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带来的焦虑正在不断蔓延。
一位坐标北京的资深卖房中介林阳,已经开始自学AI大模型了。
最近几年,林阳越来越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和焦虑,“过去两年还能勉强维持,但从去年年底开始,身边来咨询买房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不找出路就是死路。”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林阳开始从网上买课,自学AI大模型,每晚都奋斗到凌晨两点,“好好学学,希望能跟上时代,不会被社会淘汰,以后找工作也好找。”
林阳的担忧不无道理,在AIGC快速发展的当下,“学会AI”似乎成为了一种“必备技能”。“不学点AI,找不到工作了”的困惑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求职心病。
在互联网圈,继李彦宏公开表示“以后其实不会存在‘程序员’这种职业了”后,职场人仍在持续遭受“被AI蚕食工作机会”的暴击。
3月11日,蚂蚁集团正式启动2024年春季校园招聘。据悉,本次春招技术岗位占比80%,聚焦AI算法、AI工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以及隐私计算、数据库、图计算、区块链等数据技术领域。
事实上,不仅是蚂蚁集团,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加大了对AI人才的招聘。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3月以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均先后发布了AIGC多模态资深算法工程师、混元AIGC算法研究员、混元大模型产品经理等多个与Sora相关的岗位。
各大招聘平台上,与AI相关的岗位推荐也越来越多。猎聘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开年以来,AIGC领域人才需求激增,新发职位较去年开工首周增长了612.5%,招聘平均年薪也较为可观,为44.37万元。
此前,领英发布的劳动力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已有超500个可能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影响的职业技能,预计2030年,65%的职业技能将发生改变。
猎聘发布的《2023年度就业趋势数据报告》也显示,2023年1-10月,要求掌握AIGC的职位同比增长179.19%。在简历中注明自己会用AIGC技能的求职者,被企业开聊的次数明显高于未注明有该技能的求职者,前者为7.95次,后者为4.76次。
“2023年被称为AIGC元年,2024年将是AIGC的狂欢。”专注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投资人李剑对听筒Tech表示,“今年,我们将看到AI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加速。”
“目前AI生成内容的能力应用已经开始渗透到很多领域,但应用上还是相对碎片化,2024年可能会迈向一个更成熟的商业化阶段,给相关产业带来一些机会。”在李剑看来,2024年将会是视频生成崛起的一年,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也有望快速提升。
“不学点AI,找不到工作了?”
尽管现在是招聘的“金三银四”黄金时期,但很多人发现,今年的新工作并不好找。
90后珊珊是一位拥有超10年工龄的媒体人,今年希望尝试新的工作环境,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珊珊发现,今年传媒内容方向的岗位越来越少,且这些负责招聘的HR回复率也非常低,“去年我发布简历后,很快便能获得几个邀请面试的机会,今年一个也没有。”
但一些新的岗位正在快速兴起,珊珊发现,每次自己浏览招聘平台主页,推荐给自己的岗位都与“AI”相关。
这些工作覆盖互联网电商巨头,也囊括知名游戏和动漫制作公司,“AI内容创作”、“AI内容编辑”、“AI游戏对话创意写作”、“AI电商产品经理”等岗位,不一而足。
2023年以来,随着ChatGPT成为全球持续热议话题,其核心领域之一AIGC迅速进入国内公众视野,对相关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珊珊有点焦虑,“去年开年就拿到好几个offer,今年不知怎么了,一些头部平台没有看到招聘信息,就算有招聘需求,HR也不活跃,仿佛一瞬间在招聘市场销声匿迹。”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珊珊有同样的感受,郑东也是其中之一。
郑东在今年春节前刚刚裸辞,27岁的他毕业于211院校,从文字工作者到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郑东实现了很多年轻人理想中的职场跳跃。
郑东学历不低、年纪不大,也未成家和买房,没有经济压力,在人才招聘市场很受喜欢。前几年,郑东觉得找工作对自己来说非常简单。
“随便投投简历就有人来面试”、“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工作难找”,这是郑东之前的认知,这也让郑东有了2024年开年便裸辞的底气。
但开工后,郑东有些“傻眼”了,连续投了十几份简历,均石沉大海,只有一个与自己专业和从业经验稍有关联的的“AI大模型测评”向他发出了面试邀请,郑东已经去面试了,还在等待结果反馈中。
在一些岗位无人问津的同时,还有一些职位和人才被疯抢。早在AI兴起的2023年,35岁的贾冰便是人才市场备受欢迎的对象。
贾冰是国内知名院校计算机毕业的硕士,本科学习的是软件,硕士攻读的是计算机硬件方向,平时自己还主动学习了AI相关的技术。在国内某大型计算机公司工作了几年后,贾冰被猎头公司挖到了国际头部半导体上市公司。
“猎头一直在跟我保持联系,最近两年更是非常活跃,经常给我推荐类似字节跳动这样大厂的AI岗位,年薪大概给出的是70万元。”贾冰告诉《听筒Tech》。
但贾冰目前没有选择离开自己所在的跨国半导体企业。按照贾冰的说法,自己身边有很多同学和同事也都去了国内互联网大厂,但反馈说普遍非常卷,经常加班。
贾冰所在的企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且贾冰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已经全面进行了AI化。贾冰会通过AI程序在公司内部发起指令,包括预订会议室、整理文档和资料等工作都让AI去完成,“通过AI,自己的公司至少提高了30%的工作效率。”
“公司岗位向AI倾斜”
刘玲是一家游戏开发公司的人事负责人,她理解“珊珊们”的焦虑。
刘玲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开发一些小游戏,2024年年初,公司在制定业务目标时,将AI开发纳入重点,招聘的职位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今年我们新招聘了数10个AI相关的岗位,包括AI应用工程师、AI产品经理、AI对话创意写作、AI运营等。”
相对普遍岗位,这些岗位的待遇要高出不少,“像产品经理,过去我们公司的这一岗位,年薪大约在20-30万元左右,但AI产品经理,薪酬在原来的基础上至少有15%左右的提升。”
一些过去与“AI”毫无关联的公司,也开始表示了对“AI”相关技能的需求。
林超是一家文化公司的创始人,自媒体图文内容、文化活动,以及相关文化项目的投资,是他主要的经营内容。
2023年开始,林超加大了对视频内容的投入,“我们2023年试水了中长视频,虽然进入得有点晚,但也初见成效,今年我们会加大对短视频的投入。”
新年伊始,林超新成立了短视频项目部,他还在组建MCN部门,计划去寻找和签约一些符合自己业务领域的博主。
林超刚刚发布了公司最新的招聘职位,他消减了文字等相关的岗位,增加了短视频运营相关的岗位,包括短视频总项目负责人,“我们今年对一些内容岗位也有了新的需求,比如能掌握一些AI生成的技能。”
李小玉是一家公关公司的文案策划,她所在的公关公司对一些岗位也有了新的要求。
如文案策划岗位,公司不仅仅在新招聘的策划岗位上明确要求应聘者“能熟练使用AI辅助工具”,还要求老员工“学习并能熟练将AI辅助运用到工作中”。
李小玉理解这一要求,她自己的工作中,经常会使用AI工具生成一些策划案的基本架构,或者生成一些宣传语等等,“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
“刘玲们”的经历并不是个案。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商汤科技数字文娱总经理栾青在某论坛上表示,“视频的AI生成也许会让整个文化娱乐行业生态重建。”
栾青这样解释,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人物类视频由AI生成,在短视频直播等领域打开了新的生态模式,未来通用视频生成将激发更多商业模式涌现出来。
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便直指,成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横空出世之后,可能引发一系列失业潮。
比如影视行业。据媒体报道,一位国内导演在朋友圈调侃道,用Sora制作视频,剪辑就能变成电影。该朋友圈发出后,很多影视业同行评论呼吁导演不要这样,“我们要失业啦!”
再比如传媒行业。设想一下,如果记者通过大模型可以轻松将文字转化为视频,会发生什么?媒体无疑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受众群体不再单一。而这一功能可能会更深受影视编剧们欢迎,从而构建新的内容生态。
“真正能达到需求的人很少”
正如上一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零售业态催生出京东和阿里,游戏领域缔造出的腾讯和网易,传媒领域催生的门户网站和无数自媒体,这些新业态提供了海量的新兴岗位,并造就了互联网就业大军。
AI在不同行业的颠覆性改变,也注定要淘汰一批人,催生新的岗位,这点在招聘市场已经显现。
从招聘市场的传导效应来看,AI岗位集中包括媒体、短视频、游戏、动漫在内的文娱,以及高喊“AI电商”的电商行业。
领英针对企业雇主的最新调研显示,2023年,有88%的亚太区企业招聘负责人认为,求职者所展现出的技能组合已经发生显著变化,41%的中国企业雇主认为AI相关技能提升显著。
全球企业员工对AI技能的学习诉求增长迅速。2022-2023年,领英前100门AI/GAI相关课程的学习时长增加了1.7倍。过去三个月,在领英学习平台上观看AI相关课程的学员数量增加了80%。
不过,市场上真正能达到AIGC职场应用需求的人却很少。
刘玲表示,目前公司招聘的AI相关岗位,人才并不好招,“很多来应聘的人都只是简历上说有相关经验,真正能实操的并不多。”
截至目前,刘玲已经先后面试了数十位求职者,但尚未找到合适的对象。
这与普通民众急于求成的心理不无关系。如此前不少网友便在“李一舟们”的宣传攻势下,盲目买课学习,部分网友购买课程后,除浪费钱财外,并无收获。
在《听筒Tech》日前发布的《买课的诱惑:“离百万年薪就差一张AIGC证书”》中提到,由于AI爆火,很多求职人员甚至不惜花费千元去买课,专门学习AIGC技术,试图通过拿到相关证书来增加求职的筹码。
这些盲目冲动的“学习”,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多只是“投机取巧”的行为。AI产品经理石云升便明确表示,AIGC的技术壁垒较高,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才是首选,试图通过“速成”吃到AI的红利,肯定不现实。
某大厂招聘主管对《听筒Tech》透露,他们在招聘时,不会只看重证书,更多是看重是否真正具备相关操作技能。
身处时代的洪流中,找不到工作的人或者正在被市场疯抢的那批人,正应了这句话——“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
AI这粒“灰”已经形成了“大山”,面对时代的浪潮,像林阳这样的普通人要做的,应该是“系统性地学习,切忌盲目跟风”。
正如一位AI从业者所言,“并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掌握AI,普通人大可不必焦虑。”
已经发展24年的阿里巴巴,喊出“活102岁”的口号。企业要“长寿”,意味着只有引领行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面对未来,阿里必须要“自我变革”,而且要“再次创业”。
近期OPPO、魅族纷纷宣布围绕AI推进手机革新,全力拥抱新时代。机构认为AI技术加持下,手机市场空间广阔,消费电子新机遇来临。
近日AI火热推动硬件升级,随着能耗的增加,液冷散热技术逐渐被市场重视。随着中国电信等央企的逐渐入局,机构判断行业有望加速。
近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电竞办指导,一览科技、轩辕春秋、动漫之家、华强方特 AI Top100联合牵头,《水浒将星录》AI共创工作组正式成立。
郎酒联合京东凭借“AI绘新春,郎酒贺吉祥”主题活动,打造一场深度融合白酒文化与人工智能科技的盛事,引领白酒行业新潮流。
每年的科技盛会CES即将开幕,AI将成为本届展会的焦点,芯片、AI PC等多个AI相关领域的科技产品将被展示,机构建议积极关注行业最新变化。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围绕“AI+安全”、“科技金融”准备了两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