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七夕节的前世今生:从“女儿节乞巧”到“中国情人节”(3)

七夕节的前世今生:从“女儿节乞巧”到“中国情人节”(3)
2020-08-20 16:58:38 中国妇女报

舌尖上的七夕:让美食也传递爱与浪漫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专属食物,七夕也不例外。

吃“巧果”:一些地区七夕时兴吃“巧果”,就是油炸面食。北宋《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七夕吃的小点心,是不分节令都有的。比如绍兴一带的巧果,就是北方过年吃的排叉。老南京人七夕吃的江米条(京果),如今也是任何季节都能吃到。山东民间则是用模具制作的焙烤面点。

除了吃“巧果”,七夕当晚还要在月下摆上供桌,置茶酒果品和香炉,对月祭拜牛郎织女。也有女子为男子制作巧果,一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二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7天生发,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

吃鸡: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才得以鹊桥相会,而当雄鸡报晓时,他们就不得不分开了。古时人们为祈祷有情人永不分离,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天亮之时公鸡就不会报晓了。

吃“花瓜”:七夕可是巧妇们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把瓜果雕刻成各种奇珍异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吃五子:五子就是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寓意多子多福。

吃饺子:七夕闺蜜们一起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3个水饺里,乞巧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吃素面:在日本,七夕传统食物是素面。素面,据说是从中国传来的“索饼”(指面条)演变而成,也可看作是银河或织女的纺织线。煮素面,配上与七夕有关的配料更好。将秋葵切成圆片,切口会变成星形,很适合七夕;将胡萝卜、黄瓜等用星形模具切出小片并分散撒进素面里,就会形成闪烁着各色星星的“银河”,被比作织女和牛郎,配上孩子们喜欢的火腿、鱼糕等,食欲大振。

“七夕节”本是中国古代女性的节日,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男女爱情也融入其中,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也逐渐从“女儿节”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但我国目前仅一些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相关七夕风俗,而“乞巧”活动已经淡化,所以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还需进一步加以挖掘、保护和强化。期待这个美好浪漫的中国传统节日,能融入更多现代元素,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木易)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