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将于2021年7月9日在嘉德艺术中心对公众开放。这也是双方继2019年合作推出《故宫博物院藏宫廷器座展》、2020年推出《妙宝庄严——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之后的又一次携手。
展览海报
故宫和嘉德在不同的领域和角度承担着文化发展的使命,此次《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聚焦故宫馆藏清代漆器,两家机构也将围绕传统文物类展览策展思路、现场艺术表现力、信息传递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文物艺术品在新时代如何展现、如何传播、如何与年轻人对话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漆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距今八千年前的漆弓,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七千年前的漆碗,随后经历代漆器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漆器品种日益丰富,至今仍以华贵和含蓄兼容的特质,被延续生产。乾隆朝初期,清代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宫廷工艺美术空前发展的基础。在众多工艺门类中,漆器得到乾隆皇帝喜爱,使宫廷所用漆器制作呈现繁荣景象。清代内务府造办处、苏州织造等承揽造办宫廷用漆器,乾隆皇帝亦经常亲自督导,并提出明确要求,致使漆器种类异常繁多,其工艺主要分为素髹、描饰堆起、雕填剔刻、镶嵌等。其中剔红在雕漆工艺中因受乾隆帝偏爱更是大量制作。
故宫博物院藏漆器1万8千多件套,其中以清代漆器数量占比最大,尤其以乾隆朝为代表的清中期漆器为漆器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将精选100余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漆器,并以清代宫廷用漆器中常见工艺门类将展品划分为:雕漆、描饰与金漆、戗金彩漆与填漆、镶嵌四个单元,另外加入仿漆瓷器五个单元,力求呈现这一时期漆器工艺的风格特色、艺术审美。
|精彩展品抢先预览|
第一单元-雕漆
【雕漆历史】
文献记载雕漆工艺唐代已有,在宋元明时期发展兴盛,清代宫廷用雕漆在乾隆朝恢复制作,总体在继承明代雕漆工艺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时代特色,并大量制作。器物种类繁多,在使用功能方面,从朝廷典章到日常生活用具,无不包含。体量从大到数米宽的屏风宝座、小到盈寸高的墨盒烟壶,应有尽有。各种器物均造型端庄,色泽鲜艳,雕刻精细,锋芒深峻,构图严谨,布局繁密。装饰内容丰富,常见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龙凤瑞兽、文人典故等。乾隆朝雕漆工艺达到极致,将古代雕漆工艺推到又一个高峰。
【什么是雕漆】
雕漆是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做法是先在器物胎骨上(常见为木胎,少有铅胎、铜胎)层层涂漆积累,使漆达到一定厚度,在漆呈软干状态时用刀雕刻出花纹,属于髹漆、绘画、雕刻相结合的工艺品种。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是雕漆工艺突出的特点。它使漆工艺由平面艺术发展成为浮雕艺术,产生出立体装饰效果,是漆工艺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革新。根据漆色的不同,雕漆又分为红雕漆、黑雕漆、黄雕漆、绿雕漆、白雕漆、雕彩漆等多种,也可对应地称之为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白、剔彩等。清代中期剔红制作数量最大、工艺成就亦最高。此外还有一种雕漆叫剔犀,专以如意云纹、卷草纹为雕刻纹饰而归为一类。此次展览第一单元雕漆类有50余件文物,我们又将这50余件文物细化为6个章节向公众呈现,分别为文人典故、仿古、仿明、吉祥寓意、陈设赏玩、功能专属。
乾隆款剔红锦纹圭璧式盒 清乾隆
高2.5厘米 长18.3厘米 宽10厘米
盒作圭、璧交插状,通体髹红漆,满雕整齐划一的回纹。璧面中央凸起圆圈,内刻起地阳文隶体“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款。铭文四周及圭形上下,装饰髹涂绿漆的谷穗和十二章纹中的星辰与群山,分别取其滋养、照临、安邦之意。
玉圭、玉璧均为我国古代礼器。自宋代开始出现圭、璧合一造型的玉器,清代制作相对较多。此盒造型仿同时期玉圭璧制作。据《清宫造办处档案》所记,乾隆帝曾两次命人将雕漆圭璧式盒发往苏州修复,说明心有所系,钟爱有加。现盒上修复痕迹尚在,只是所盛“降香念珠一盘,珊瑚佛头、金记念”遗失,殊为憾事。
从20日的腊八“开席”起始,2021年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将推出“云上”文化大餐,备受关注的故宫“数字文物库”栏目将全新发布15000件文物影像,并推出“牛主题文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