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述评 | 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 将开展“太空养鱼”等90多项科学实验
 

时间:2024年4月26日
嘉宾: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  摄影/郑亮

搭载神舟十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于4月25日20时5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经过6个多小时的顺利飞行,和天宫空间站的天和一号核心舱的径向对接口对接。这次任务有非常多的亮点。首先由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三位航天员组成的神舟十八号乘组,将在中国天宫空间站驻站半年之久,进行9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根据载人航天空间办公室林西强副主任的发布,从空间站有航天员进驻开始,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六号的5次飞行任务,一共进行了130多项科学实验,这是5个乘组完成的工作。而神舟十八号乘组仅仅这一次飞行任务,半年的时间就要完成超过90项的科学实验。可以说他们在科学实验方面的工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

除了数量创造一个新纪录外,还将进行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实验。比如这次将验证在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下,在水中是不是能够建立小的生态系统,我们将斑马鱼和金鱼藻这两种动物和植物送上空间站。

在之前的空间站生物学任务中,曾经把线虫这种低等动物送上天,研究它在空间环境中的表现。而这次把比较高等的脊椎动物送上了空间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如果这个实验能够成功,对我们后续的空间生命科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神舟十七号任务期间,进行了中国首次空间站维修技术的尝试。随着天和一号核心舱入轨已经好几年的时间,它的太阳能帆板电缆因为受到空间碎片的撞击,功能受到了一些影响。过去中国还没有掌握这个技术,所以说我们进行了技术上的尝试,这是必要的。而这次神舟十八号乘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进行舱外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因为在空间站三个舱的舱外,包括天和一号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其实是有很多关键设备的。

图为神舟十八号于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摄影/杨佳

在过去很多次的空间站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都安装了一个重要的设备叫做扩展泵组。扩展泵组其实是属于空间站热控系统的一部分。扩展泵组所驱动的液体的管路中会留有冷却液,它可以很好地平衡空间站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温度。这样的管路一旦受到空间碎片的撞击,就有可能产生泄漏。

除了这个管路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关键设备。比如说在空间站的外部有各种各样的用于科学研究以及保证空间站正常运行的科学仪器。这些仪器不可避免地要用电,也要传输信号,所以在空间站的外表面有很多的电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电缆被微小的空间碎片撞击,也会对空间站的正常的运行产生影响。所以说,对这些电缆的防护也是必要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次神舟十八号乘组将在出舱活动的过程中,对这些电缆、重要的管路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设备,安装空间碎片的防护装置,这是确保整个空间站未来能够正常地、长期地安全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我们希望空间站至少能够工作十年甚至能够超期服役很长时间。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应用与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收获成果、收获果实的阶段。如果能够让空间站运行更长的时间,那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更好的科学上的回报,不但造福中国的航天事业,而且也为全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我想这个就是整个神舟十八号乘组工作的意义。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权威的发布,在这次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还要进行2-3次的出舱活动,以及利用梦天实验舱,它有个无人货物气闸舱,进行6次舱内外设备的出舱的操作,这可以极大地减轻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负担。这样的话,可以在舱外进行更多的、广泛的科学研究。

除此之外,神舟十八号乘组也将进行太空科普教育以及一些公益活动。这对于扩大中国航天的影响力,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航天,使中国航天能够得到全社会、全人类的支持,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后期/刘凯;摄像/王一辰 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后期/刘凯;摄像/王一辰 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