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冰墩墩”和“雪容融”相继跻身文创届“顶流”,一墩难求、一融难求的火爆场面令人印象深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文化界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国风国潮和文创产品的流行现状,并提出了新的方案和设想。
乾隆皇帝书写的“紫气东来”、来自庄妃寝宫匾额的“永福”、祥瑞的神兽甪端……记者从沈阳故宫博物院获悉,沈阳故宫提取院藏寓意吉祥、带有吉祥符号的文物元素进行设计研发,推出系列文创口罩,传递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
“引领这股新消费潮流的,就是国潮力量。”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看来,国潮就是以国有品牌为载体、以优良品质为内涵,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强劲营销下,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张扬以及对时尚的追求,又有助于传统文化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潮流。
成年人当久了,我们也想偶尔变回小孩子。打卡、开电脑,刷冰墩墩视频,是施晴皓正式工作前的例行事项,这是她自今年冬奥会开幕以来养成的习惯。看冰墩墩摔倒和发脾气是施晴皓的最爱,“视频中有一次打雪仗,它扔完雪球就跑,结果被绊倒了。还有一次别人说它脏,冰墩墩生了气立马去踢围栏,笑死我了。”施晴皓说,早上看一会儿冰墩墩,不想上班的郁闷一扫而空,感觉“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绣进苏绣的手表让人眼前一亮,有敦煌壁画作印花的运动鞋成为“爆款”……近年来,许多有创意、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一次又一次“破圈”,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转化成流量与资本反哺了景区和文旅活动,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每年有数亿游客前来旅游。来陕西,带不走钟楼、大雁塔、兵马俑,但众多特色文创产品正作为文化符号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包带走。
“脱胎”于唐代彩绘陶俑的唐宫少女穿越千年,在舞台上欢快起舞;埋着微缩版青铜器、元宝、铜佛等仿制文物的考古盲盒供不应求,掀起“考古热”;支付宝“地下室”模拟考古现场,还原洛阳铲等考古器具,人人都能成为数字“考古官”……
两三年前还在作为前沿话题讨论的“文创”,一夜“出圈”,成为大大小小文化机构的标配;之前一直在谈论存续与传承的非遗,此时已然与时尚嫁接,很多项目以年轻化的面貌闪亮登场;商场里、公园里挎着精致的包包、穿着汉服的年轻人翩然走过,不是去参加活动,只是日常的穿着;从盲盒到最新口味的饮料、食品,填满了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潮玩店……传统文化,似乎仍然保持着老样子,但很多地方又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已然成为时尚元素。
中国风、代表性国潮单品、满足年轻人审美是国潮品牌的三大特征。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中国风设计元素的关注度上升,对潮流IP的关注度则呈下降趋势。
2019年就面世的冰墩墩,默默无闻两年多,终于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后迎来命运转折点,其出圈之路给人启示。过去的十几天里,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成为当之无愧的“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