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传统戏和历史剧,围绕现实题材进行创作的戏曲现代戏,以1919年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与生活为表现内容,是古老戏曲艺术不断适应当下发展的新体裁与新形式。
“秦腔人的艺术观念需要更新,用古老的秦腔艺术演绎世界名著,这本身就体现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近日,在看过由百年秦腔剧社——西安演艺集团·三意社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为蓝本创排出的秦腔《宫廷计》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穆海亮这样说。
浙江杭州蝴蝶剧场,《新龙门客栈》开演前,大厅聚满了观众,一眼望去大多是年轻面孔。自去年3月推出至今,这部越剧持续走红,不少观众通过这部剧认识了我、了解了越剧。我所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直致力于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过去每年演出大约120场,而去年截至10月底就演出了200余场。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评剧院小剧场评剧《台下十年功》于2023年12月26日在老舍剧场精彩亮相。北京演艺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辛江,北京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唐晓辉,北京演艺集团品牌宣传部部长、《新剧本》杂志主编马国颖,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齐红携剧院领导班子及众多业内专家共同观看了演出。
198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创办表彰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的梅花奖,成为改革开放后推动剧坛复苏、催开姹紫嫣红的一朵“报春花”。40年来,726位梅花奖获得者在舞台上竞相绽放,成为推动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中流砥柱。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民以食为天,天者,大也。”饮食关乎民生,戏曲也离不开吃喝。饮食不仅是剧中的情节要素,还能展示技巧、塑造人物、寄托情感、投射思想。让我们走进戏曲的美食天地,感受“舌尖上的戏曲”。
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戏曲观众群的迭代,都让一些地方戏的市场越来越小、活性越来越低、创造性越来越弱。许多地方戏之所以还在不断创作作品、排演新戏,跟各种艺术节、戏剧节关系密切。形式多样的专业节庆、专业赛事让基层院团崭露头角,让地方剧种被人知晓。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这一现象就很明显。
作为口头文学、百戏之母,曲艺与戏曲、诗歌、小说等诸多艺术门类都有极深的渊源。当代中国,相声、评书、快板书、评弹、鼓词、二人转等曲艺品种依然保有500余个,其中有127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覆盖之广、影响之大,以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程度,都使其不愧为中华演艺文化精粹。曲艺作为具有民族特性的文艺形式,在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还有更大空间。
今天起至12月24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文汇报社共同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协办的“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登陆上海长江剧场和宛平剧院,来自全国各地的12部小剧场戏曲作品集中亮相戏剧大码头,共同打开传统戏曲在当下的更多“玩法”,看见诸多古老艺术形式最青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