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赤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一向对祭祖格外重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也把轩辕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自汉以来,历代都有祭祀、修葺、保护桥山黄帝陵的传统。
明、清时期,在陕西黄陵县桥山之巅祭祀黄帝陵成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
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即派员前往桥山祭祀黄帝陵,当时的国民政府法定每年4月6日公祭黄帝。
1937年清明节,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毛泽东同志亲撰祭黄帝陵文。
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清明节陕西都在黄帝陵举行公祭黄帝活动,先后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出席。每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内外同胞专程到黄帝陵谒陵祭祖。
今年的清明公祭黄帝陵大典,将有一位特殊人物出席,他就是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
3月25日,马英九办公室宣布,今年清明之际再访大陆的行程。
这是马英九第二次来到大陆,上一次是去年的同一时间,也是清明时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节日。
在这个特殊时间点访问大陆,也说明了马英九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
马英九出生在香港,祖籍在湖南衡山,其父马鹤凌在去世时曾有遗言:“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后来这几句遗言镌刻在了骨灰盒上,可见其父的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