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黄河流域逐渐形成麦豆秋杂轮作复种的二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入对南方稻作农业形成冲击。粳稻的生长周期在3-9个月,一年一熟,而占城稻的生长周期仅为50余天,能够实现双季稻与稻麦轮作。南宋以降,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的主粮耕种开始向稻麦轮作复种制转型。稻、麦的主粮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粮食消费品种,形成南方以稻为主,北方以麦、粟、高粱为主的主食格局。高产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伴随着多熟农作制的成熟,玉米的产量较麦类和高粱高5%-15%,而且可以适用于多种土壤种植。耕种选择的增加产生了不同作物间科学轮作混种的可能。这一阶段我国出现了复种制、轮作复种制、间作套种制、混种制等不同的耕作制度安排尝试,耕种面积、单位农作物产量和农业总产量均出现大幅提升,集约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等逐渐加入我国居民的主食结构。
二是域外作物的持续引入丰富了我国作物生产体系,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与产业分工专业化。引入我国的域外作物大多经过本土适应性改造后被保留下来,形成众多具备地方特色的作物品种。以果蔬作物为例,根据中国古代的农书记录,汉代的蔬菜种类约有21种,南北朝时增至35种,清代增至176种,基本形成以瓜、茄、菜、豆为主的蔬菜作物生产格局。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作物中的域外引入作物不低于120种。其中,我国五大粮食作物中除稻谷外,小麦、玉米、马铃薯、番薯均来自域外,优良的稻种也源自域外。五大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大豆、向日葵)和作为传统纺织原料的亚洲棉与陆地棉也均来自域外。作物体系的丰富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一方面,经济作物种植与大田粮食生产出现分离,非食物性农产品生产需求权重上升,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率的提高与农业内部的产业分化,出现了棉农、茶农、蔗农等职业分工。另一方面,对传统农业依赖性较强的轻工业,如以棉花、花生、甘蔗、烟草等为原料的纺织、榨油、制糖、制烟等生产环节也逐渐同农业生产部门相分离,发展成为独立产业。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