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上,众多“老字号”融传统与创新于一身,广受好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瑰宝中,各式各样的“老字号”光彩独具。它们在传承文明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丰富了百姓生活、促进了消费提升。
经历了岁月流转的“老字号”,承载的是珍贵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这些古老技艺备受重视,在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关心扶持中,在一代代传艺者的创新发展下,日益焕发新的光彩。而“老字号”中的“守艺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一方天地间打磨着精妙技艺,体会着独特乐趣。本期,让我们走近这个群体的几位代表,聆听他们的匠心故事。
刀笔之间传承千年光阴
讲述人:西泠印社社员王臻
2003年,我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大三时,我参加一项比赛有幸获奖,指导老师看着我的作品,惊喜地说:“哎哟,王臻的篆刻风格形成了。”不论是篆刻还是书法,拥有自己独特的字法和风格特征是成为行家里手的第一步,所以,老师的肯定让我满心喜悦,也明确了自己的术业方向。2013年,西泠印社举办“百年西泠·金石华章”国际篆刻大型甄选赛,我获得了大赛第一名,由此进入西泠印社。
北京大栅栏,顾客在拍摄“老字号”内联升的文创咖啡。新华社发
对于学习篆刻的人来说,西泠印社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它于1904年创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立社宗旨,是我国成立最早、影响最深远、专业度最高的民间艺术团体之一。一代代书画与金石爱好者凝聚于此,慢慢搭建起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为了更好地传承篆刻技艺,西泠印社对社员的金石学、古文字学功底有很高的要求,在选拔社员时便坚持“首先是一个书法家,然后才能是篆刻家”的原则,提倡“诗、书、画、印”全能发展。
在研习篆刻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篆刻看起来和书法类似,却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质。篆刻使用的篆书可塑性非常强,可扁可长、可在上可在下、可左右调换,保留了古人造出的原初文字的生动性。文字是蕴含生命力的,它可以被赋予很多种精神状态,所以,你会慢慢发现,篆刻表达并不在于刀法多么厉害,更在于能够释放中国古代文字的自然生命力。
印章开始只是一个刻画符号,后来发展到“物勒工名”,再到“印者,信也”,渐渐从传统的实用物品成为一种精神承载物,原来作为身份标识的“印信”便具有了陶冶情操的意涵,成为表达精神向往的物品。所谓“金石永固”,篆刻从一门实用技能上升为一种艺术,发展演进的过程贯穿中国文明发展史。2009年,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篆刻”,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想,篆刻的最大价值体现在:以一种活态方式记录着中华文明传承过程。如今,从事篆刻创作的人们,视野比古人更为开阔,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比如,可以吸纳新出土考古资料中的文字元素,融合运用到二次创作中,或是采用新的雕刻工具和新的印泥材料,这都会让篆刻保持旺盛的创新性。
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华堂南广场,你能看到一个巨大的“赓续文脉”印章雕像。这个雕像,正是我们西泠印社的设计,我很有幸进行了最后的雕刻。在雕刻时,我着重增加了线条边缘金石器的崩裂感、凝重的线条质感。国家版本馆是“文化基因库”一般的存在,在参与这个项目时,我深切体会到一种传承。我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和我们一起,在这一方印章的小天地里探寻悠长岁月、沉淀笔下乾坤。
年画之美蕴含美好祈愿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
1926年,父亲霍玉棠开办玉成号画庄。作坊就在家里头,小时候我看着两个姐姐跟着父亲学彩绘,便也跟着提笔“创作”。到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已经能够独立绘制《和合进宝》《刘海戏金蟾》等基础彩绘。
那时,看着父亲天天在家印刷年画,我也心痒痒想学。记得有天放学后,我见父亲还有些年画没刷完,就帮忙刷了一些。父亲看到我刷的画,觉得我在这方面有天分,遂开始系统教学。
小朋友们在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练习制作非遗武强木版年画。新华社发
记得父亲总对我说,想要做好年画,就得守得住寂寞。出稿、刻版、印刷、彩绘、装裱五个步骤,一辈子能吃透其中一样就很不容易。像我姐姐研究了七十年彩绘,现在仍在不断精进。年画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工笔画、版画、写意画、宫廷画等许多画种,把画转变成雕版,非常考验技艺。比如古代人物画中呈现衣裙纹理的钉头鼠尾描,用纸绘出和雕版雕出、印刷出版画,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年画署名都是某某画社而没有个人名字,因为每张年画都是共同参与制作的工匠集体智慧的结晶。
杨柳青年画肇始于明代,历经了几百年光阴。古时候,上至宫廷仪式,下至市井活动,杨柳青年画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渐渐有了以雅俗共赏方式推行教化的功能。版画的内容主要包括娃娃、民俗、民间故事、神像、仕女等五类,既有《白蛇传》《苏小妹三难新郎》这类曲折离奇的故事,又有《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英雄传奇,还有《孟母择邻》《二十四孝》等教授为人处世之道的传说……我想,版画就是对历史的定格再现。
清乾嘉年间,杨柳青画坊多达300余家,到1948年时,只剩了玉成号一家。1953年,父亲联合其他5位老艺人组成“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1956年成立“杨柳青镇和平画业生产合作社”。时至今日,在新的印刷技术冲击下,手工版画的成本较高,失去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民间张贴年画的习俗淡了,年画更多变成了手工艺品。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年画产生兴趣,我们也在不断创新,从装饰、收藏、文创等方面拓展年画的发展空间。现在,天津市有了不少年轻的年画从业人员,我们也在大中小学各有侧重地开设了年画相关课程。
我画了大半辈子年画,深深被它的美折服,希望它能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华儿女永远为之自豪。
木刻水印重现“笔墨山川”
讲述人:荣宝斋木版水印高级技师刘宝祥
1979年起,我师承第一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玉良先生学习木版水印。木版水印保留了古代雕版印刷术的传统技艺,纯手工印制画作,连使用的工具都是自己制作。所以一开始师傅便教我们制作印制工具,接着进行木版水印基本功练习。
师傅告诉我,要想做好木版水印,必须有“四心”,即静心、细心、耐心、恒心。其中,“静心”非常重要。“静下来”是师傅最常对我们说的三个字,心无杂念才能人器合一,作品才有灵性。
上海豫园“老字号”宁波汤团店推出的兔年兔子点心。新华社发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