然仍在上涨,但增速明显下滑。一方面,采用随机碰撞清扫方式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并没有达到消费者对“机器人”智能化表现的期待,同时带来的问题还包括清扫容易产生死角区域、对地面障碍物缺乏避让能力等等。
iRobot作为行业先驱,也没有扛起创新的大旗,始终坚持在随机碰撞的清洁路径规划上修修补补,让产品体验始终没能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iRobot的一家独大,也使得其获得了更强的定价话语权,最初依靠“性价比”路线一战成名的它,终端售价也随名气开始上涨,产品定位也在不断抬升,先是从初代的200美元上涨至300美元,发展至2011年的Roomba 700系列,售价已上涨至600美元,此时,当初的“屠龙者”在此刻已经变成了恶龙。
好在,两位搅局者此刻已经走出了“新手村”,科沃斯于2009年推出地宝系列扫地机器人产品、2010年2月,Neato Robotics推出Neato XV-11扫地机器人,谁也不会想到,iRobot的武林统治地位,会在接下来10年内从高枕无忧走向濒临失守。
两位新人初出茅庐,也各自掏出了“绝学”,Neato Robotics选择在技术层面革新,通过将激光导航技术(LIDAR)引入扫地机器人,可以让机器人在房间内移动的同时,创建室内地图,并以此为依据规划清扫路径,这也就是后来为所有扫地机器人厂商作为导航技术基础的SLAM(同步定位与建图)算法。
而科沃斯则选择了做性价比产品的同时,在功能层面做文章,初代产品地宝730加入了对话功能,但与Neato Robotics直接改变行业技术风向的影响力相比,此时的科沃斯更像是借助扫地机器人瞄准了未来发展的赛道,其后又推出了空气净化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在扫地机器人的迭代上并没有花太多功夫。
因为技术风向的改变,很多之前已经随波逐流的品牌又决定要跟iRobot掰掰手腕了,三星、LG先后发布了基于视觉导航(vSLAM)技术的扫地机器人产品,虽然与采用激光雷达绘图的技术路径不同,但相比传统的随机碰撞算法,拥有视觉导航能力的产品在路径规划和避障能力上都有显著的增强。
iRobot虽然也一直在尝试解决路径规划、地图绘制的问题,但它的技术路径明显“走偏了”,2007年,灯塔系统(Virtual Wall Lighthouse)亮相,灯塔设备通过红外信号与扫地机器人通信,创建虚拟墙壁或导航路径。机器人上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这些信号,并按照预定路线移动,从而实现高效清洁和精准定位。
乍看之下,这种方案似乎可行,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令人诟病的便是灯塔系统需要人为参与,而且对摆放位置的要求还不低,可以说原本应该属于扫地机器人的“自动清洁”工作,最终却成了对使用者路径规划能力的考验,直到2015年,随着iRobot发布Roomba 980全面转向vSLAM技术路径,灯塔系统才退出历史舞台。
但也正是缺失的这几年,让上位者找到了机会,同时也让此前iRobot本已经构建起的技术壁垒消失殆尽,被迫与大家站回同一起跑线。可以说,昔日武林盟主的“误入偏门”和新任入局者迅速找到市场中和产品上存在的“命门”是关键所在。
武艺竞逐得头彩,江山改姓成定局
根据相关市场研究报告,2010年全球扫地机器人的出货量约为160万台,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410万台。其中,科沃斯和Neato Robotics是最主要的两股新生力量,2012年,科沃斯就已经在德国和美国建立销售子公司,并借此进入欧美市场,加速海外版图扩张的同时,其在国内的销售成绩也在快速提升。
国内扫地机器人销量
2011年,科沃斯第一次加入双十一购物节,销售额达到200万元,其后的2013年便已经达到了6227万元,紧接着又过了2年,科沃斯的双十一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15亿元。中怡康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科沃斯在国内的销售额占比已经超过了iRobot。
产品与技术层面,2013年推出的地宝9系列宣告着科沃斯也已经切换至SLAM技术赛道,2015年推出地宝DR95,搭载Smart Navi技术,已经具备了“先建图、后清扫”的全局规划清洁逻辑。
与之相比,Neato Robotics的日子并不好过,尽管技术层面押对了方向,但在美国市场内由于iRobot的存在,并没有为其留下足够大的成长空间,再加上SLAM技术被竞争对手快速跟进以及自身在清洁相关技术积累的缺失,使其在初代产品发布后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后,市场表现迅速衰落。
2015年,Neato Robotics不足3%的全球市场份额,宣告着这家公司已经陷入困局,2017年,Vorwerk集团收购了Neato Robotics并试图通过重组来振兴其品牌和业务,但最终也未能取得成功,作为奠定当前扫地机器人技术方向之一的Neato Robotics,落得这种下场也是许多人未曾想到的。
由此可见,科沃斯的成功也有多方面因素的加持,其一是所在的中国市场作为新兴区域有更大的潜力,前任iRobot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Abby向钛媒体APP表示:“iRobot从2011年开始在中国区以代理商模式进行销售,湖南科凡达引入产品时,中国已经有不少品牌开始做扫地机器人,iRobot本就没能像欧美市场那样率先在用户心中建立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关系。”
产品过高的定价,也影响了iRobot发展欧美地区以外的市场。再加上技术层面相比竞品有所滞后,尤其是其搭载SLAM技术的产品直到2015年才问世,要知道,彼时市场上采用碰撞逻辑进行地面清洁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普遍都被贴上了“低端”的标签。
很多用户花大价钱买回家的产品,却发现只是一台没头没脑、四处乱撞的“无脑机器人”导致品牌形象进一步受损。此外,iRobot在市场决策层面也存在不小的问题,Abby指出:“在看到科沃斯双十一购物节大获成功后,iRobot甚至考虑过推出低端产品打价格战,然而,低端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竞争力不足,因此这一批产品最终都遭遇了滞销,只能堆在库房里无人问津。”
2015年,iRobot及时调整技术方向,可以说是为品牌赢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但2016年开始,扫地机器人赛道的竞争烈度一下子就从小范围的“决斗”变成了一场“武林大会”。新入局的石头科技,凭借米家扫地机器人1699元+ LDS SLAM技术,一下子把过去的高端扫地机器人做成了“白菜价”。
2013年发布首款产品后快速崛起的浦桑尼克,则以一年一迭代的产品更新节奏快速释放自身的市场能量,再叠加上飞利浦、松下等老牌家电厂商的搅局,iRobot可以说迅速丢失了国内市场的话语权。
就是在这样的危局下,iRobot仍旧在技术路径上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2015年前后,以中国品牌为代表的扫地机器人品牌开始将研发精力投入“扫拖一体”产品。
不同于过去扫地机器人将边刷、滚刷和吸力作为清洁流程的方式,扫拖一体机产品在滚刷后方增加了拖布模块,通过逐步释放水箱中的存水湿润拖布,配合扫地机器人的行进,达到边扫边拖的目的。
拖地的需求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来源于中国室内装修往往会采用大量的硬质地面,像地砖、地板等,灰尘、污垢的附着靠吸力并不足以解决问题,相比之下,拖地则是更加有效的清洁手段。
而就在国内厂商纷纷转投扫拖一体产品时,iRobot却选择推出独立的拖地机器人产品。“先扫后拖”的理念固然没错,但两台产品带来的空间侵占以及清洁效率问题,再加上产品不菲的售价,直接让拖地机器人成了失败品类。
国内市场竞争节节败退,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2016年,Anker入局扫地机器人领域,推出Eufy品牌,并且一上来就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2018年,美国本土品牌SharkNinja也宣布进入智能家居市场,推出Shark ION Robot扫地机器人。
而最近一次扫地机器人的整体技术革新则发生在2018年,“基站”的出现,不仅让扫地机器人可以获得拖布清洁、集尘等自清洁能力,同时也让热水洗拖布、切换独立扫/拖地能力成为可能。
“从2018年至今,扫地机器人可以被看作是进入了新一轮的技术平台期,从整体的技术方向上和形态上,难以找到革命性的突破口,各个厂商在技术上的探索没有停止,但都是在解决清洁过程中的边角问题。”海尔家庭机器人产业总经理刘超表示。
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也引来了新的竞争者,追觅便是其中之一,现如今,无论是头部厂商还是新的入局者,都是在寻找从90分提升到95分的实现路径,像为了让边角清洁更加彻底,追觅和石头科技选择了增加具备拖布横移能力的机械臂,而科沃斯则选择通过改变机身结构来让其能够更加贴近房屋边角。
但从“好”向“优”的体验真的能打动消费者吗?刘超认为,体验升级和降本降价,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共生关系:“目前带基站的产品均价整体偏高,因此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加速普及,终端产品的售价还会下探,到时候用户依然会为便捷的清洁体验买单。”他说到。
从初代扫地机器人诞生至今,短短28年时间,扫地机器人就经历了技术层面的4次革新以及竞争格局上的2次迭代。根据IDC公布的最新数据,一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为455.4万台,同比增长11.1%。
值得一提的是,TOP10厂商中,有8家中国品牌,其余两家为美国品牌,中国品牌合计份额也在持续提升。具体来看,iRobot正遭遇13.2%的同比下滑,其余厂商则都处于增长状态。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赵思泉指出,美国仍是当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最大市场,尽管中国厂商产品力占优、迭代更新速度更快,但受到本土品牌多年累积的渠道资源、品牌影响力等多重因素冲击,在美国市场上中国厂商市占率相对较低。
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品牌已位居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的最前列,石头科技、科沃斯、小米都有望从iRobot手中接过盟主之位,代替其成为市场领导者。钛媒体APP预测,至2024年末,中国品牌中就将会出现iRobot现有市场地位的“替代者”。
回顾从舶来品到获得入局身份再到国内市场取胜、引领技术迭代方向、占据全球市场,短短15年时间,中国品牌就已经走完了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的逆袭之路。
总结起来,中国品牌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的关键点有如下几个,首先是新兴市场的属性和庞大内需赋予的土壤,使得本土品牌获得了足够的成长空间,其次是拥有代工基因和经验,在相关产业链和人才积累方面,迅速抹平了起跑点落后的劣势,再加上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清晰认知,对细节体验的打磨能力,最后则是凭借完善的产品和品牌的不断积累,反向实现对外输出。
6月12日,手术机器人企业直观复星宣布:总部产业基地在上海张江正式启用,这是直观医疗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培训一体化基地。
天眼查经营风险信息显示,近日,格力机器人(洛阳)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简易注销公告,公告期自4月16日至5月6日。
马斯克称:“我们很可能会失去在巴西的所有收入,但原则比利润更重要。”有声明显示,如果X未能遵守封锁某些账号的裁决,公司将面临每天10万雷亚尔(约14.3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