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刘宗古所绘《瑶台步月图》中的中秋拜月场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普遍观点认为,中秋节源于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其中“夕月”指的就是拜月。据考证,最开始祭月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把月亮当作神明拜祭
秦汉、魏晋之时,此时人们过中秋的习俗已经形成,敬老、拜月、赏月等。此时的中秋节虽然已经普及,但是由于未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当时仍有部分地区不流行这个节日。
汉朝时,朝廷和百姓都将月亮奉为神明,主要是祭拜。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朝廷举办祭月活动,“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羊祭日祭月,诵读祭月祝文,仪式结束后,再摆宴赏赐文武百官。《史记·封禅书》还记载有“朝朝日,夕夕月,则揖”,意思是早上祭日,晚上祭月,但并不跪拜,仅作揖而已。民间百姓祭月,就在庭院中摆上供桌,放上供品,说些拜谢神明的敬语,感谢神明赐予的丰衣足食。
中秋节定型于唐朝赏月开始盛行
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文人或相邀至寺观之中赏月相对,或相邀至亭台酒肆中把酒抒情,但这种文人风尚并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官方节日。
唐朝的中秋节习俗主要集中于中秋节的夜晚,亲友团聚在一起,一边宴饮,一边赏月聊天。如果有人出差在外,面对圆月,想到家中亲友也在欣赏明月,为月圆人不圆而伤感,因此唐朝留下许多带有浓厚思乡、盼望团圆情感的中秋赏月诗歌。例如白居易《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诗说:“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张九龄的《望月述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