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离开我们即满一月,这一个月时间里,我无数次的翻看与恩师的影像资料。回忆着与师父的点点滴滴,耳畔总是传来她那柔声细语、略带南方口音的问候;多想回到从前,我能再次拉着她的手,亲切地叫一声“师父”,听她挽着我的胳膊叫我一声“马佳”。时至今日,我的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今天参加师父的追思会,再一次缅怀恩师的恩情,追念先生的恩德,寄托我对师父的敬意和哀思。
我是2009年5月22日拜刘秀荣先生为师的,一晃12年过去,在这12年里,师父像慈母一样呵护着我,传授技艺,指导我做人,用她老人家的话说,她是我们所有弟子的“艺术母亲”。记得我跟师父学的第一出戏是《白蛇传》,当时也是伏天,北京闷热潮湿,在师父家里说完唱腔和文戏,调度和动作在家里说不开,她就带着我们到小区院子里,身体力行的示范动作和表演,一说就说了两个多小时。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裳,直到我们的表演达到她的要求才结束排练。师父对艺术的认真、严谨、不惜力,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我。
在我艺术成长的道路上,师父传授给我全部《王宝钏》《白蛇传》《游龙戏凤》《百花赠剑》《穆柯寨·穆天王》等,还在我演出的其他剧目中担任艺术指导,恩师八十多岁时依然多次飞往哈尔滨为我录制《像音像》工程剧目做指导,从录音到录像都亲自把关,对每个细节的处理即严谨又严格。每当有师父在现场坐镇,我的心里就有了主心骨,在师父的严格指导下,不仅剧目录制顺利完成,演员的表演水平得到提高,乐队和舞美也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我虽然身在外地,每周都要跟师父通上一两次电话,有时经常是师父给我打来电话,每次的通话都离不开艺术,她关心我的演出,督促我坚持练功,当听说我遇到困难时,更是循循善诱的劝解我,为我答疑解惑。电话那头的师父,每次都叮嘱我一定要听党的话,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这些话不仅成为我对人生艺术追求的座右铭,更让我从师父那里得到了母亲一样的温暖,她让我深深感受到,疼爱学生和孝敬师父是一种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一朝沐杏雨,终生感师恩。回忆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越发觉得师父的高尚与伟岸,师父的艺术人生是她历经磨难艰辛、不断进取而取得的成就。为了京剧艺术,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注重继承,却又勇于创新;她对徒弟学生更是因材施教,得英才而教之,她爱才、惜才从不保守。她待人以诚,在学生们的心中,她即是严厉的师父,亦是知心的朋友,更是一位慈祥可爱的母亲。我会把怹老人家的艺术和精神传承下去,不断地发扬光大。我将把对师父的怀念深埋心底,永远敬爱我的艺术母亲——刘秀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