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前网传裁员30%、一地工厂关停等传言,7月8日,极星方面做出回应表示,上述信息不实。而对于极星上海总部搬迁的消息,极星方面表示,南京新总部确实在筹备中,会涉及组织架构调整,团队迁移,及部分相关人员变动。
据悉,为更好适应极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以及未来业务发展,极星科技在各方支持下将于南京设立集研发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交付中心于一体的总部项目。在此前的1月份,极星方面曾宣布中国区总部项目落户南京市江宁开发区,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如果项目建设顺利,南京总部其实也已经到了要投入使用的时候了。
此前多家媒体报道,9月底前,极星科技(中国)将裁员约30%,而受影响最大的是供应端员工。目前极星的成都工厂已经关停,生产将转至极星重庆工厂、吉利工厂。受此影响,大批负责生产、供应的成都工厂员工被裁。该媒体在报道中还提到,不少极星总部(上海)员工或办理离职手续,或选择留在公司。“留在极星,要将社保等统一转到南京。”一位极星员工说道。
在此之前,极星为了优化成本,曾在去年5月份宣布全球范围内裁员10%并冻结招聘。在今年1月16日,极星再度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450名员工,占其员工总数的15%左右。不过,当时极星中国称,此次裁员并不涉及中国市场,这一回应也算是给国内员工喂了一颗“定心丸”。而在前两天发布的一季报中,极星汽车表示,上述裁员计划已经实施完成。
此外,关于极星成都工厂,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该工厂将集体搬迁至重庆。极星方面当时给出的回复是,这一传闻不属实,极星3将会在成都工厂量产,而重庆极星工厂则是极星在国内市场的新增产能,预计首款量产车型是极星5。另外,极星2是在吉利台州工厂生产,极星4是在吉利杭州湾工厂生产。
另一个有关极星的利空消息是,自从5月21日以来,极星股价持续下跌。截至7月5日美股收盘,极星股价为0.89美元/股,已经连续31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按照纳斯达克(Nasdaq)交易所规定,如果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都低于1美元,该公司将受到退市警告。如果在被警告后的180天内,未达到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大于1美元的整改标准,将面临停牌或退市。截止发稿,极星股价为1.40元/股,增长6.89%。
接连的裁员、股价下跌与极星的市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年一季度,极星全球销量为7221辆,同比减少了40.2%。反映到财务数据上,一季度极星营收为3.453亿美元,同比下滑了36%;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3769.4万美元增加至2.74亿美元;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4.3%降至-8.9%。
对于营收和销量的同比大幅下滑,极星解释称,主要受全球汽车销量下降、库存管理带来的折扣增加以及向中国合资公司销售汽车的收入确认复杂性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公司还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紧张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净亏损的扩大则主要源于财务费用的激增,一季度极星财务费用高达1.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多。
另外,极星还在6月28日发布了2023年财报,此前因未及时披露财报而受到纳斯达克警告。财报显示,2023年,极星销量为5.46万辆,同比增长6%。但是受折扣增加、碳排放额度销售额下降等影响,营收同比下滑了3%至23.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亿元);毛利率下降了从2022年的4%下滑至-17.4%;净亏损为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亏损扩大了超1.4倍。
持续亏损的亏损也让极星现金储备吃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极星现金储备为7.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这一储备恐怕难撑过今年。作为对比,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理想的现金储备为989亿元、蔚来为453亿元、小鹏为414亿元、零跑为175.84亿元。
不过好在随着极星3和极星4两款车型的投放,二季度极星销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二季度,极星销量为1.3万辆,环比增长了80%。这将对二季度的库存水平和现金流产生积极影响。今年上半年,极星累计销量为2.02万辆。
为了进一步推动销量增长,极星通过推动新零售模式、地域扩张、不断增长的渠道和销售组织变革。比如:瑞典、挪威等地已经在6月转型非直营的销售模式,欧洲其他主要市场将在下半年陆续转换这种模式。
因此,极星CEO Thomas Ingenlath对二季度的财务表现和下半年极星市场表现充满信心。不过,由于极星在中国市场,将从今日起开启征收为期4个月的电动车额外关税,叠加中国市场的“价格战”,可能会对其财务表现产生短期影响。基于此,Thomas Ingenlath为了能够在2025年年底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极星正在调整其业务规划。不过,具体的调整计划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从国资监管来讲,主要是要激励企业大胆创新,破除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各车企高度重视充电设施的建设。近日奔驰与宝马成立的合资公司获国内批准成立,该公司将加速布局中国充电网络。
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通过近10年布局,小米汽车在人才储备、销售渠道、技术研发进行了充分准备,并有望通过在互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对汽车商业模式进行一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