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方力钧水墨展丨“人间仙境——方力钧水墨”座谈会(3)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美术批评家

关于展陈

“人间仙境——方力钧水墨作品展”的展陈和一般所见的展览有所不同,增加了立体展陈的部分,观看不再只是纯粹站立的与墙面平行式的,有一些作品需要采取俯身观看的方式,这个变化会使观者产生一种新鲜的心理体验。但也有一部分展品的陈列,忽视了观看与作品的关系,在观看角度、互动性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这可能是我求全责备了。另外,展品数量的问题,确实是有点太多了,我们当然也不能说一定要求像俄国库因芝一样去做一幅画的展览,这与观众的期待偏离太远,但展示作品需要考虑多与少的辩证关系、效果达成的最佳化、对观者满足感与饥饿感的判断,以及对作者及其作品研究的影响等等问题。作品展览不只是一种呈现,它还关涉着诸多学术问题。展览本身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但本次展览的展陈在总体上有突破,这值得肯定。

关于方力钧的工作方式

从这个展览我能判断出来方力钧的工作方式,他采用突然的侵略式的抓拍获取大量突如其来的视觉图像,通过凝视,进行对象的反复审读和研判,抽绎出最具精神性和符号化的对象特点,然后再进行多方式的方力钧式的构形。方力钧的工作方式本身最特殊的有两点,第一个就是侵略式的抓拍,第二个就是精神性的提取,这就与其他人物画家拉开了距离。

很多专家谈到方力钧的勤奋,我个人以为,对于画家而言,勤奋只是最为基本的要求,而画肖像是否能进行精神性的提炼、注入,能否画出人格、人性,这不是勤奋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作为工作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不需要过分强调艺术家的勤奋,这不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差距所在,如果画家进入不到艺术思考的程序的话,绘画不过就是一个重复性的工作而已,这是我们美术界的常态。所以说更重要的是思考,艺术家本身应该是一个思考者,这个方面方力钧有其作为方力钧的意义。方力钧绝不仅仅是因为勤奋而成为方力钧的,基于思考而形成的思想才是决定性因素。他始终试图做一个领跑者,这客观上要求他必须不断思考,思考是领跑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于方力钧的作品

我个人观察,方力钧作品的画面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他大多数围绕眼睛、嘴唇和手展开漫画化的人物表情的强化或弱化,并透露出心理信息。他的作品当中有一些大小眼,有一些纯白眼,有一些对眼,有一些雀朦眼,有一些很对称,有一些很不对称,但极为传神,各具形态的手和嘴唇也一样,方力钧笔下每一个身体部件都充满表情。第二、方力钧毕竟是方力钧,他坚持他个人的主导性,他与对象之间保持了一种平视甚至侧视、俯视的姿态,对人物的日常化即非崇高化、陌生化即非常规化处理,达成生中熟、熟中生的高妙效果。这是方力钧“嘴里无生人、心里无熟人”观点在画面上的完整体现。第三、他有意地进行一些局部夸张和变形,并且有意识的使用一些冗笔,从绘画规则、原理本身来说可能某一笔、某一个具体表达是不对的,但不这样就不足以形成画面的冲突,就无法达成出人意表的戏剧性和谐谑性,所以说天才是有特权的。第四、方力钧特别善于通过强化面部细部一个个小块面的油画式关系处理,使得人物的形象有超出本人本相的纵深立体效果。可见他有强烈的形式企图,我个人认为方力钧的形式建构是成功的,通过展出的三百余幅,和未展出的七百余幅,已经形成了方力钧式符号化肖像。第六就是他有少部分人物的波普化处理,其中有强烈的玩世意味,这与他个人的艺术史有内在的不可剥离的逻辑关系。

衍生话题

1、人们进入到“人间仙境”这个展厅里面会有意识无意识的要寻找自己,这个可能会形成以后我们生活当中的某种常态,就是再次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己作为他者,自我的真实性,他人怎么样认知自己,自己与他人谁看得更加符合本然等等,因由这个展览,以后我们会常常在头脑当中思考这些问题。

2、展览主题人间仙境是由方力钧自己命名、自己题写的,从中见出他对待生活和对待朋友的态度,哲学上有一个观点:他人即地狱。方力钧采取了相反的认知。有一句话这样说: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对待你。方力钧是把情怀放进了艺术里,这对于开拓艺术界域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方力钧如何成就方力钧的一个重要视角。

3、方力钧的水墨人物肖像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艺术家的交游史,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维度。当然还有其它角度可以展开论述与研究,我当然还希望方力钧是说不完的方力钧,艺术作为文化生产重要方式的根本意义恰在于此。

4、一个被时间和历史认证的艺术家,一定是有画出人性、时代性、民族性、群体性特征的能力,否则只是一般性的画家或者画坛的芸芸众生而已。方力钧在“玩世现实主义”时期,画出了当时社会某一人群、某一社会阶层的行为和心理共相,这是无可争议的具有史的价值的贡献。这个展览中的作品同样画出了一个人群的真实,因为我们见多了没有灵魂的“类人形”的图像,所以说这是方力钧的又一贡献。

整体来看,艺术最终还是人和人性的呈现,方力钧的水墨人物肖像画在绝对意义上映射了知识分子阶层去除矫饰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具有哲学意味,比如本我、“人的真实”、非是而是的辩证、自我的认知困境、个性在共性中的消解与坚持等等。方力钧水墨晕染下知识阶层的众生相,无疑具有社会学和艺术史的意义,当然,这也同时指向了思想史。

武小川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教授

武小川

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教授

方老师这个展览,有两个方面可以去观察,着眼于展览本身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在西安办展览,都会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或者一种想象——这个展览之于西安的当代艺术或者西安的艺术是什么样子,这是两个维度。

第一方面是方力钧的展览,着眼于展览本身从专业角度上来看待,包括策展人、包括整个展线设计,包括展览的叙事结构等等。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职业化的展览,也是一个这个时代能够拿得出手的好展览,在西安美术馆真正意义上能拿得出手的具有当代价值的好展览,确实达到了某种完美的程度。个展的丰富程度、呈现系统都非常好,画面的完成度也很好,而且是这么大量的完成度都是非常好的。这样的展览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比较到位的。作为观众在现场体会如此之多的作品构成的叙事结构,还是挺有触动的,这种作品或者这样的展览给我们很多思考。作为艺术家的我们,自己要做展览,有一些细节很有启发的,这样的展览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个很棒的体验。

方老师的画我仔细看了,也反复思考关于“水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西安有着某种天然的“气场”,在西安讨论水墨会多好几层维度,好像西安对艺术中的水墨问题“腰杆特硬”,说到水墨问题的时候感觉底子也很厚重,再加上西安有很多自身历史和传统的骄傲。因此在西安谈论水墨是很有挑战性的。方力钧的水墨表达方法,呈现出来的是长期从事绘画、长期用骨子里的功夫和对造型的把握,借助了水墨材质来塑造他的朋友、他的世界、他的人间百态,这是最核心的。我自己觉得“水墨”于此的意义不在于学科和中国画系统之内的概念,而呈现某种具身性,就是能随时出手、随时写生、随时把握、随时处于艺术的状态里的介质,这个是很重要的。同时,方老师是一个很活泼、很放松、很快乐的人,但他的作品并不松散,每一张画都能凝神聚气,他能于很热闹的环境中,特别细腻地画深入,特别能把画的“气”凝住,这个很棒,这是非常到位的“职业性”的体现。无论处于什么环境,跟别人聊着天,和别人热闹着,但当他开始画面时还能凝练到这条线上、能凝练到这个小细节中,甚至是能凝练到画面造型上的“沟沟坎坎”。我们都是画画的,都明白“凝神聚气”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见功夫的,所以对于我们艺术家来说很有触动。

本次展览,我认为展陈设计挺到位,比较完美。从一开始的细节到最后的系列,从各地的朋友圈——他自己很重视的圈子,有点像日记化的交友录一样,就像过去的明清人写的笔记小说杂谈日记,作品就是他的交友方法、交友杂谈。画面里面是每个人的故事,我想这对他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展现的方法我觉得很到位,西安美术馆那个大空间,做了一次很难得的尝试,空间舒展,线索清晰,层次关系疏密有致,确实符合当下的观看方式。有能近观的,有能能远眺的,特别符合现代人的观看形式。包括展墙厚度和画面大小的关系都控制得很有意思。我有一个体会,这次作品展陈的量很大,从一个标准化的展览来说,感觉量有点过大了,这是因为方老师的工作量确实是让人佩服,我觉得这种职业性、工作量和丰富性确实是很舒服,其实,作品多作品去填满也很舒服,和他交友的丰富、和他人生的丰富是相匹配的。

方老师这个展览对于西安美术馆来说特别有意义,按照十年的时间来说,我们见证了时间的历程,年轻的艺术家、批评家也成长起来,这是对十年的见证。但可能艺术圈的玩法还没有变,但是社会却变了,这也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快速变化的社会正在对文化艺术提出更多的“索取”的要求。我们最近都在“疯狂地”找自己的可能,我们在乡村、在城中村,我们在做乡村艺术在做社区艺术节,其实都在寻找为这个城市文化奠定了什么。而美术馆能为未来、为当下做些什么?这次又是一个方力钧,通过他,想起了西安美术馆十年前的展览,想起十年来当代艺术在本地的处境和发展,十年的历程,我们今后还要面对的是什么?或者西安美术圈的人要面对的是什么?这个具有时间和特征意义的展览,特别让人能产生联想。但我感觉挺好的一点就是有像杨西这样的年轻一代坐到桌子上,一块参与到当代艺术的“饭局”中了,这是最有意思的。我觉得,应该更多更快地鼓励年轻人去做,大力的去推进他们扶持他们的事情,希望再过十年,这个艺术的餐桌上能坐满一代一代出色的新青年。

有时候我想,西安美院或者西安美术界缺乏非常清晰的代际传递,现在的艺术界中的年龄结构真是不理想,真的是应该大力去改变,大力的给年轻人创造机会,这才可能把代际观念塑造好。我希望美术馆未来能对青年艺术家一代的推进上再起到更大的作用,在美术项目、美术展览、美术活动的推进中,应该让新一代的艺术家、策展人能够与这个社会匹配在一起,创新展陈、展览和主题塑造的方式,使得美术馆成为价值和文化输出的主要推动者,希望西安美术馆更好地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杨兵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

杨兵

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

第一,关于策展。方力均老师展览的成功之处在于展览策划具有极高的周密性,这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于西安美术馆,这个展览可以作为一个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超馆长应该更有体会,可以说杨超馆长是伴随着美术馆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美术馆运营初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定位是杨超馆长纠结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思考,逐渐明确了当代艺术的办展方向。到今天,通过这个展览完全体现出了西安美术馆的运营理念及对展览理解的成熟程度。对当代策展人应该具有综合素养,是全科人才,要从全方位、多环节进行负责,这是策展人的职能。然而现实状况是,大多数策展人的工作仅停留在写前言和组织研讨会上。实际上,一个好的展览应该是全方位的精细策划,包括对展览空间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要把策展思想结合到展览空间的设计上,这体现出的是策展人的素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展览的成功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因为方力钧老师的作品具有超强的感染力,或者是通过作品呈现出艺术家专注的工作状态。这个展览在空间规划上充分体现出了用心之处。几年前,方力均老师在798艺术区举办的版画展,展览作品尺幅特别大,是在一个特别开阔的空间里展示的。开幕当天去的人也很多,有点集市的感觉,人头攒动,观感不是特别好。而“人间仙境”这个展览通过对西安美术馆原有展厅空间的重新规划分割,做到了该凝聚的地方使人的注意力聚焦到一件作品上,该开放的地方让观众放眼感受尺幅巨大的作品。展示方式是多维度、多形式、多手段的,是有目的性地引导观众,对阅读作品起到了升华的作用。这一点在整个观展过程当中体现地尤为突出,展现出的是策展人对作品的解读。所以这个展览的成功之处就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契合。

第二,关于展览作品的艺术价值。首先这些作品都是以一张张人脸作为关注点的,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每张人脸的独特状态。从创作手法看,以单个人脸作为元素,经过组合而拼接成具有一定形式感的作品,这种手法是大众化的。而方力钧老师的作品看似都是对人脸的描绘,但是角度和社会性是不一样的。生活中的方力均老师常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拿出手机近距离不停地拍身边人的头像,这种拍摄常常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效果,他把创作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结合,生活过程也是创作过程,对问题的专注、对艺术的投入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批作品中每一幅作品的语言形式都有所不同,独立性特别强,有纯水墨的,也有波普意味的,有常态的,也有荒诞的,充分体现出艺术家对形象把握的敏感性,以及运用艺术语言的自由度。这与我们惯常所看到的对人脸的描绘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次就是关于当代水墨价值的判断。当代水墨与中国人所熟知的“六法”没什么关系,用“六法”理论来评价当代艺术作品,是一种谬论。因为当代艺术有独立的评价体系、价值标准和表达语境,而不是说我是中国人,拿水墨这个材料创作,就要跟“六法”相关联了,这与当代水墨的价值体系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的语境完全是不同的。方力均老师作品的当代性体现在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在西安,人们常常对社会性、人民性、生活性的解读显得的特别狭隘,解读内涵与当下社会人的真实状态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今天,通过这个展览能够特别体会到社会、人民与生活这三个词在当代社会下的当代含义。思考如何把艺术与生活结合,如何将艺术成为个人生活的写照,如何通过艺术行为表现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进而反思社会问题,这是当代艺术要体现的最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最后,关于展览主题——“人间仙境”。对一般人来说,看到“人间仙境”这个展览主题,自然会感觉到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如果不理解方力钧老师作品的特点,很容易会将”人间仙境“这个词跟传统山水画联系到一起。可是我们看了展览之后,才理解了方力钧老师是用了中国化的词汇来反思当今社会中的社会问题,把社会问题浓缩到“仙境”两个字上,说明他自己对创作这批作品的定位和认知是特别清晰的。“仙境”充分说明了方力钧老师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所以这个展览主题跟作品的契合度是极高的。这个展览是从方力钧老师上千幅作品中挑选出来的约三百幅作品,这三百幅作品就是浓缩的“人间”场景。如果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把他所有的作品都呈现出来,这难道不就是一个真实的“人间”吗?所形成的这个场域不就是“仙境”吗?据杨超馆长说,“人间仙境”这个展览主题是方力均老师自己拟的,这充分揭示出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完全符合观众阅读作品的感受。展览主题与作品相融合,是最佳效果。

杨西独立策展人、写作者、艺术史研究者

杨西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2024-08-19 10:29 吉他文化 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