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米SU7被称为“保时米”陷入抄袭质疑后,保时捷终于打破了沉默。
4月1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针对媒体提出的小米汽车外观神似保时捷产品,而被称之为“保时米”的问题作出回应。柯时迈表示,“对于小米SU7和保时捷的相似之处,我认为或许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这个回复相当含蓄,既指出了小米产品与保时捷的设计有相似之处,又仅将之归结为“心有灵犀”,被不少网友称之为“一个优雅的回应”。
柯时迈还表示,保时捷在产品研发上始终秉承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产品制造上坚守严谨细致的标准,“我们期待适用同等标准甚至更高要求的企业与我们进行公平、公正、诚实、合法的良性竞争。”这个回应也展示了保时捷对待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的态度。不过,保时捷与小米SU7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关系,而保时捷也从未把小米当做竞争对手。
在4月初保时捷的一次会议上,该公司公布了其在电动化时代的竞争对手。从当时的PPT展示来看,保时捷认为其对手包括了路特斯、智己、极星、蔚来、特斯拉、奥迪、宝马、奔驰、极氪等。而对于保时捷的回应,网友呈现出一边倒“点赞”。“而对于小米的粉丝而言,似乎也找到了核心的证据支撑。“保时捷一个字都没有提抄袭,如果抄袭了,不可能这么客气。”保时捷都觉得没问题,黑子觉得有问题“——这也成为了部分人为小米SU7欢呼的关键理由。
不过,从评论区来看,绝大多数网友还是出来“打脸”的。“别人骂人不带脏字,你们当真的了”“高情商:心有灵犀,低情商:抄袭”、“不然人家咋回应,能直接说抄袭?强龙不压地头蛇”。可以看出,尽管保时捷没有直接表态,但关于小米SU7的“保时米”之争仍然将持续下去。实际上,保时捷的这次回应后,也有好事的网友将更多与保时捷设计师“心有灵犀”的产品翻出来。在评论区,可以看到智界S7、问界M5等。
还有网友打趣说,如果算心有灵犀,那么特斯拉的设计师也应该配用这个词语。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中,此前不少产品都以特斯拉的产品作为直接对标,在设计上也有部分产品非常类似。不过,话说回来,一个好的原创设计是非常难得,倾注了设计师的大量心血,但是在发布之后往往在短期内就会引发国内自主品牌的模仿。比如雷克萨斯当年的纺锤体前脸、标致汽车的点阵式前脸设计等,在国内都有不少追随“致敬”的产品。
如果从电动车时代来看,蔚来是真正开启了中国式豪华车审美的起点,将中国原创汽车设计带上了正轨。后续有比亚迪、阿维塔、智己、银河系列等在原创设计上,都展现了中国车企在新阶段的发展潜力。而至于问界、小米等品牌的热门产品是否存在抄袭,这一点或许将难有定论,但中国汽车在设计上走入“原创时代”的趋势不会因此而改变。
01锁单已超6万,退订率超50%?
对小米汽车而言,在设计上不断陷入“保时米”抄袭之争,对于其销量的进一步打开也带来了阻力。实际上,尽管小米拥有非常强大的营销能力,但消费者对于陷入“山寨”之称的产品还是会心存芥蒂。“如果开一辆车出去,被人说是高仿保时捷,脸上挂不住。”有网友这样说道。而从实际的表现来看,小米SU7尽管收到了12万个订单(可退“大定”),但有微博大V爆料称,目前小米SU7实际锁单为6万个,退单率也超过了50%。
考虑到小米目前的交付能力,以及产品不断曝出的问题,后续退单可能还会增加。目前,小米SU7标准版交付时间约为26-29周;SU7Pro版本交付时间为26-29周;SU7Max版本交付时间为28-31周,这也意味着现在购买小米汽车,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提到车。
由于订单较多,交付能力跟不上,这是之前不少企业都曾面临过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订单的流失率会比较大,而为了留住客户不少企业都选择对延期交付的消费者给出真金白银的补贴。比如之前鸿蒙智行对智界S7的交付超期补偿方案是,车主将按每天200元、最高1万元获得补偿金。目前,小米没有出台类似的补偿办法。在交付跟不上的情况下,竞争对手将会很轻易地从小米手中获得流失的客户。毕竟,这只需要付出5000元的补偿金。
从定价区间、车身尺寸、带电量、续航里程以及各种软硬件配置相似度看,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极氪007、极氪001、智界S7、蔚来ET5、吉利银河E8、比亚迪汉等是小米SU7的主要竞品。
比如刚在4月11日重新上市的智界S7,就是小米SU7的强劲对手。在降价增配之后,新版智界S7共推出5个版本,售价区间降为24.98万~34.98万元。其拥有更强大的智能化体验,和奇瑞提供的制造、硬件等,都是智界S7超越小米SU7的优势所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极氪等品牌的产品,也已经获得了不少订单。比如极氪001,在3月底首月累计大定订单已经超过了3万台。
而更狠的是小鹏P7,作为与小米SU7直接竞品,该车近期价格不断下调。4月15日,深圳小鹏汽车宣布2023款586E车型的小鹏P7售价下调至14.09万元,原价23.99万元。此次降价针对老款车型,新款车型价格保持不变。
由此来看,小米的订单量(大定)其实也并没有特别夸张。只不过,小米采用了“可退大定”来统计订单,这与汽车行业是不一样的。另外,小米首批城市门店很少,这也使得单店的销量显得特别高。据悉,首批小米汽车门店覆盖全国29城市,共计59家门店。
02单车亏损6.8万?
在销量增长的同时,由于是“亏本卖车”,所以小米的亏损也受到外界的关注。4月15日,有消息称,花旗预计小米集团SU7的交付量4月将达5000至6000辆,全年交付量约5.5万至7万台。该行估计小米2024年每卖一部SU7平均亏损6800元,整个造车业务合共亏损41亿元。对此,小米集团一位高层回应称,“这一信息可能偏差较大。花旗汽车分析员这份报告出自4月2日,对小米SU7的销售火爆情况可能预估不足。过去几周,我们的订单还在持续增加,我们也在全力提升交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小米人士引用了一张关于花旗预测销量的“错误数据”进行回应,该数据为6800元,并不是花旗原文中的6.8万(据第一财经)。而对于花旗所预测的亏损额度,小米并未直接回应。如果按照6.8万的亏损额计算,一个月最少的亏损就是3.4亿,今年4-12月的最少也要亏损超过30亿。而2023年,小米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193亿元。
目前,在纯电动车上能够盈利的企业非常少,只有特斯拉做到。以竞争对手极氪为例,其在母公司吉利分摊了部分费用之外,每年的亏损仍然巨大。财报显示,2023年,极氪实现营业收入516.73亿,同比增长61.99%,净利润-83.47亿,继2022年之后亏损继续扩大,近三年累计亏损高达206.44亿。而在2023年,极氪全年销量为11.87万辆。而如果从蔚小理来看,单车亏损的额度也不低。
小鹏汽车产品结构与小米类似,而去年小鹏汽车营收虽然增长14.2%至306.8亿元,净亏损却扩大至103.8亿元,较2022年增加了13.6%,全年毛利率为-1.6%。2018-2022年间,公司净亏损分别约14.0亿元、36.9亿元、27.3亿元、48.6亿元和91.3亿元。
不过,在小鹏P7销月销量近万的时候,小鹏曾经实现了毛利率转正。这也意味着小米也可能通过一款产品实现毛利率转正的机会。特别是小米的营销投入应该会比小鹏低很多。
当然,对小米汽车而言,提升销量的阻力还在于工厂交付能力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其要提升交付量难度还比较大。除了小米的交付问题,近期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另类的分析,比如认为小米SU7对保时捷形成了强大的攻势,并从后者抢走了不少客户。这基本是一种无稽之谈。保时捷的tayan的售价超过了百万元,消费圈层和目标客户与小米SU7完全不存在任何重叠。
另外,有一个有趣的话题是不少企业的电动车板块基本是独立出来而寻求外界融资来发展,比如极氪、岚图、埃安、北汽新能源等,那么小米汽车未来会不会被分拆出来呢?
小米SU7 发布后热度不减,4月2日港股小米集团股价大涨近15%,高盛、摩根大通等纷纷发布看好小米汽车的报告。
通过近10年布局,小米汽车在人才储备、销售渠道、技术研发进行了充分准备,并有望通过在互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对汽车商业模式进行一定创新。
小米汽车从宣誓入局造车,历经三年首款车型正式上市。从发布的大定成绩来看,小米汽车的第一波稳了,但雷军和小米汽车未来仍会面临不少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