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角儿”不仅带人气也应带正气

【舞台艺术众家议】

作者:林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学院教授)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高度维系于演员。作为人民大众日常娱乐的重要方式,戏曲观众“捧角儿”的巨大热情一度是激发观演市场持续火爆的传统动因之一。

当下,需要重视以演员为本的传播生态构建,特别是要营造健康的戏曲演员文化,引导戏曲文化圈层扩展,实现“从人到戏”,避免陷入一些戏曲作品、剧种因为某位演员忽然爆红,却只火一阵的困境之中。

随着沉浸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走红,以陈丽君、李云霄为代表的一批传统戏曲演员开始进入社会关注的视野。加上此前张火丁、王珮瑜等京剧演员受到年轻戏迷的喜爱,传统戏曲在当代的传播形态不断引发社会关注。除了自媒体平台、小剧场演出、全球巡回演出之外,一种更为切近互联网的参与式戏曲传播新生态正在出现。它既扎根于时代,与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相匹配,又有很强的东方审美意味。在这种新的传播生态下,火出圈的戏曲演员不仅为戏曲演出市场带来了人气,也令更多人走进戏曲故事,在一招一式中感受悲欢离合、明辨善恶忠奸、领略浩然正气,而戏曲演员幕后数十年如一日的从艺坚守还为当下文艺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朗风气,对传统戏曲传播产生积极意义。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高度维系于演员。作为人民大众日常娱乐的重要方式,戏曲观众“捧角儿”的巨大热情一度是激发观演市场持续火爆的传统动因之一。在剧目相对固定的传统语境中,无论是京剧的“四大名旦”,还是越剧的“三花一娟”,演员向来是戏曲吸引观众的重要缘由。“挂头牌”“领衔”“头肩旦”“并头肩”“好角儿”“名角”等术语都表明了演员在戏曲传播链条中所处的核心位置。

有人气的戏曲演员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将个人的热度传导给作品,使戏曲更好地在传播中发挥对人的教育和点化作用;有人气的演员往往拥有更多的登台机会,可以通过充分的演出实践将自身风格与表演艺术相结合,辅以理论创新,便可能形成独特而系统的艺术特色,成长为戏曲表演艺术家。在当下,优秀的人气演员通过健康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可以带火一部剧,甚至一个剧种的。围绕这样的演员展开戏曲传播,守正创新,打造符合当代审美、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中国戏曲历来着眼于社会人生,折射生活现实。在戏曲的舞台上往往能找到忠奸、美丑、善恶的活生生的样板,这些故事、传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对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以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为例,剧中周淮安忠肝义胆;邱莫言义薄云天;亦正亦邪的贾廷,本应对义父东厂督公曹少钦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却在于己有着救命之恩的周淮安影响下,开始任侠好义,为其暗中相助。该剧对传统侠义精神的精彩演绎令观众看得酣畅淋漓。

戏曲艺术承担着反映时代精神、创新舞台艺术的使命,仍有与当代社会需求与痛点相契合的广泛情感空间。在当下,好的戏剧作品要摸准与观众对话的途径和方法,与生动的社会生活、鲜活的时代问题相互对话、彼此启发,令观众的日常关切、精神需求在“看戏”的过程中得到回应和满足。《新龙门客栈》正是通过大量与故事人物形象贴切的细节设计,拳拳到肉的对打功夫,创新的沉浸式剧场设计和互动式观演模式,使一批批观众一次又一次踏入剧场。

与此同时,随《新龙门客栈》走红的陈丽君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她扮演的贾廷形象结合了女性和男性的优点,演出了女性理想中的男性模样,令不少年轻观众纷纷感慨“在女儿的身上找到了久违的帅气”,由此开始去了解越剧特有的女小生审美体系。许多年轻观众都是从关注演员到关注作品,再到走进剧场、主动发掘中国传统戏曲的无限魅力。

近些年,由于“饭圈”泛滥,明星多少被污名化了。我们应当看到,明星及其运作机制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优秀的演艺明星不只是营销方法,更是社会符号。戏曲演员中的明星即名角儿,对戏曲传播有重要作用。当下,需要重视以演员为本的传播生态构建,特别是要营造健康的戏曲演员文化,引导戏曲文化圈层扩展,实现“从人到戏”,避免陷入一些戏曲作品、剧种因为某位演员忽然爆红,却只火一阵的困境之中。

用健康的戏曲演员文化来吸引更多年轻人,为传统戏曲带来人气,在社会传递正气,才有可能迎来全新的戏曲生态。

一方面,要鼓励戏曲演员走出圈层,进入多元文化生态中,引领社会议题和青年价值,重塑、深化传统戏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当代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要培养提升优秀演员的创新能力,在表演艺术实践中有意识地塑造、形成个人风格,探索传统戏曲理论创新,努力成长为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这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显现。此外,还应不断加强戏曲创作、演出、运营人才的储备,推动戏曲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

用正确的审美情趣、精致的舞台艺术与年轻人对话,传统戏曲剧场再现“场场爆满”的盛况就很可能不只是一种理想或“流星”。当戏曲成为人们的日常“谈资”,它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这种生态的进一步建构和良性生长,需要文艺创作与文化运营两个群体深度融合,共同推进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0日16版)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2024-08-12 10:26 巴黎奥运会赛场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2024-08-08 11:12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2024-08-05 09:38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2024-08-02 09:25 奥运会 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7-30 10:58 北京中轴线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