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释放消费潜力,如何提升投资质量?专家解读来了
 

时间:2023年3月8日
嘉宾: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何亮点?对未来的政府工作又做了哪些重要安排?本期节目,我们就此专访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杨佳 摄)

中国网:徐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徐洪才: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最近一段时间,舆论界包括经济学界都在纷纷讨论如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那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也提出了要“稳定大宗消费,推动消费服务”等政策,你对此怎么看?

徐洪才: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基石,我们讲消费发挥基础性作用,投资发挥关键性作用,讲的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去年的消费太弱了,是负增长。近期我们消费有一个强劲的反弹,但是大家关心的是可持续的、稳定的增长。那么前提是什么呢?收入的增加。过去多年,我们城乡居民的收入保持了和经济增长大体相一致。但是这个还是不够的,因为分配体制上,我们还有一些问题,现在两极分化还比较突出。目前虽然人均的收入已经超过1.2万美元了,好像我们这个消费的潜力很大,去年不也是超额地积累了一些储蓄吗?但是大家的预期,还有消费的潜力,现在并没有明显释放出来。

目前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还是偏低,规模只有4亿左右,所以还是一个哑铃型的结构,有点类似小蛮腰,这个太细了,太苗条了,那么未来的目标是要形成橄榄型的结构,两头小,中间大。这就有必要推动共同富裕,推动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尤其是要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那么在这方面,其实过去我们的政策也是持续发力的。比如说我们推动就业,推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尤其是关注有三亿新市民,那么这些新市民呢,过去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已经离乡背井到城市里面安家落户了,但是仍然没有落地生根。他们还面临三大难题:一个是高房价,购房难;一个是老人看病难;第三个是小孩上学难。关键是囊中羞涩呀,口袋里没钱,要增加他们的收入,这就需要激活市场的潜力。那么未来五到十年,如何将这些新市民成功地转化成中等收入群体,那咱们就有将近七亿中等收入群体,未来消费的基础就更加扎根,更加坚实了。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呢,我觉得恐怕还是要持续地推进城镇化。目前我们城镇化率还不到65%,到2035年如果能够达到75%的水平,有几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这就必然会带动投资和消费。尤其是城镇化过程当中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地下管网、通讯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还有公共服务体系,都得花钱,那么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也带动就业,带动消费,所以投资跟消费之间它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我觉得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再一个呢,就是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社会环境,那么在这方面,我们也是在不断努力。还有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比如说在县一级的,就是四五线城市的这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政府责无旁贷。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在进一步夯实基础,这也有利于引导消费,促进消费。

那么总而言之,我觉得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让他们敢花钱。另外的话,我们在政策面也还要引导,就是提供一些高质量的优质的服务产品,还有物流配送体系,这些方面我们也要优化市场环境等等。再就是什么电商呀、售后服务体系等等这些;还有质量的、安全的、监督保证体系的建设等等吧,多管齐下,我们消费者未来我是看高一些。

中国网:说完消费,我们再来看一下储蓄。近期关于我国超大储蓄的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了,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徐洪才:首先呢,咱们中国人有储蓄节俭的优良传统,舍不得花钱,水往下流,自己挣的钱让下一代花。这是一个优良的文化基因。另外的话,我觉得可能也是预期的因素,就是对未来经济增长、收入水平增加,信心还有待提振,这也是一个原因。

另外的话,具体到去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2.9%,消费支出呢,是负增长0.1%,几乎是没有变。大家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节俭过日子,我觉得这是一个短期的现象。未来的话,这个消费呀,特别是在基本生活物质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改善性的,升级性的需求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对文化、对信息、对娱乐、对健康,各种精神层面的这种需求会上升。

再一个老龄化社会加快来临了,未来的这种服务消费,生活性的服务消费也会上升。那么我们过去存了一些钱,那么将来已经老了,退休了,他还是要花钱的。这个也是必要的,所以这个储蓄也是必要的。而且未来我们要关注这个储蓄率会下降,这个蓄水池这个钱可能会相对减少,这是我们要关注的。

另外的话,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就是把储蓄有效地转化成投资,这个至关重要。目前的话,因为整体的需求是不足的,所以呢,政府主动作为,比如说发行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然后加快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大型项目的落地,那么投资引导,引导消费,扩大就业,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民间投资的机会,让社会资本还有境外的资金都能够跟进。那么这样的话,这个投资得到恢复以后,特别是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自然会提高资金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的话,整个储蓄到投资,这个循环会进一步畅通,那么收入也因此增加,又形成新的储蓄。储蓄投资再储蓄,这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所以也不用担心。

当然目前大家更关心的是说我们去年多存了这么多,有十几万亿,能不能想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的引导,让大家花一花。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好的思路,但是呀也不要一下子把钱都花光了,更不要寅吃卯粮,我们还是要鼓励节约型社会,同时追求消费的高质量、投资的高质量,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中国网:对这个投资的方向,包括您刚才说的高质量投资,具体建议是什么?

徐洪才:其实呢,过去我们一直讲财政资金的使用有11个专项的领域,具体的就涉及到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像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还有一些5G及其应用的一些新基建领域,有民生领域,一些公共工程,比如水利公共工程,还有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等吧;另外的话,就是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创新,这个多得去了。

那么在这些领域呢,我觉得概括起来讲呢,两个:一个呢还是要引导资金促进创新,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一个呢就是民生改善,一老一小的问题,咱们生活品质质量的提升,也需要投资来拉动,老龄化社会来临了。还有大家对我们整个城镇化,乡镇一级、县一级的一些公共服务还不满意,其实投资是有缺口的,所以未来的话,乡村振兴其实也是讲的这一块。咱们政府的资金支出,重点要下沉,让底层的民众得到更多的收益,有更多的获得感。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重点。

另外的话,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投资,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是说有一些风险大的、未来不确定性还比较大的一些领域,咱们国有资本、政府的资金冲锋在前,创造了一定条件以后,让民间资金及时跟进,甚至我们可以退出来一部分,把这空间舞台让给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还有外资企业,让他们大展拳脚。那么这样的话,整个市场就活跃起来,信心就起来了,那么整个经济就红红火火就发展起来了。

中国网:好,谢谢徐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解答,谢谢您!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韩琳;主持:佟静;摄像:王一辰/刘凯;后期:刘凯;摄影:杨佳;主编:郑海滨)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系列访谈之一】专家看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保障和科技创新是两大亮点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系列访谈之二】今年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左右,经济学家怎么看?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韩琳;主持:佟静;摄像:王一辰/刘凯;后期:刘凯;摄影:杨佳;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