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创新高!这样的“第二课堂”正在火遍首都中小学(3)

在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吕鹏看来,馆校合作是提升艺术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能使学校美育实践活动更加深入、生动和鲜活。他以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举办的“京作工艺‘燕京八绝’主体工作坊”为例解释说,依托工作坊的专家讲座、课程读本、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实践材料包等资源包成果,可以帮助教师从文化审美入手,经过考察、对话、实践,充分接触和感受工艺材料、制作流程、传统样式、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提升他们的科研与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专业能力。

技术赋能让博物馆教育触手可及

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教室里,学生们只需站在触屏黑板前,用手指轻轻滑动,约0.8吨重的“后母戊鼎”即可轻松实现转身,360度无死角地展现在他们眼前。能够如此便捷地“云游”博物馆,近距离欣赏数字文物,得益于史家教育集团设计开发的“博悟研学数字课程”。

2018年,由史家小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近年来,随着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兴起,史家小学搭建了数字化课程平台,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4.0版本——“数字博悟”校本课程。

热度创新高!这样的“第二课堂”正在火遍首都中小学

(北京史家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郭志滨执教《甲骨文》)

据学校课程管理部主任金少良介绍,“数字博悟”校本课程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数字素养养成。为配合课程的有效推进,学校还搭建了“数字博悟”校本课程数字平台。该平台将博物馆里的文物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呈现,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云端博物馆资源教学系统。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