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 摄影/郑亮
神舟十八号任务恰逢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从1970年4月24日,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正式开启了中国的航天时代。实际上,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开始,我们就在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准备。因此,整个中国航天已经走过了50-60年的历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载人航天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早期的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国有当时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曙光计划”,只不过那个时候无论是我们的技术实力还是经济条件,都不允许把这个计划继续做下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在各方面都具备了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条件。所以,在1992年我们启动了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称之为“921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建立了一个“三步走”的目标,应当说中国的载人航天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没有走大的弯路,能够取得目前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步走”其实非常的不容易。从1992年正式立项开始,直到1999年,我们才发射了第一艘实验性的飞船——神舟一号飞船。那么此后,又经历了神舟二号、三号、四号四艘无人飞船,直到2003年的10月,杨利伟作为第一个中国人,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此后,我们又通过2005年的神舟六号任务,夯实了在天地往返技术方面的成果,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在轨飞行。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掌握乘组的天地往返运输技术为主,也就是将人安全地送上天,再安全地返回地球。
此后,在神舟七号任务中,由翟志刚实现了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漫步,掌握了出舱活动技术,又通过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行任务,掌握了无人自动交会对接和有人手动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利用天宫一号由王亚平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太空授课,有多达6000万的中小学生观看这次授课,应当说也创造了一次历史。
此后,又利用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航天员的中期在轨驻留,由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二号里面驻留了一个月,掌握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中期驻留技术,以及利用天宫二号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掌握了航天器的推进剂在轨补加的技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掌握了建造空间站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的关键技术。
在2020年,进行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次实验性发射。在2021年,发射了天和一号核心舱,并且由神舟十二号乘组驻留3个月,由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驻留半年的时间。利用这两个乘组的工作,验证了多项的建造和运营维护空间站所需要的各项关键技术,正式拉开空间站的建造序幕。
此后,又发射了神舟十四号的载人飞船。在神舟十四号乘组驻站的半年期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分别发射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终形成了一个T字型构成的组合体。在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驻站期间,正式完成了空间站的建造。此后,从神舟十六号开始,神舟十六号、十七号、十八号飞船就处在空间站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进入了这样一个新阶段。
未来,空间站将在轨运行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站还要进行进一步扩展,最终有可能建成一个六舱的组合体,它的最大重量将达到180吨左右,接近国际空间站的一半,就可以完成更多的更好的科学实验。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巡天空间望远镜,它将和中国空间站在轨、共轨运行,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接与空间站进行推进剂补加和维修、更换元器件、升级等等这样一些操作,被誉为中国的哈勃,它的主径的口径直径达到2米,观测视长相当于哈勃望远镜的几百倍之多。所以,我们也期待它能够取得更多的科学成果。而更为重要的是,天宫空间站不但是中国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的平台。
中国航天强国的建设,国际合作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期待这方面的指标能够顺利地达成。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经和联合国的外空司合作,联合征集了很多的国外的科学实验,这些科学实验由国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由国外进行研制和制造,将送到中国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
根据林西强主任的发布,目前国外航天员造访中国空间站的工作也已经在准备中,我们期待未来在中国的空间站看到国外的科学家来开展科学实验,那这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我相信,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另外一个千年梦想之后,也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国际合作,也期待看到中国航天员与国外的航天员乘坐中国的飞船和登月着陆器共同在月面漫步的场景。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后期/刘凯;摄像/王一辰 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