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乔治·莫兰迪:暂停的时间”美术展正在意大利罗马举办。展览由莫兰迪中心策划,展出莫兰迪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初的40余件代表作品,为参观者勾勒出这位意大利画家的艺术人生。
100年前生活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居民,常常碰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在城里散步,他安静、内敛,仿佛总在沉思或寻找。他正是莫兰迪。与活跃在巴黎等艺术之都的画家不同,莫兰迪选择博洛尼亚这座柱廊之城,在芳达扎大街的工作室中如隐士般栖居。
1890年,莫兰迪出生于博洛尼亚,年少时就对绘画表现出热情。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毕业后,莫兰迪在当地一所小学教授绘画,并通过艺术杂志,逐渐了解印象派、立体主义以及其他欧洲前卫艺术运动。在早期作品如《静物》(1914年)中,可以看到立体主义的印记。莫兰迪也曾短暂踏入形而上画派的圈子,追求“从现实形象到超现实玄思的跳跃”,用反传统的写实造型手法营造神秘的氛围。但对莫兰迪影响最大的现代画家当属塞尚,他坚持“不画看不见的东西,所画的一切都是实际上存在着的”,这深深影响了莫兰迪的绘画观念。
在流派之间辗转,在时代激流中跋涉,莫兰迪最终重新回到涓涓流淌的小溪,低头凝望自己的倒影。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物,那些平常人视而不见的瓶瓶罐罐偏偏入了他的眼。他甚少参观展览,苦心孤诣地锤炼自己的艺术语言。莫兰迪曾回忆说,一个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几乎总是技术练习,这种练习会教给他老一代艺术家的风格准则,直到他成熟到足以将自己的风格付诸形式为止。
莫兰迪和母亲、妹妹一起住在芳达扎大街。工作室的墙壁有些斑驳脱落,各式各样的容器摆满架子、堆在地上,让简朴的房间逼仄起来。但莫兰迪和他收集的瓶瓶罐罐各得其所。他尤为钟爱的那只白色瓜棱瓶伸着细长的脖颈,姿态优雅地站着,一旁的球颈瓶显得温和而敦厚,工作室主人的目光轻柔地从这些形态不一的容器上抚过。形而上画派创始人之一基里科曾写道:“莫兰迪看桌面上的一组物体,就像古代希腊旅者静观树木、谷地和山峦时的心情,那里可能居住了最优美又时时叫人惊奇的神祇。”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