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两千年前的楼房什么样?

两千年前的楼房什么样?
2021-06-09 11:49:16 华西都市报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大三国志展》中,有来自河南焦作市博物馆的三件国宝级文物:一座七层连阁彩绘陶仓楼,一座四层通体彩绘陶仓楼,还有一座三层三联仓彩绘陶仓楼。其中七层连阁彩绘陶仓楼是目前发现层数最多、最高大完整的汉代建筑明器。

七层连阁彩绘陶仓楼。

七层连阁彩绘陶仓楼。

四层彩绘陶仓楼。

四层彩绘陶仓楼。

四层通体彩绘陶仓楼背面彩绘故事。

四层通体彩绘陶仓楼背面彩绘故事。

这些陶仓楼虽然是陪葬明器,但由于汉代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所以也反映了两汉三国时期庄园地主重檐飞阁的现实建筑。

近日,在《大三国志展》系列讲座上,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韩长松为文物爱好者深度解密了陶仓楼与汉代繁荣的庄园经济。

仓楼反映建筑技术和社会生活

仓楼,顾名思义,就是仓与楼的结合体,兼具储粮功能与居住功能。汉墓中反映墓主居住环境的陪葬品仓楼,其材质多为陶制,所以称为陶仓楼。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楼,《史记·孝武本纪》称楼是黄帝所造:“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于执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墨子》在《备城门》篇中讲:“城上百步一楼,楼四植。”《号令》篇又记载:“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孟子·告子下》:“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岑楼即高楼。

除了官方的宫殿和城楼,民间也有楼,为世家大族居所。《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两汉三国时期,当然也有楼。东汉初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楼字:“楼,重屋也。”反映东汉末年社会状况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高楼记载:“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些都说明,两千多年前民间也有楼房。据韩长松介绍,陶仓楼的发掘分布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尤其集中在焦作山阳故城周围。焦作出土的陶仓楼,因其类型丰富,结构复杂,精致华丽,最具独特个性。

为什么会出现仓楼?为什么仓楼会集中出现在山阳之地?韩长松分析,山阳因在太行山之南而得名,春秋时期属于晋地,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归魏。秦将蒙骜攻取山阳城后纳入秦三川郡,后来成为长信侯嫪毐的封地。两汉三国时属于河内郡,是东汉王朝光武帝起家和东汉落幕的地方。

山阳城地表水资源充裕,河流众多,气候适宜,因而农业发达,出现了庄园相望、仓楼林立、阡陌纵横的庄园经济。有了丰裕过剩的粮食,大量的庄园中才会出现民间私仓和重檐高阁。焦作出土的300多座陶仓楼,正是当时建筑技术、装饰艺术和社会生活的映射。

焦作出土的陶仓楼,主要分为楼院式、连阁式、联仓式、简式、模拟式等几种类型。在历史断代方面,从西汉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陶仓楼不同的形式,也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起伏。连阁式陶仓楼只出现在东汉中期,焦作是目前唯一发现连阁式陶仓楼的地区。连阁式陶仓楼分为主楼和副楼,以复道长廊相连,绘有彩绘,分多楼层,每层都可以拆卸组装。目前出土的陶仓楼,最高的是七层连阁彩绘陶仓楼,高达1.99米。

豪强仓楼有储粮防御等四大功能

随着汉末三国社会陷入动荡,陶仓楼步入衰落期,出现了联仓式、简式陶仓楼,不复有楼院式、连阁式的辉煌。联仓式根据粮仓形状,可分为方仓式和囷(圆)仓式,根据粮仓数量,可分为二联式、三联式等。简式陶仓楼,主要功能是储粮,居住功能减弱,再往后出土的陪葬品甚至没有居住功能,只能称为陶仓,要么没有储粮的方仓或囷仓,只能称为陶楼。在墓葬中,更简单的模拟式是用砖砌成仓楼的模样,而不单独制陶。更简陋的,只是在墓壁上粗糙地装饰出楼檐,代表有仓楼陪葬。

两汉三国时期,豪强庄园中出现的仓楼有何功能?韩长松总结为储粮、居住、防御和娱乐四大功能。

以多层陶仓楼为例,一般一、二层是储存粮食的粮仓,出于安全考虑,具备储存功能的底层都不开门,粮食的储存和取用,都必须经过主人居住的楼层。楼院式仓楼,一层还有厕所和猪圈。在围墙上方修建有突出的阙,称为楼阙或城阙,《墨子·号令》所载:“他门之上,必夹为高楼,使善射者居焉。”楼阙主要用于防卫,盗寇来犯,可以从楼阙上射箭或投掷,保护城墙和大门。

粮仓的上一层才是主人居住的楼层,有门有窗,还有隔断的居室。连阁式仓楼,则在主楼第三层的居室和副楼之间以复道连通。杜牧《阿房宫赋》有“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描绘的就是像彩虹一样横跨高空的复道走廊。居室上一层是通透的客厅,主要用于待客、宴饮和歌舞娱乐。最上一层是望楼,墙上开有一个小窗或孔洞,便于宾主登高望远,也具有侦察敌情的防御功能。

此外,陶仓楼的装饰艺术也大有可观。除了衰落期的简式外,陶仓楼大多有彩绘。此次《大三国志展》中有一座“四层通体彩绘陶仓楼”,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通体彩绘陶仓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座陶仓楼底层墙壁绘有神树,扶桑、若木、建木等常见于古籍的神树,都反映了古人长生升仙的愿望。陶仓楼侧壁绘画则较为现实,绘的是渔民、佃农等劳作生活的场景。

第四层背面则绘有“虎食女魃”的神话故事。相传黄帝大战蚩尤时,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助阵,黄帝则请来旱魃,专克风雨之神,蚩尤战败身亡,女旱魃也法力受损,无法再回到天上。旱魃由于自身属性,所到之处都无风无雨,长年旱灾。本来是下凡帮助人们的旱魃,则成为危害人间的妖怪。《诗经》有云,“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虎在古代是百兽之长,是属于阳物的神兽,可以辟邪镇祟,噬食鬼魅。因而,陶仓楼上彩绘的“虎食女魃”有辟邪镇祟的用意,也反映了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愿望。

封面新闻记者文康林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