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曾 实习生 于琪
小米造车又传来重磅消息。
日前,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进展超预期,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发布。与此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将在今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明年2月上市开卖。而工信部也于11月15日公布了小米汽车的申报车型信息。
至此,多年的筹谋总算落地。“小米第一款车的确ALL IN了。”汽车博主@韩路曾指出,雷军此前说的“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并非虚言,小米对汽车下的功夫可以说是“溢出性”的。
而造车领域真的那么“香”吗?其实“跨界造车”并非鲜事,结局以“翻车”收场的也屡见不鲜,例如酒业龙头五粮液、房地产大佬银亿、恒大等。
事实上,新能源造车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更需要雄厚的资金来支撑。戴森在赔光200亿后,并于2019年10月宣布停止造车时,曾提到“不赚钱,商业化太难。”对此,阿斯顿马丁的CEO也曾直言:“我想戴森可能低估了造车的困难程度,祝他们好运。”
“造车之前,我一直以为造飞机是制造业里最难的,但造了车才知道,汽车才是最难的,飞机只考虑安全,但汽车要考虑安全和成本。”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坦言,而规模量产又会进一步推高造车难度。
那么,为何造车不易,小米还要坚持进军造车领域呢?小米汽车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小米汽车问世早有端倪
小米汽车即将面市。
日前,据工信部公示,小米汽车产品商标为小米牌,是纯电动轿车,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采用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供应的磷酸铁理电池,发动机来自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驱动电机峰值功率220kW。
除此之外,11月13日晚间,韩路也曾透露小米汽车的一些关键信息:首车定位“C级生态科技轿车”,售价30W+、高配40W,外观可以和保时捷Taycan相提并论。
“该车将会是未来汽车智能生态的标杆。”对于小米汽车,韩路给出的评价不低。
事实上,小米步入汽车赛道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蓄谋。
时间追溯到2021年,雷军曾表示,自2013年以来,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看好,此前,在小米高管会上,造车事宜偶尔也被讨论过几次。于是,在过去时间里,雷军曾对十多家有关公司进行了投资,这一铺垫直至2021年1月15日,应董事会要求,小米集团开始认真研究电动汽车行业。
而正式官宣进军造车领域,是两个月后,小米于港交所发布的一则公告。小米在该公告中表示,将成立一家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全资子公司。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并且,小米CEO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这是小米全体合伙人反复考量的结果,也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为表决心,雷军曾在小米发布会上如是说到。
于是,当年在9月1号,雷军正式对外宣布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彼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野心勃勃的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出车后,此后三年每年将推出一款新车,据媒体报道,小米称这三年的总销量要达到90万辆。雷军也曾在内部表示,小米汽车计划“3年出车,第一年卖10万台”。
小米汽车的底气?
造车并非易事,小米仍然坚持,底气何来?
全球汽车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内燃机提供动力的燃油车到电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一流车企的竞争正在从单纯比拼整车动力和内饰,逐步转化为全车智能化体验的竞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京春表示,当市场经历了前期培育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更高,但要求也更高。小米长期深耕智能生活生态系统,将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优势。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向中华网财经透露,小米的底气,除了智能车机的打造和自研系统的推出,将有助于提供更好的人车交互体验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供应链的多方协作。
据了解,在小米造车事业中,供应链环节不少大佬与其达成合作,或是成为供应商和生产商,或是共同开发业务。本次,随着新车即将上市,小米汽车的合作伙伴也成为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三电”系统是电动汽车最为关键的部分,其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70%。
小米汽车的“三电”系统中的电池使用的是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1至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132.84GWh,同比增长45.87%。其中,弗迪电池以31.8%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PACK及BMS装机量均为291.49万套,同比增长39.43%。弗迪电池以38.1%的市场份额,位列PACK装机量榜单第一。BMS装机量上半年的排名中,弗迪电池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38%。上述榜单中,弗迪电池的增长速度极快,同比增长在90%左右。
据交易所互动易信息显示,小米汽车供应链中有联测科技(688113)、信测标准(300938)、海泰科(301022)、凯众股份(603037)、津荣天宇(300988)、宝武镁业(002182)、均胜电子(600699)、华域汽车(600741)、电工合金(300697)、一汽富维(600742)、双林股份(300100)、浙文互联(600986)、鹏翎股份(300375)、万向钱潮(000559)等概念股。
其中,供货给小米汽车等速驱动轴产品的万向钱潮,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及制造,其传动轴、等速驱动轴、轴承等产品居国内领先。万向钱潮披露2023年三季报显示,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84亿元,同比略降0.23%;第三季度营收38.15亿元,同比增长1.83%。万向钱潮前三季度研发投入4.15亿元,同比增长9.94%。
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球等速驱动轴市场份额主要由GKN集团、耐世特、NTN株式会社、现代威亚株式会社以及万向钱潮(包含Neapco)占据,上述企业合占全球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其中,万向钱潮占全球等速驱动轴市场份额的5%。
万向钱潮表示,还将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符合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的新产品,快速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
作为小米汽车注塑模具的供应商,7月5日,海泰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海泰科是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目前,注塑模具已应用于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通用、比亚迪、吉利、理想、小鹏、前途、蔚来、Rivian、高合、比亚迪、问界、小米等新能源车型,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模具收入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截止2022年末,海泰科新能源汽车模具收入为4382.23万元,同比增长49.63%。2023年3月末,海泰科新能源汽车在手订单为1.84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快增长。据相关数据估算,海泰科业务占我国汽车塑料模具的市场份额约为1.3%。
小米的机会与风险
能够吸引众多合作伙伴加入的小米汽车,到底有什么魅力?
小米汽车有着小米集团这个能量大树支撑,可以获得长线资源,几乎是一出生就拥有足够多的商业筹码。
业内人士向中华网财经表示,小米本身有一群粘性较高的用户群体,只要它把握好小米汽车的定位和潜在消费人群的偏好,只要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获得认可,将很有机会将大量的品牌支持者转化为汽车产品的购买力。
此外,据PowerOn了解,小米汽车已经向供应链开出优厚的结款条件,争取后者优惠的价格,再加上不小的销量预期,小米可以让大量供应商“平价出货(没有利润)”。而这是蔚来、小鹏等经营多年的新造车公司都难以企及的能力。
财经评论员万喆认为,观察小米造车,一个不能忽视的大背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和产业的整体积累,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供应链和配套能力,都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小米汽车既能看到更多元的需求,又可以站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肩膀上,集成出更强大的制造能力。
对于新能源赛道的未来,苏京春认为更多后来者到来,势必会令新能源赛道竞争升级:一方面,入局者会面临更高的门槛;另一方面,竞争也会促进先进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向好,但小米作为市场的新玩家,想要真正地分到一杯羹。不仅要面对比亚迪等转型成功的传统造车巨头,也要面对“蔚小理”等颇具经验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在10月份月销量成功破万的华为问界。据相关人士透露,雷军也深感压力巨大。因此,他也在直播中坦言,造车是“首战即决战。”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567.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2.4%。
在这十位企业中,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180万辆,以2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上汽15.4%、特斯拉10.3%、东风7.3%、吉利4.8%、广汽4.5%、长安4.1%、奇瑞3.6%、江汽2.9%、一汽2.5%。总的来看,新能源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各企业与上年相比,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在此背景下,小米汽车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市场份额?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电竞办指导,一览科技、轩辕春秋、动漫之家、华强方特 AI Top100联合牵头,《水浒将星录》AI共创工作组正式成立。
小鹏汽车11月15日公布三季报,第三季度收入及交付数据均高增长,同时该公司也对第四季度预判乐观,然而财报公布后股价却下跌。市场为何反响平淡?
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关键因素是支付、物流、数据。如何抓住这三个关键性因素,对于平台型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北京市住建委或计划放松部分郊区限购?北京市住建委相关人员表示,目前限购政策并未调整,也未接到相关通知。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公告,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京客隆康营店作出处罚决定,因其违反相关规定被处罚2.5万元。
11月15日,中华网财经获悉,澜沧古茶通过港交所聆讯后,正在准备下个月的招股计划。中国内地茶业第一股即将诞生。
嘉吉中国区总裁管慧丽向中华网财经表示,去年嘉吉涉及粮油、宠物食品、风味糖浆的多个业务落地,是进博会带来的溢出效应,展出的商品陆续成为消费者家常食用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